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對接企業學生職業素養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將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形成企業與專業的相對接,這將對專業人才培養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以企業的角度來培養學生,更能夠接近專業素質,讓學生在真正崗位上通過鍛煉,認識到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與崗位需求之間的密切聯系,進而體會到扎實的基本功在今后就業道路上所起到的決定作用。為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優秀的企業文化,遼陽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于近兩年來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基于近幾年在部分外語學校的實習成果,外語系在2013年5月將相關專業09級初等教育(英語)和11級初等教育(英語教學)專業學生送往對接企業———遼陽市海貝外語學校進行實習實訓,希望通過真實崗位的培訓,讓學生真正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進而能夠主動提高自身職業素養,順應企業發展要求。之所以選擇海貝外語學校作為我們的實習實訓基地,就是因為海貝人那種勇于創新、永不服輸的精神,正是我們想要傳達給學生的。
(二)與海貝對接企業文化的具體做法
以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企業需要的人才必須認同該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重要的是工作能力強,能夠很快融入到工作環境中去。同時,在工作中要端正態度,踏實認真,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團隊精神。那么,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日常教育的中心就要以對接企業———海貝教育的要求為標準,有意識地引入他們的企業文化元素,竭力營造良好的學習工作環境和氛圍。為讓這批到海貝進行實習實訓的學生切實感受到企業文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需求,我們將學生分成六個小組,分別進行實習培訓,以便觀察不同的企業文化以及崗位需求對學生的影響。這樣,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也可以確定方向,做到有的放矢,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三)校企文化互動對專業在人才職業素養培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為了使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快速融入企業的人文工作環境,我們的專業人才培養就必須根據企業崗位對人才素質的全面要求,努力使學生在順利完成學業進入工作崗位后達到零適應期。當然,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同時還要具有了解并掌握對接企業文化核心的能力以及適應企業發展要求的綜合職業素質。所以校企文化互動是制定人才培養方向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一定要放下傳統的教育方式,打開大門,主動走向市場,與企業進行聯系、互動和融合,這對人才培養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導向作用
塑造良好職業道德,有利于學生成長。對接企業的企業文化通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將企業精神傳遞給學生,逐步地引導學生對企業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從而更加深入地分析市場環境、就業行情,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也為自己今后的就業發展做出明確的規劃。
2.激勵作用
激發內在學習動力,有利于學生成才。相信每個企業都會明白“人才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這一道理,所以優秀的企業文化會根據員工的不同個性,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采取不同的方式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主動性,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學生送到企業進行了專業培訓,親身感受了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從而激發起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內在動力,進一步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3.教化作用
增強社會適應力,有利于學生成功。作為對接企業,海貝外語學校不論是從教育制度還是從管理制度上都處于領先地位,這也是我們放心將專業人才培養的地點放在海貝的主要原因。對于學生來說,學校的教育管理手段方法都與企業相差甚遠,通過對接企業的實踐教育,親身感受了海貝的教育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學生們明白了學以致用的重要性,進而能夠有效地鍛煉和培養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就業后迅速融入企業的適應力。
(四)對接企業文化拓寬了專業人才職業素養的培養途徑
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高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學生成功和學校發展的基礎,對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培養人才和服務社會是我們高職教育的重要任務。我們之所以要引入對接企業的優秀企業文化來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就是希望學生們在順利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后能夠適應社會發展以及工作崗位的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更要合理有效地引入優秀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及職業道德。于是我們通過與海貝外語學校之間的校企文化互動,互相取長補短,全方位地幫助順利實現從“校園人”向“職業人”的轉變,進而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
1.實現培養目標與企業崗位的對接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根據對接企業提出的崗位培養目標,結合本專業實際情況,設置專業課程和實訓項目,尤其是引入了海貝外語學校的某些教育教學活動,與本專業知識進行有機結合,開創了全新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教與學的生動互換。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學質量評定是以企業用人的需要和滿意程度來決定的,這就有效拉近了學生與對接企業崗位的距離,逐步實現“零試用期”的目標。
2.引入企業文化,培養企業文化意識
為了讓學生更形象地了解企業文化,我們以學生活動為載體,正確引入企業文化理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并重視企業文化,進而有意愿主動認識和感受企業環境。我們與對接企業海貝外語學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并在我系成立“海貝冠名班”,這樣專門培養出的學生有條件和能力適應海貝的各項教育體系和教學模式,之后定期安排學生到海貝外語學校進行實習,讓學生們在實際工作中加深對企業文化的認知,進而順利融入企業。
3.學習企業文化,掌握企業文化內涵
學生課堂是學習知識的第一場所,根據對接企業的崗位要求,我們會開設相關課程,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引入企業的文化思路、經營理念、行為模式等的培養,讓學生們通過系統的學習,豐富企業文化的概念,從而掌握企業文化內涵。
(五)加深與對接企業的合作,進一步實現校企共建
目前看來,依托冠名班對專業人才進行職業素養的培訓,實現課堂與實習實訓地點一體化,逐漸實施現場教學的教學模式已取得了明顯成績。我們應進一步加深與對接企業的合作,定期輸送學生到企業中去,讓學生邊學邊用,在感受優秀企業文化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通過這樣的合作模式,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對自身優點和不足的認識,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實踐能力的同時,明確今后的就業目標,端正就業態度。基于企業文化對學生個人職業素養的促進作用,我們將以企業文化為載體,以優良的實踐教學條件為支撐,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著力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和能力,從而培養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的專業人才以實現校企共建。
作者:米蘭 單位:遼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