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承接產業轉移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承接產業轉移是國家一項重要戰略,有利于緩解國家人才缺乏的困境,承接產業轉移還可以有效提升人才的專業能力和應用能力,實現人才質量的全面提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職業人才的重要場所,但是長期以來,都一直存在缺乏明確的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缺乏創新的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產學融合和缺乏合理的教師結構以及扎實的教師素養等問題。基于這些問題的存在,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一直存在問題。但是承接產業轉移這一戰略,有效推動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轉型,采取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服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和以完善的機制和體系為保障等措施,切實推動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承接產業轉移;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發展措施
產業轉移是當今任何一個國家產業的發展趨勢,不論是哪種產業,在轉移過程中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作為經濟薄弱點,正在接受國家乃至國際的產業轉移,這必然會帶動當地的產業升級,而產業升級必然會實現經濟發展。無論是產業轉移、產業升級,還是產業升級后的產業生產,無疑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在這一過程中人才的質量必然也會影響產業以及當地經濟的發展。從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看,主要包括學術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學術型人才主要是指從事科研類工作的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是從事相關工程的設計和規劃的人才;技能型和技術性主要從事一線的生產工作,而這一類工作者,也是將學術型人才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型人才的設計方案轉化為實際成果的工作者。但是從當前我國高職院校人才現狀來看,人才短缺、人才質量低是兩個重要問題,歸根結底,問題主要體現在定位、教學、校企合作、教師素質等四個方面。為此,在承接產業轉移的背景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要深刻認識到學校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后加以改進,繼而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一、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的高等職業教育
產業轉移是指隨著資源供給和產品需求發生變化之后,某些落后的產業從某一地區向另一地去轉移的一種現象。歷史上曾經發生過5次比較大規模的產業轉移,而我國也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現過一些發達地區產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的現象。[1]而承接產業轉移是從欠發達地區的角度來說的,承接產業轉移,對于承接方而言,具有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但是因為在產業轉移過程中,很多地方在承接產業轉移時,無法針對當地的現實條件和資源優勢選擇合適的產業,最終導致產業衰退、資源浪費。所以從這一個角度來說,產業轉移也不能進行盲目轉移,只有從現實出發,合理劃分、優化布局,才能最終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要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和經濟發展,必然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從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來看,高等職業教育不僅是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專業知識,還要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因為職業教育是與產業聯系最為密切的一種教育方式,作為職業教育,自然要將學生的專業與職業緊密掛鉤,為相關職業提供專業化的人才。從職業教育和產業之間的關系來看,首先職業教育是為產業服務的,因為高等職業教育不僅可以為產業生產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知識,以此來推動產業的不斷發展。[2]另外,高等職業教育也以產業為基礎進行發展,因為產業的發展,會引領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向的發展,為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還能為學校培養學生提供充足的經驗。
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從我國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來看,可以發現在人才培養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限制了人才質量的提升,而且限制了承接產業轉移的進度和效率。(1)缺乏明確的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明確的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第一個問題。從定位來講,我國很多地方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學校并沒有及時做出改變,導致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定位無法及時更新,在這種情況下,人才培養目標也會受到影響。[4]因為專業定位和人才目標的問題,無法滿足產業轉移的客觀需求,最終導致高等職業院校培養出的人才無法為當地經濟服務。學校無法脫離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無法將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需求進行相互結合,最終只會造成兩敗俱傷,即學校培養出的人才沒有使用價值,企業的經濟也無法得到發展。
(2)缺乏創新的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缺乏創新性的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首先從教學內容來看,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教材無法及時進行更新,導致培養出的人才在知識結構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社會中缺乏充分的競爭力。因為產業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發生變化,如果學校無法及時根據社會需求變更教學內容,必然會被時代淘汰。其次是課程安排,以高等職業院校為例,高職培養人才的重點在于提升人才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從相關課程安排來看,可以發現課程主要以理論性課程為主,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并沒有太多作用。
(3)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和產學融合。缺乏密切的校企合作和產學融合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一個問題。隨著產業轉移不斷推進,各地要想充分利用產業來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必然需要充分發揮產業的優勢和作用。但是產業的優勢和作用需要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而發展動力就是人才,為此,產業要和學校進行密切聯系,產業要想充分得到發展,學校要想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需要通過雙方合作,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而企業實習就是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是在開展過程中,大多只是將實習作為一種形式,所以并沒有真正將精力投入進去。
(4)缺乏合理的教師結構和扎實的教師素養。缺乏合理的教師結構和扎實的教師素養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另一問題。[5]從現實情況來說,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專業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大都缺乏一定的實踐應用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所以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并沒有太多的效果。“雙師型”教師的匱乏,也是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點問題。
三、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措施
(1)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服務。在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首先要做到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服務。要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服務,首先要明確學校的定位,因為學校的定位是指引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指標,所以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務必要從學校自身情況出發,結合當地產業專業的實際情況,明確學校自身定位。其次是要以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為導向,切實提升學生的質量。為了與市場需求進行對接,高等職業院校要在教育部門的領導下調整相關的專業設置,既保證各高等院校擁有相同的基本課程,又要保證課程具有專業性和特色化,以此來保證高等職業院校的產業化和特色化發展。[6]但是還要以當地的重點產業為導向,實現學校與產業的對接,只有這樣,才能根據產業對學校內部的專業進行針對性調整。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不僅要與企業進行合作,還要提升學生自身的競爭力。高職院校要加速教育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在此基礎上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
(2)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是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第二項重要舉措。對于高等職業教育而言,要想人才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為產業轉型做出貢獻,必須要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發展的舞臺。首先是校企合作,其實高等職業院校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企業培養應用型人才,所以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時候,完全可以利用企業這一平臺,供學生學習,也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因為在傳統的課堂上,學生無法積累實踐經驗,所以在工作后工作能力就會受到限制。但是如果在學校就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機會,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就會得到充分地提升。除了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也是一種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方式。因為一所學校的教學資源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證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通過校校合作,就可以將多所學校的學習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充實學校的教學資源,提升學校的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充足有效的教育。
(3)以完善的機制和體系為保障。以完善的機制和體系為保障是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另一項重要舉措。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為人才培養提供“一條龍”服務,與企業進行合作,建立“人才培養+企業實習+企業員工”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就業提供保障。[7]其次,政府和社會還要健全就業保障和社會保障機制。從企業的招聘、企業的就業、再到人事檔案和職稱評定,都要有一套完善的標準和指標。對于伴隨產業轉移而來的新產業,雖然在企業內部保障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也要在政府的引導下積極開展保障措施建立,并且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在進行人員招聘、人員選拔、人員考核、人員評價等多項工作時,企業都要和學校進行合作,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完善。
四、結語
承接產業轉移既為當地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也為當地高等職業教育發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承接產業轉移的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原有的問題會暴露無遺,但是也為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發展動力,有利于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孫金琳.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安徽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2(06):40-44.
[2]賀紅艷.以承接產業轉移需求為導向的河南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提升研究[J].亞太教育,2016(02):213+212.
[3]尹影,楊鳳鳴.大湘南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對策研究———以衡陽5所高職院校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6(02):43-44.
[4]趙曉軍,謝典瑾,彭文武.地方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技術+商貿”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基于“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3):81-84.
[5]肖尉群,肖璨,趙少平,陳國生.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適應“大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18):66-68.
[6]劇文.承接產業轉移背景下中部地區人才結構優化研究[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02):12-16.
[7]張新芝.承接產業轉移視角下的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5,28(03):68-73.
作者:王輝 單位:邵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