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構建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村莊規劃中普遍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數據不統一,實用性不強等諸多問題。據此,文章對實用性村莊規劃內涵進行解析,總結現有村莊規劃成果應用中的不足,結合項目實踐,以柳州市三江縣紅路村村莊規劃系統建設為例,提出了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的構建方法。
關鍵詞:村莊規劃;信息系統;系統構建;數據庫設計;功能設計
引言
2019年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村莊規劃是我國國土空間規劃“五級三類”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任務的最終落實,在我國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占據基礎性的地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陸續印發《全面推進廣西村莊規劃編制的工作方案》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村莊規劃數據庫標準(試行)》,明確了村莊規劃編制目標任務,據統計,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基本完成300多個行政村村莊規劃編制工作[1-5]。在此背景上,建設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為村莊管理工作規劃監督實施提供保障,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實施性,成為一項緊急而迫切的工作。
1村莊規劃現狀剖析
前幾輪村莊規劃在編制和實施過程中,都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村莊信息化建設較少,缺乏典型性,尚不能滿足規劃成果管理和監督實施的管控要求。首先,前幾輪的村莊規劃以村屯建設用地規劃為主體,缺乏對村域范圍內的農用地進行規劃。其次,村莊規劃成果不實用,前幾輪的村莊規劃成果專業技術性很強,大多數農民都看不懂,最終實施效果無法達到規劃預期。再次,缺乏專業的村莊規劃信息系統,最終沒法實現規劃成果的監督實施,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管理失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對村莊規劃提出了新要求,使得已建設的村莊管理信息系統無法滿足國土空間規劃新要求。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要建設實用性村莊規劃,全域全要素空間統籌是國土空間規劃的要點,實用性村莊規劃必須實現全域全要素管理。實用性村莊規劃要體現“有用、好用、管用”的原則,要讓村民“看得懂、易理解”。實用性村莊規劃必須要解決農村亂占耕地建房的問題,讓農村依據規劃建房,杜絕農村亂建房的問題。這些新要求決定了現有村莊規劃信息系統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實用性村莊規劃的管控要求。
2面向實用性的村莊規劃信息系統構建
按照“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的原則,以村莊規劃成果數據庫為基礎,建設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實現規劃成果文本查詢、規劃成果數據庫查詢、新增宅基地合規性審查、村民意見收集反饋等功能,為新時期村莊建設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2.1系統架構
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涉及三維實景模型和規劃后單個模型展示,同時涉及多種類型空間、圖形和文本的查詢,需要滿足多用戶并行操作,基于C/S架構模式能夠較好滿足這方面的要求。系統總體框架分為4層(見圖1),以ArcEngine作為中間驅動,利用其提供的ArcSDE下連數據層;利用ArcEngine提供的開發庫上驅業務規則,滿足系統涉及的各種空間和業務規則,進一步實現系統功能。1)數據層:負責對空間數據存儲,采用SQLServer實現屬性數據同步存儲,支持對空間、屬性數據一體化存儲;三維實景模型數據使用文件類型進行存儲,以方便對三維模型數據的更新。2)驅動層:負責對下層數據的連接和支持上層應用的響應。其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實現對空間、屬性數據連接和訪問;另一部分實現對三維實景模型或三維模型訪問。3)邏輯層:負責系統業務規則的執行,實現自動化審批規則處理和紅線規則預警以及基本農田空間疊置分析等預設規則的處理。4)應用層:用戶操作層,作為系統業務處理接口,通過界面化實現,完成對系統各項功能的友好性展示,包括實現系統合規性審查、圖文查詢、公眾參與調查等功能。
2.2數據及數據庫設計
