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家庭常規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對孕期婦女的健康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經診斷并進行孕期檢測的婦女176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針對教育組和常規教育組各88名,常規教育組采用常規的開展孕期婦女保健,針對教育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開展家庭形式的健康宣教,分別記錄兩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發生率情況以及妊娠結局,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常規教育組糖尿病發生率10.23%(9/88)、高血壓發生率21.59%(19/88),針對教育組分別為1.14%(1/88)、5.68%(5/5.68),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6.786、9.456,均P<0.05)。常規教育組剖宮產率為38.64%(34/88)、巨大兒發生率為9.09%(8/88)、早產率為6.82%(6/88),針對教育組分別為23.86%(21/88)、0.00%(0/88)、0.00%(0/88),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4.469、6.417、4.314,均P<0.05)。結論采用針對性孕婦家庭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疾病宣教,是有提高孕婦的健康保健知識,預防這些疾病發生率,改善妊娠結局,提高胎兒出生人口素質,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高血壓;糖尿?。患彝ソ】到逃?;孕期婦女;保健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也不斷發生改變,生活質量也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造成我國妊娠期發生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逐年增高。這些疾病發生嚴重的威脅到孕婦以及胎兒的身體情況,甚至可以導致胎兒宮內死亡的危險[1]。所以開展對孕婦進行糖尿病、高血壓的健康教育宣教。現代臨床采用常規宣教,雖然可以讓孕婦了解這些疾病,但是不是統一專門培訓,孕婦的理解情況一般,造成孕婦出現糖尿病、高血壓的較多[2]。本研究采用針對家庭宣教糖尿病、高血壓疾病,臨床效果顯著?,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經我院診斷并進行孕期檢測的婦女176名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檢查孕婦均為健康;排除標準:多胎或是雙胎;試管嬰兒患者;妊娠綜合征。隨機分為針對教育組和常規教育組各88名,常規教育組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8.58±4.97)歲;孕周35~39周,平均(37.5±1.8)周;經產婦26例,初產婦62例。針對教育組年齡24~32歲,平均(27.81±4.21)歲;孕周36~38周,平均(36.8±1.6)周;經產婦27例,初產婦6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固定正畸健康自我管理情況,并從影響因素進行出發,探究提高其認識程度的有效方法。方法本文選擇我省4個地區共計200名為實驗對象,農村、城市各100名,以《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診斷標準為依據總結了牙患齲狀況,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方式總結實驗家庭口腔健康行為。結果我省口腔固定正畸知識率為72.5%,城市(65%)、農村(80%);農村食用糖果、碳酸飲料、糖水等食物頻率高于城市;健康教育組的口腔健康自我管理率明顯高于常規組,而其口腔固定正畸的患病率則相對較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對強健牙齒預防口腔固定正畸而言,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其能夠有效提高調查員對于口腔固定正畸的認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口腔固定正畸知識狀況;健康自我管理現狀;影響因素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我省4個地區共計200名為實驗對象,農村、城市各100名,男性、女性各100名。在探究其對牙齒健康知識認識程度的基礎上,將分為常規組和健康教育組兩組,每組100例,針對常規護理組給予其常規口腔護理知識,在此基礎上針對健康教育組調查員進行健康教育。其中,常規組調查員年齡6~12歲,男65例,女35例;健康教育組調查員年齡7~14歲,男62例,女38例。兩組調查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實驗方法
1.2.1知識理論宣傳
摘要:幼兒教育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非常重要,因為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品質大都是在幼兒園生活中養成與培養起來的。但現階段幼兒的品德教育缺失情況比較嚴重,幼兒園必須抓住幼兒的一日常規活動,適時滲透品德教育,潛移默化地讓幼兒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
關鍵詞:幼兒教育;品德教育;一日常規
人的一生中最初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雖然家庭教育貫穿于人的一生,但人的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不論是文化知識學習還是品德養成教育,學校教育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業。幼兒園的教學目標和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大區別是:不以固定的知識點為目標來設計教學,而是在孩子的一日常規活動中進行滲透,用環境、活動達到育人的目的。幼兒教育的的內容包括五大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五大類中都要有品德教育的滲透。下面筆者就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日常活動中的滲透作一簡單的闡述。
一、幼兒園品德教育的現狀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他們對孩子越來越寵愛,甚至于溺愛,我們在街上隨處可見三四歲的孩子因為自己的東西被旁邊的小伙伴分享了一點就大哭大鬧,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常常會因為自己不小心摔倒,就砸凳子、砸杯子等,這種現象正是品德教育缺失的體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家庭與幼兒園對幼兒的品德教育不一致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應具備一致性。但是目前情況顯示:大部分孩子在學校受到了一定的品德教育,養成了一定的良好品質,比如尊敬師長、愛惜糧食、愛護公物、珍愛別人的勞動成果等,可是在家庭中這種教育卻被淡化了,甚至有的爺爺奶奶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對孫子、孫女過分溺愛,即使孩子做了錯事,也覺得年齡小可以原諒,放任他們自由。這樣導致學?;ㄙM了三分之二時間獲得的教育成果,在家庭中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就流失了,真是事倍功半。另外,不管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它們對幼兒的品德教育都沒有明確的目標,對于“愛父母、愛師長、愛自然、愛勞動”等許多具體的內容只是在課堂中有意識地滲透,而沒有具體可行的策略與內容。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的發展,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叭逃笔怯伞吧逃⑸娼逃?、生活教育”構成的三位一體的生活觀。作為一名教師,育人的根本就是要使學生有健康的心智,有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富有愛心和責任感。
【關鍵詞】家庭教育;學校教學;社會教育;三生教育面對日益競爭的社會,如何使中職生在劇烈的競爭中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貴。筆者認為那就是扎實地開展關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正確引導廣大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并能快樂生活,不斷樹立“為國貢獻”而努力學習的人生觀。
一、實施“三生教育”的意義
1.“三生教育”屬于德育教育的范疇,它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吧逃弊寣W生了解生命,珍愛生命;“生存教育”讓學生理解生存,學會生存;“生活教育”讓學生認識生活,熱愛生活。三者之間互為條件、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礎、是關鍵,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標。2.培養學生會學習、會生存、會生活生存是人的本能,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強生存本領,確立正確生存意識,掌握生存規律的教育。有生命就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有追求,追求才能更好的生存,體會生存的意義和價值。生存的意義就是能讓自己更好地適應社會,擁有實力,去讓社會選拔和考驗,學習就是為了生存,學無止境,這就詮釋了世間的舊事物,總是不斷的被新事物所代替。
二、實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生教育”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成才,它著力于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心、感恩之心、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這些正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所在??梢哉f,“三生教育”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關注人類面臨的普遍問題,關注個體的生命、生存、生活,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幫助學生獲得生活常識和技能,樹立正確生活觀念,追求幸福生活
摘要:家庭教育是兒童所接受的最基礎的教育。對于流動兒童來說,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還能夠提高其學業成績,促進其學校融合。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進行家校合作,提升流動兒童的家庭文化資本,構建社會支持體系,是提高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有效途徑
根據全國婦聯2013年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我國處于6-14周歲的流動兒童已達1472萬,比2005年增加了347萬。流動兒童作為城市中的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盡管在接受學校教育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家庭教育是基礎性教育,尤其對于流動兒童而言,它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如何提高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質量,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進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
流動兒童是伴隨著家庭融入城市的,面對陌生的環境,他們只能在家庭中尋找安慰與鼓勵。家庭教育包括家庭氣氛、家長素質、家長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方式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為流動兒童的心理發展提供正向作用,這對于兒童的思想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提高流動兒童的學業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