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改革現狀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機械加工專業作為為社會生產制造培養專業人才的學科,教學效果對行業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但目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關于實訓教學思路和改革方法的探討。
關鍵詞:中職教育;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
改革探索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科學技術更新迭代的進程飛速向前。與之相應的,我國的教育改革也對中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教育是以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使學生獲得與所學專業相對應的專業技能,來為國家培養出獨當一面的應用型人才,為國家的生產輸入中堅力量。因此,中職教學不能止步于教授學生理論知識,更要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機械加工專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專業的實操技能,所以實訓教學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教學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1中職機械加工進行實訓教學的意義
實訓教學指的是將教學過程放在模擬現實工作的環境中,以相對真實的工作案例來進行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教學。實訓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感更強,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相較于單純的理論教學更能在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等多方面對學生有所提高,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學生的職業競爭力。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為我國的社會生產和機械制造產業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生是我國機械制造行業的人才儲備,加強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學生技能知識和實踐應用的培訓可以進一步保障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實訓教學是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將理論知識踐行實踐的重要陣地,可以說代表了中職機械加工專業技術人才的水準,因此必須重視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切實做到有效教學、教之有物,保證學生的專業能力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提高向社會輸送人才的質量。但是目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對學生專業能力以及技術水平的提升帶來了極大影響,必須加以重視和改進。
2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分析
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為我國機械加工產業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是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教學方法陳舊,內容滯后單一
社會的發展指引著教學活動,教學活動折射出社會的發展狀況。想要使教學活動培養出的人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必須從教學內容著手,只有教學內容與社會發展趨勢趨同,才能順應時代對教學提出的要求。機械加工行業隨著科技的發展更新周期不斷變短,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知識都需要不斷成長。目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內容普遍單一滯后,教學方法過為陳舊,不能對社會實際進行深入的剖析,完善自身教學模式,仍然靠“吃老本”式教學來進行教育活動,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不僅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也對學生的就業和行業的進步都產生了不良影響。
2.2師資力量較差,實訓能力不足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關鍵,學生的專業水平基本上取決于教師的專業素質,而實訓教學相較于理論教學更為考驗師資力量,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要求教師們不僅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更要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上У氖?,目前大多數一線教師都是理論型教師,整體素質也是參差不齊,實踐型教師的缺乏直接影響了實訓教學的質量。歸根究底一是中職院校不能留住人才,另外也是因為年輕教師自身實訓經驗不夠豐富,在這樣的環境下,中職院校的實訓教學很難有所成效,即便勉強維持實訓課程,也并不能對學生的專業水平有所改善。這一問題需要引起中職院校的重視,及時采取措施補救。
2.3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結合不足
在中職機械實訓課堂中,學生需要充分掌握本專業相關的理論知識,只有在積累了足夠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實訓課程的順利展開。實訓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付諸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所學化所用。但是目前的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課程并不能做到這一點,不只是與專業脫軌,甚至在教學過程中與專業理論背道而馳。理論知識與實訓操作不能緊密結合不但降低了教學質量,也因為培養出的學生無法掌握實訓技能影響了畢業后的發展。
3促進中職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
想要改變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必須從以下幾點入手:
3.1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制訂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緊跟時代要求
中職機械加工專業是為社會培養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專業,實訓教學需得緊跟時代發展。在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中,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對學生展開教學,根據機械行業生產的需要制訂教學計劃,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學到的是切實有效的知識,才能保證學生的職業未來。同時,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不但能提高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育質量,也是對教師實訓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
3.2重視提高教師的實訓能力
中職教師大多長期堅守一線教學崗位,缺少了實際操作的經驗也情有可原,但是這種情況對教師、對學生都有所限制,尤其是如今機械加工技術飛速發展,高科技設備層出不窮,只守著老一套是不行的。對此,中職院校應該著力改善教師的職業環境,鼓勵教師提升自我,或者外聘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對院校教師進行實操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訓能力。同時,要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師主觀學習意愿,可以將實訓能力作為教師考核和評定職級的內容之一,充分調動教師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積極性。通過不斷提升教師的實訓水平,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強化學生專業能力的效果。
3.3改良實訓教學的教學方式,在設立情境中進行實踐