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為基礎,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村莊規劃數據庫標準(試行)》,按照4大類27個圖層建立村莊規劃數據庫,實現行政村全域要素管控。主要數據類型有:境界與行政區、基期年現狀、目標年規劃和規劃柵格圖。1)空間數據:包括村莊規劃空間成果數據、生態保護紅線數據、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影像數據、地名地址數據、境界與行政區、地形圖數據等。2)屬性數據:包括戶籍人口數據、國民經濟數據、資源環境數據等。3)元數據:分為數據集信息、數據庫基本信息、要素類型等。數據集數據是元數據的核心,建立數據交換目錄,以供使用。為保持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數據鮮活,保證數據的時效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數據庫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數據更新,確保與縣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相關數據同步,確保數據庫的準確性。
2.3系統功能設計
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既是查詢系統也是管理決策系統,根據長時間調研和需求分析,以當地村民和鄉鎮管理人員最迫切需求為基礎,系統由4個子模塊構成,如圖2所示。系統各模塊主要實現功能如下:1)規劃文本查詢模塊: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村莊規劃成果要求的“一村一圖一表一則”內容,規劃成果采取圖表結合,圖文結合的形式,提供規劃本文查詢功能,用戶可快速查看規劃的文本資料,找到規劃細節和詳細參數,瀏覽到的圖紙表達直觀、簡單,降低識圖難度,讓村民對村莊規劃成果“看得懂、易理解”。2)規劃數據庫查詢模塊:以村莊規劃成果數據庫為核心,以全村域為空間范圍,包括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空間數據包括村莊規劃成果數據庫、影像數據、地名地址等數據,屬性數據庫包括村域人口、社會、經濟、主要控制指標等數據。用戶可直接點擊規劃要素查詢或根據查詢條件直接查詢定位,查看規劃要素詳細參數等信息,也可直觀查詢村域范圍內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等土地用途區分布。除了提供二維查詢視圖,本系統還提供三維查詢視圖,結合傾斜攝影測量模型、建筑物三維模型等數據,實現地面漫游、空中漫游、三維量測、剖面分析等功能。3)農村新增宅基地合規性審查模塊:在村莊規劃數據庫基礎上,通過導入或者在圖上畫出新增宅基地用地范圍,選擇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地用途區等圖層進行合規性分析,分析導入的宅基地范圍是否符合當前村莊規劃,是否滿足村莊規劃管控要求,為村民小組和鎮政府是否通過審批提供決策依據。4)公眾參與調查模塊:按照“政府主導、村民集體、企業參與、部門協作”的上下聯動模式,讓村民為自己的家鄉提意見、畫藍圖、做調查。村民可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進入村莊規劃公眾調查界面,提供調查問卷、意見填寫、查看成果3個內容,通過填寫本村調查問卷、現狀存在問題及村莊規劃希望解決事項,讓編制團隊和鄉鎮政府了解當地村民需求,從而更好指導規劃編制和規劃落實。
2.4系統實現
以建設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為目標,結合3S技術、MIS技術等多種技術優勢,整合基礎地理要素、實景三維模型、地理國情要素、數字正射影像、規劃要素等數據,實現村莊規劃成果在數據庫中全要素表達,為村莊規劃監督實施提供科學依據和保障。
3結論
實用性村莊規劃是我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法定規劃,村莊規劃肩負村莊發展目標、生態保護修復、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農村住房布局等多項任務。通過建設實用性村莊規劃信息系統,以村莊規劃成果數據庫為基礎,為村委和鄉鎮政府提供一套功能全面、實用便捷的村莊規劃信息系統,為村莊規劃管控和規劃落實提供科學依據,實現村莊規劃“規劃落實,永久管控”的目標,提升村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EB/OL].
[2]賈克敬.國土空間規劃助力空間治理能力提升[J].小城鎮建設,2019,37(11):1.
[3]侯育紅,杜向鋒,周勇,等.村莊規劃信息平臺地下管線系統的設計[J].江西測繪,2014(2):40-41.
[4]菅泓博,段德罡,張兵.如何做好實用性村莊規劃———基于非正規流轉現象的觀察與啟示[J].城市規劃,2019(11):103-111.
[5]侯育紅,呂榮,王想勤.廣州市村莊規劃管理信息平臺的構建[J].城市勘測,2014(4):51-54.
作者:殷俊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測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