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教育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探究能力與應用能力在數學中的內涵
探究能力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使用擴散、探尋、發現的思維方式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去主動獲取數學知識,并轉化為一種新的數學學習能力。其本質強調學生通過觀察、類比、抽象、推理等的一系列方式去解決數學問題,并在不斷的探究過程中來獲得知識。應用能力是指學生在自主學習數學后,能發揮其所學,能夠學以致用把數學應用于生活之中。其本質是通過豐富的實例引入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形成會用數學的意識。
2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以使探求驗證
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目的就在于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探究過程,學會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使學生能在探究中體驗數學,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受教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促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探究學習”的基本過程為:提出數學問題——學生自行探求,討論——對數學問題驗證,得出結論。
2.1創造數學問題的情境,提出數學問題
數學問題情境的創建,要能夠充分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所以教師在設定探究性問題的時候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問題的情境要能幫助學生引起疑問。第二,問題情境的創設要能夠因此彼此之間的類比遷移與縱橫延伸。學生在對原有知識的遷移過程中,注意探究問題的設計能夠與將知識進行適當的延伸,在對原有知識進行進一步鞏固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2.2讓學生進行自我探求,并深入討論
教師在學生的整個探求過程中不需要對學生進行過多的指導,這很容易讓學生養成惰性和依賴性,不利于學生自主精神的培養。其次,教師在學生進行自行探求的過程中,要能夠給學生自我探求的機會。教師在學生自我探求以前,要注意將現有的知識進行一下鋪墊,讓學生在現有知識上去探求新的知識,這更能讓學生在探求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更能夠以足夠的信心讓學生參加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2.3總結問題并進行驗證,從而得出結論
在經過上面的自行探討之后,需要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驗證,進而得出確切的數學結論。教師將班級的同學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組,在每一小組討論結束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做到數學思維的條理要清楚,說明運算的詳細過程。當然學生當中難免會出現不善言語表達的學生,教師尤其要鼓勵這些學生敢于發言,并且要將語言表達方面的一些技巧傳授給學生,逐步讓他們學會有條理的來表述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逐漸將生活的語言引導數學的語言當中去。
3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使學以致用
事實上,初中數學應用教學現狀令人擔憂。一方面一些教師的知識面還比較狹窄,對相關學科的知識了解不多,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導致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難以很好地指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學生的應用數學意識淡薄,應用能力低下,往往不是主動地去應用數學,而是為了考試被動地利用數學。依然存在著學生只會用數學知識解題,而不會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社會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的現象。因此,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是數學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數學教學的需要,更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
3.1引入概念教學,挖掘數學現實背景
數學概念都是從實際問題抽象出來的,大多數有著學生熟悉的實際背景。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從具體的問題得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識后再把他們應用到現實情境中,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興趣[3]。如在進行概率教學時,學生不懂概率的具體形成過程,可設置問題:“全班有56個學生,有沒有同學生日在同一天?”使抽像知識變的親切易懂,學生會有“原來如此”的感覺。因為這些例子是學生在現實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新知識也就很容易建立在他們已有知識基礎上,從而使學生主動性充分發揮。
3.2豐富現實情景,實現數學實用價值
數學學以致用的過程,需要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成為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愿望和信心。如“垂直線段最短”性質學完了,利用體育活動時間讓學生跳遠,并測出自己的跳遠成績;等分圓周學完了,讓學生制作五角星圖案;統計學完了,讓學生估算學習成績波動情況等等。這樣做,學生既理解了知識,又學會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經常讓學生去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就會逐漸形成。這也是課堂教學轉變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3.3注重小組合作,提高數學應用意識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小組合作的教學法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小組合作能培養學生主動從數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探索解決方案,進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如以小組合作討論現實中的銷售“買五送一”,是不是眼中的“八折”。同學們結果小組討論計算,一個200元的商品6個賣1000元,買的人等于賺到200元,但是對賣方來說,不過是商品單價打了折扣罷了,也就是一個賣167元(1000/6=167)。200元的商品以167元賣出,大約是打八三折,根本不是八折。在這樣的實際問題應用中,學生經過小組討論,應用意識大大提高,同時還增長了商場學見識。
3.4開展數學競賽,培養應用型數學人才
數學知識應用競賽實質是由“知識型人才”向“知能型人才”過渡的教育策略。定期開展數學知識應用競賽活動,是培養學生用數學意識的好形式。競賽的內容可以制作教具、模型、實地測量、講解實物、計算實際問題、畫畫(與比例、平行、垂直、對稱軸、幾何圖形等數學知識有關的)等。數學知識應用競賽與書面形式的競賽相比,由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操作性強、應用知識靈活,可以吸引很多學生來參加,有效地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
4結論
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方法很多,本文著重就探究能力和運用能力進行了論述。實質上,無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何種能力,都是為了學生能從實際生活中去探索、去發現數學問題,進而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