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法治文化建設亮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廣泛開展以憲法為主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宣傳教育
1、重點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意義,大力宣傳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經驗,全面提高全社會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
2、廣泛動員各部門、各單位、社會組織和廣大市民,深刻認識依法治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加快“法治”建設步伐。
3、組織開展“每月一法”的專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根據國家法律頒布時間,制定具體普法計劃,切實落實好每月的主題法制宣傳活動。
二、廣泛開展與保障和改善民生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4、圍繞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廣泛開展與促進就業、發展教育、社會保障、醫藥衛生、食品安全、生產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環境保護、住房拆遷、物價調整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積極打造“法律惠民”的服務品牌,依法推進社會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5、學習宣傳推進科技進步、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學習宣傳與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推進藍色硅谷、西海岸經濟新區等重大戰略實施相關的法律法規,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
6、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和加強反腐倡廉法制宣傳教育,使全社會牢固樹立并自覺踐行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理念,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的大眾化、社會化。
三、繼續深化“法律六進”活動
7、深化“法律進機關”活動。認真落實機關普法聯絡員制度,并堅持“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不斷增強行政機關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實現機關普法制度化。
8、深化“法律進鄉村”活動。全面推廣“一名黨員(或普法骨干)聯系十戶家庭”的農村“1+10”普法模式,落實農村法制教育陣地“五個一”建設,加強農村“兩委”成員的法律知識培訓,實現農村普法多樣化。
9、深化“法律進社區”活動。充分發揮社區“一長三員”(樓長、普法宣傳員、矛盾調解員、治安信息員)普法隊伍的作用,提高社區自治和服務能力,實現社區普法規范化。
10、深化“法律進學?!被顒印3浞职l揮法制副校長作用,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小手拉大手,我與家長同學法”、“模擬法庭”等活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實現學校普法社會化。
11、深化“法律進企業”活動。開展“誠信守法企業”、“文明守法經營戶”等評比表彰活動,配備企業法律顧問,健全企業和企業職工維權機制,推動法律進車間、進班組、進工地,實現企業普法陣地化。
12.深化“法律進單位”活動。全面落實“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普法工作責任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用工、誰負責”和“屬地化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實現單位普法屬地化。
四、扎實推進法治創建工作
13、繼續健全完善法治創建制度體系。認真實施《關于開展“法治”創建活動的意見》、《“法治”創建實施細則》、《目標責任分解》、《量化考評》,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法治機關、法治鄉村、法治社區、法治學校、法治企業、法治單位和法治區市”7個創建標準。市直部門要對照“法治”創建實施細則制定“法治單位”創建標準。
14、鞏固“法治”創建成果。開展“法治鎮街”創建活動,培育1-2個試點單位,市9月份召開“法治鎮街”創建現場經驗交流會。做好全國、省對法治創建先進單位(區、市)的評比表彰準備工作。
15、建立完善法治創建組織形式。市設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傳教育、依法經營、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依法治教、法治新聞宣傳7個創建工作協調指導辦公室,做到組織健全、人員到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
16、定期開展法治創建監督檢查。爭取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等領導的支持,組織開展對“法治”創建情況的視察、檢查和監督,以促進創建工作落實。市普法辦于第四季度對全市法治創建工作進行全面檢查考核,并作為評比表彰先進的依據。
17、評比表彰“民主法治村(社區)”、“依法治教先進學?!焙汀罢\信守法企業”。
五、全面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設
18、制定出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設標準。上半年要培養1至2個試點單位,市6月份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樹立典型,推廣經驗。
19、鞏固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四六制”工作格局。實現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常態化、集約化、規?;?,全面營造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濃厚氛圍。
六、切實加強重點對象學法用法
20、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健全并落實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法制講座、法制培訓、法律知識考試考核等制度,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的示范帶動作用。
21、加強公務員學法用法守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采取多種形式,加強通用法律知識和與履行職責相關的專門法律知識學習,加大公務員法律知識測查和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公務員依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2、積極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能力。將法律知識培訓納入國有企業負責人培訓計劃,把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情況作為考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重要內容。
23、扎實開展農民法制宣傳教育,提高農村“四民主兩公開”自覺性。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引導農民依法參與村民自治活動,提高其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能力,提高村務公開、財務公開質量。充分發揮農民工法制學校作用,定期對農民工進行法律知識培訓,消除鄉村和社區法制宣傳教育“死角”和“盲點”。
24、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識,使其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打下堅實基礎。
25、12月份,組織全市科級以上干部、村(居)“兩委”成員、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法律知識考試。
七、積極推進法治文化建設
26、充分發揮法治文化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重要作用。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動。將法制宣傳教育與群眾文化生活相結合,豐富法治文化活動載體和形式,組織各類媒體開設法制專版、專欄、頻道、網站等,引導法治文化產品創作和推廣。
27、鼓勵各類文化團體參加法治文化建設。探索建設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推動法治文化與機關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鄉村文化的有機結合,培育一批有特色、高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點,打造法治文化精品。
八、全面加強普法隊伍和陣地建設
28、全面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專職隊伍、各級普法講師團隊伍、普法宣傳志愿者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各類普法骨干。
29、抓好普法骨干培訓。上半年,對全市普法骨干進行集中輪訓,使之全面掌握《“六五”普法規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方式方法,為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30、鞏固強化傳統普法陣地建設,努力打造新型普法陣地。在繼續健全和鞏固法制宣傳欄、法律圖書角、法制宣傳站、普法大集、法治廣場和法治樓院等傳統普法陣地的基礎上,各鎮至少建立1個普法廣告宣傳牌(屏),市直部門在本單位的網站內要設立普法專欄、新聞媒體要設立普法專題欄目。年內,結合我市實際推出1到2個普法“亮點”。
31、大力營造全民參與的普法氛圍。把每年的12月份作為全市“法制宣傳月”,深入開展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活動為主導、以宣傳憲法為核心的各類宣傳活動;把每個季度的第4周作為全市“法制宣傳周”;把每個月的第4天作為全市的“法制宣傳日”。充分利用法制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等時機,開展方法靈活、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九、健全和完善普法保障機制
32、及時調整、充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確保機構健全、人員到位、領導有力。
33、認真貫徹落實市《“六五”普法規劃》所確立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并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基層,及時了解人民群眾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需求,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34、各級普法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強化相互間的協調配合。要在大力開展綜合治理、聯合治理、專項治理中,強化法制宣傳教育的引導作用,進一步凈化社會環境,促進文明和諧,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