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一直是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應拘泥于課堂上干巴巴的演示講解,學生聽得云里霧里,遇到問題只會按圖索驥,而不能做到真正的領會貫通。如果將教學模式調整一下,設立實操情境,利用一個具體的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思考,對問題進行探索,通過所學的理論去解決問題。不僅能夠使學生能夠進行獨立思考,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比之枯燥的照本宣科更行之有效,更能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也讓實訓教學取得應有的教學成果。
4機械加工實訓教學綜合思路
在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中心思想就是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中職院校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目標就是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機械專業技能培訓,以學生的理論學習為依據,向機械加工綜合能力進行延伸和拓展。
4.1機械加工實訓課程開發
4.1.1加大市場分析力度,豐富教學資源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立足于科技市場,因此,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課程的設置必須以市場的需求為依據,通過對市場需求進行深入分析,把握市場形態,來有針對性地開發課程。擴充中職院校的教學資源,以基礎理論知識為基礎進行延伸拓展,從機械加工理念、工作流程和企業的需求等方面進行實訓課程的優化。通過調查分析為學生制訂個性化教學方式,合理規劃笑死的職業道路,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就業發展夯實基礎。4.1.2以基礎知識為教學基礎,積極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中職機械加工專業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需要以機械加工理論知識為基礎,教師通過剖析學生學習情況,依據學生自身專業水平有針對性的進行,使學生能夠正確合理的講所學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教學求證理論知識,借助多媒體工具將實訓與理論有機結合,使機械加工、流程和操作方法得以更加直觀的展現,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同時也可以開展學習小組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不僅可以打造出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同時也能使學生在溝通與交流中學習進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4.1.3構建實習中心,滿足學生實訓需求。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需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和完善的實訓教學設備,中職院校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加大投入,創建實習中心,為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生搭建實訓平臺,滿足實訓教學的環境條件,模擬現實作業場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校園學習中掌握機械加工實際操作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技巧,方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更加迅速的融入工作。
4.2機械加工實訓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分析
4.2.1創新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拓展學生的實習渠道。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生作為機械行業的后備役,學成之后將投身企業一線工作,目前各院校的實訓教學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要求。開展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也使學生提前適應團隊合作開展工作。中職院校本就是為企業培養人才,與企業開展長期合作不僅可以滿足企業定制人才的需求,也可以促成中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校企合作模式解決了中職院校缺少實訓場所的難題,也拓寬了中職院校的學生實習的渠道,讓學生能夠更快投身機械行業工作,更好的融入社會。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模式保證了企業專業技能人才的儲備,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效率和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免去后顧之憂。所以,中職院校應該大力促成校企合作模式的運轉,充分把握該模式帶來的有利條件,給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生創造更好的實訓環境,實現企業、院校、中職學生的三方共贏。4.2.2加大師資隊伍的建立,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中職院校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中職院校可以根據院校規模、學生數量來確定教師隊伍的配比,既不造成人員浪費,又能滿足教學需求。強大的師資隊伍應該以理論與實訓皆宜的“雙師型”教師為主,強調雙師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方面招攬實訓教學能力突出的教師,一方面培養已有教師的實訓能力,還可以以校企合作模式為依托,借助校外力量,邀請合作企業中的一線技術人員對中職院校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進行輔導,進行更加科學、操作性更高的實訓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實訓操作的流程和方法,使中職院校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4.2.3采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對機械加工。實訓教學進行改革身處信息時代,中職院校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多引進一些信息化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和發散。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對無法在課本上展現的內容進行多媒體展示,更加立體的將機械加工展現給學生。采取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型教學,加深學生對專業內容的理解。同時也可以為課堂節約時間,方便教師留出更多的時間來為學生答疑解惑,保證所教授的知識能被學生掌握,提高實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而且通過數字化模擬,可以讓學生在線上進行實操模擬,這樣一來也彌補了院校實訓設施的不足。另一方面,通過網絡的傳輸建立教師和教師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讓知識真正流動起來,促進實訓經驗的分享與交流。4.2.4強化過程考核,提升學生應用能力??己耸氰b定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最直觀的方法,中職院??梢詣撔驴己朔绞?,強調對實踐過程的考核,促進學生將學習重心向實訓課程轉移,提升實踐應用能力。院校的考核通常重理論而輕實踐考核,為了加強實訓教學的成果,可以加大實訓考核的比例,尤其是過程考核的成績比例,穩把教學成果檢驗關,確保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同步發展。
5結語
中職機械加工專業是一門技術應用類的學科,實訓教學是教學活動的重中之重。作為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改變以往過時的教育理念,通過進修不斷提高自身實訓教學水平,定期調查分析教學現狀和社會對于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需求,多種教學模式并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實訓教學質量。作為校方,要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根據市場需求優化實訓課程設置,豐富教學資源,提高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學生的過程考核的百分比,努力提高機械加工專業的實訓教訓質量。同時加強與校外企業的合作,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儲備,為學生提供更真實的實訓學習場所,促進中職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全面發展,帶動就業率和行業發展,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
作者:蔣崢 單位:江蘇省宿豫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