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年金對中小企業的積極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關于企業年金的基本概念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依據國家的相關政策指導,在基于國家強制的基本養老保險的情況之上,結合企業自身的經濟狀況,建立起來的補充養老保險。可見,企業年金其本質上還是一種養老保險,企業年金主要目的還是對國家的養老保險形式進行更多的完善,是為了讓雇員在達到退休年齡后依然能保持較高的生活水平,盡可能滿足雇員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我國企業年金管理運行模式
我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模式主要以信托型為主,該模式集公司型和信托型的主要優點,以包容契約型產品的基本方式,走融合型的創新道路,進一步推動了企業年金的發展。其中,依據國家信托法規職工與計劃受托人和企業形成信托關系,訂立相關信托合同;依據《合同法》建立委托關系,確立受托人與相關各方的權利與義務。
三、企業年金為中小企業帶來的積極作用
1.對企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留住人才。管理層在建立企業年金計劃時,一般會在計劃上附加一些約束條件,這些約束條件通常是對雇員的工作年限設定要求,達到要求才能享受企業的年金福利。通過這些附加條件可以減少企業員工的流失,穩定人才隊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職工流失現象。第二,有利于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在人才競爭的過程中,企業年金成為重要的福利部分有助于企業對優秀人才的吸引,一個年金計劃較為完善的企業會更多的受到求職者的青睞。第三,有利于企業效率的提升。企業人員的新陳代謝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企業總是希望生產力更為年輕化,因而更希望把職位留給年輕人,通過企業年金計劃,可以建立一個人道的老員工推出計劃,為年輕人留出崗位。第四,有利于改善勞動關系。傳統的勞資關系往往表現為一種對抗關系,勞動關系是勞動力的使用和勞動報酬的支付,企業年金也是一種勞動關系,企業年金計劃的實施與多種形式的年金制度的建立,可以讓勞動關系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好處。第五,有利于企業分配機制的完善。企業年金是一種重要的企業福利形式,更是完善的薪酬體系的重要標志,企業年金的建立可以使中小企業的分配機制更加合理完善。第六,有利于對受益人實行差別待遇,鼓勵競爭。企業年金計劃可以針對員工不同的情況進行差別對待,作為企業的獎懲手段來使用,對于關鍵崗位的關鍵人員支付額外的企業年金,有助于留住需要的人才,同時刺激其他員工更加積極的工作和表現。第七,有利于中小企業節約成本。從公司的財務管理角度來說,企業年金計劃的建立有助于企業擴充財務實力,建立企業年金計劃,會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企業資金,增強企業財務實力。第八,有利于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中小企業可以將年金計劃與員工的工作表現掛鉤,作為一種重要的獎勵制度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的效益。
2.對員工而言
企業年金對員工產生的影響貫穿其整個職業生涯,無論是在職員工還是退休人員,都會受到來自企業年金對其切身利益的切實影響。第一,企業年金對于退休員工的作用比較突出,通過年金計劃,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老年生活能得到基本保證,因為企業年金不僅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還提供補充性的養老保障。第二,企業年金的資金來源于員工在工作期間的穩定收入,這樣有利于幫助他們養成儲蓄的習慣,引導健康的生活消費觀。第三,國家政策對于企業年金的優惠條件中,允許年金繳費延遲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樣員工工資所得最終得到了增加。
3.對國家而言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還非常不完善,建立企業年金制度可以作為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補充,同時對于國家的社會制度國際影響力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第一,人口老齡化已經給養老保障帶來了較大的財政壓力,企業年金是基本養老保障的有力補充。目前,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第一支柱的情況不容樂觀,國家財政不堪重負,這使得社會必須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基礎上,尋求多種形式的養老保障機制,以應付養老保障支付壓力,彌補退休員工的收入不足。第二,完善勞動力市場。目前,作為生產要素市場的主體,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缺乏流動,導致全社會生產效率偏低。所以,企業年金對于資本和勞動力的流動的巨大作用有很大的研究意義。第三,提高國內企業競爭力。自中國加入WTO以來,大量的外來資本和企業,在很大程度上給中小企業帶來激烈的競爭壓力。這樣,企業年金將有助于我國的各種微觀機制趨于完善,例如企業激勵機制、公司管理結構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等,從而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第四,促進養老制度完善。企業年金促進養老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幫助國家建立更為合理的養老模式,對于國家來說,巨大的養老壓力迫使政府尋找養老保險金更為合理的投資渠道,企業年金制度的建立無疑會幫助養老保險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第五,推動長期投資的發展。企業年金是一種重要的儲蓄替代方式,可以為貨幣提供更好的投資渠道。企業年金的延遲支付、增值保值的性質要求對其基金的投資必須是長期性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長期投資市場的規范化和多樣化。
作者:龐茜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