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據相關研究顯示,在各種不同的大型建筑空間中,迷路者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和灰心沮喪的情緒,這樣會極大降低建筑綜合體中各種設施和服務的效率,導致公共空間出現各種安全事故,甚至還有可能出現人員傷亡?;诖耍疚闹饕槍ㄖC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的意義及其原則進行詳細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設計措施,以期能夠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服務。
關鍵詞:建筑綜合體;空間結構;尋路設計
0引言
成功的尋路經歷是在多因素條件下發生的,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尋路者很少會去想尋路的過程。但是不成功的尋路經歷將會使人難以忘懷,并且還會造成間接或者直接的傷害。通常情況下,由于人們在建筑綜合體中尋路會花掉很多時間,這就有可能錯過很多重要的事情。由此可見,加強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1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的意義以及原則
1.1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和尋路設計的意義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在不同的空間環境下,人們很有可能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迷路的情況,這樣將會產生一定的緊張、煩躁以及灰心等相關情緒,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空間中服務的效率,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我國當前建筑學發展的主要趨勢就是空間復合化以及立體化,這一趨勢在現代建筑綜合體中極為凸顯[1]。大型建筑綜合體空間主要具備辦公、餐飲、商業等功能,人們可以在建筑綜合體中解決自己多方面的需求。不過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①空間比較封閉,缺乏地面景觀、綠化以及自然光,這在一些交通樞紐綜合體以及商業綜合體中比較明顯;②方向感比較差,和外界的連接點比較少,相類似的建筑構件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③地下室空間極易勾起人們各種不良情緒以及負面的聯想,如潮濕、隔離以及暴躁等等;④建筑綜合體因為規模較大、功能復雜、人口密度大以及可燃物與火源比較多,所以一旦發生火災,將會加大疏散時的難度。由此可見,建筑綜合體在給城市發展和人們生活帶來諸多益處的同時,由于其自身空間組合復雜以及功能全面等特點,也顯現出了一些負面效應,這給人們的尋路問題以及空間認知帶來了較大的挑戰。我國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充分,還需進一步的加強。
1.2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的原則
建筑綜合體不僅僅空間較大,并且其功能也是十分的繁雜,比其他類型建筑的空間認知和尋路設計存在的問題更大。我國在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簡化空間復雜程度的原則;其次是提供更多的空間信息;最后就是保證信息交流的效果和效率。只有嚴格遵守這三點原則,才能夠更好地降低在建筑綜合體中迷路現象發生的概率。
2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的有效措施
2.1整體設計分析
整體設計中最為關鍵的一項原則就是需要有效地簡化空間復雜程度,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分析。(1)空間布局需要嚴格的遵循邏輯性原則。在實際的空間布局中,設計人員需要嚴格的遵循邏輯性原則,即可以應用“分級分區”這一方法來合理地進行功能分類,使得這些功能都能夠被劃入到自己的區塊中。除此之外,如果建筑綜合體直接就是一個大型體塊,這就可以合理的應用“分層”來進行處理;當其有一個以上體塊時,在進行分區的時候則需要提前弄清楚各個功能的歸屬,之后再進一步明確其是屬于哪一個樓層;(2)對位關系。每一層之間都有著拓撲關系,所以最好是應用對位原則以及標準層的形式來進行建筑設計。除此之外,地下層和地上層之間的拓撲關系也是需要采用對位原則來進行解決,這樣能夠更好地減少空間復雜的程度,節省使用者在尋路過程所使用的時間;(3)平面構圖形式。眾所周知,格式塔的完形法則更加容易形成概觀性的空間知識,并且非常適合人們的整體認知情況。在實際建筑交通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們可以合理的應用格式塔型交通系統,將建筑簡化平面圖設置在建筑的入口位置,這樣可以讓使用者剛進入就能夠對整個建筑有一定的了解,河南某建筑綜合體空間結構設計;(4)豎向交通布置。在決策點部位,設計師們首先應該考慮豎向交通的設置,這對于快速疏通人流量有著極大的作用。此外,相關研究結果表明,人們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地,首先會從垂直方向接近,然后再從水平方向直接到達。所以,在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和尋路設計中,應該將垂直交通放在人們方便看見的地方,這樣也更加符合人們的尋路習慣;(5)通過對比明顯的尺度來提升交通空間公共性。每一個功能的分區之間,都必須有交通系統來連接,這種連接主要是以線性為主的交通連廊,而這些交通連廊間應該有合適的尺度,才能夠很好的適應其所連接分區的公共性。例如:在一個建筑綜合體的門廳了解到辦公、商場以及管理和后勤這幾部分的功能分區,那其所對應的交通系統尺度應該是管理和后勤尺度最小,其次是辦公區域,而商場則應該最大。這樣劃分不僅僅能夠讓人們行走更加舒暢,并且還能夠使得首次達到門廳的人們都能夠清楚地明白各個部分的公共性程度。上述結論使用者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但是這是人們通過以往的生活經驗和環境信息所得出的結論,進而潛意識下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2]。由此可見,如果設計者將這些連接空間的尺度弄錯了,那將可能導致使用者在進行尋路選擇時發生錯誤。具體到每一個功能的區域,這種明確的等級劃分依舊在使用,而交通系統的尺度設計同樣是需要符合連接部分的公共性程度。設計者必須始終堅持公共性程度越大,那其尺度也就應該越大這一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發現尋路錯誤之后,能夠快速的回到上一級區域進行重新決策。除了使用適合的尺度,還可以通過色彩裝飾等相關的方法來使得不同交通系統展現出不NORTHERNARCHITECTURE同的風格[3];(6)設置指示性標識或者地圖在門廳或者建筑綜合體的入口處設置必要的指示性標識或者是建筑物整體設計地圖。地圖必須嚴格的遵守以下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地圖上的信息必須具備準確性和實時性;第二個原則就是通過概括化的處理,通過概括化處理之后的地圖能夠促使使用者更加迅速地了解建筑綜合體的整體空間結構,準確地掌握概括性的區域位置知識。在面對很多格式塔型的交通體系時,使用者只需要簡單的看一眼地圖,就能夠馬上對建筑物的空間有大概的了解,這些優點是非格式塔型交通系統不具備的。其中設置了多個指示性標識,有助于人們更好地尋路。
2.2局部設計
相對于整體布局,局部設計更加重視提供更多的空間信息,具體從以下幾方著手進行分析。(1)提升空間的差異性。空間差異性可以幫助人們更加迅速的找到對自己有利的空間信息,進而能夠在空間中更快更精準的定位自己。由于格式塔型空間存在著對稱和重復等特點,從而能夠很好的簡化空間信息,并且還會使空間更加的勻質,相比較于非格式的塔型空間,這種勻質空間缺少空間差異性的特點將更加凸顯出來,所以在這種空間中合理的添加空間差異性將會幫助人們更好地尋路,增加空間差異性的方法具體有以下2種:①增加地標,其中包括室外和室內地標這兩種。合理的添加地標能夠很好地喚起人們的記憶,具備著較強的定錨點的作用。組成地標的元素十分多。一些鮮艷的色彩、一座雕塑以及鮮明的空間處理手法等等??偠灾?,每一種能夠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都可以成為地標。不過必須得注意的是,地標的設置位置應該盡量避免在對稱空間的對稱軸上,同時還得保證人們能夠很容易的就看見地標;②需要對局部空間形態進行個性化處理。這樣可以讓人們在明確的交通組織原則上,更加迅速的明確自己在空間中的位置;(2)給目的地編碼或者是命名。在進行目的地標識的過程中,必須得保證其明顯,保證人們在視線范圍內能夠清楚的看到。這樣能夠避免人們在已經找到目的地之后并不敢確定自己的判斷,并且也能夠節約人們在錯誤地點耗費的時間,進而更快的投入到新的尋路中。
2.3信息交流
不論是哪一方面的設計,都需要很好的保障信息交流的效率。也就是說需要讓人們更好的接收到空間信息,并且信息簡單容易理解,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分析。(1)保證人們的視線可達,提升信息接收的效率。視覺可達性良好的環境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了解建筑空間之間的關系,并且還可以快速的從比較廣闊的區域中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進而從中提取到最為有效并且合適的解決策略[4]。即使處于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對周邊空間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能夠令使用者有著很多的機會使用現有的尋路經驗。如果視線可達性好的空間就是目的地,那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從其他方面去找尋目的地。如果這個視線可達性較好的空間是在尋路中的某一段,那人們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去了解相鄰空間的更多信息,這對于人們接下來的尋路有著很大的幫助。雖然視線可達性良好的空間在幫助路人尋路上有著較大的優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室內空間都可以做到良好的視線可達性,這也是功能設計所不允許的。從尋路設計這一角度上來看,建筑設計者保證重要的決策點具有視覺可達性就可以了。具體可以通過設置坡道、設置中庭以及通過玻璃隔斷等方式來實現這一點;(2)保證標識可讀性。要想更好的提升標識可讀性,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需要準確的表達,并且在建筑空間有著一定變化之后,那標識內容同樣需要及時的進行相應的改變;其次是標識用語需要通俗易懂,讓人們一目了然,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心思去思考,否則很有可能產生歧義,地圖類的標識繪制也是應該如此;最后是無歧義的表達,標識的符號以及用語盡量避免產生歧義,具體可以通過后評估來對一些不良部分進行有效的改正。除此之外,對樓層認知的實驗中我們必須得強調的一點,就是在流動空間處需要合理的設置樓層標識。使用者在空間流動性很強的樓層中,并且如果樓層高度還有這較大的差異,或者是存在錯層的情況,那將會進一步的增強樓層認知難度。這些情況在建筑綜合體中極易出現,因此合理的設置樓層標識非常的重要。并且具體的樓層數設計還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大多數人們的習慣,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開展問卷調查,以此來更加清楚的了解大多數的人們對于樓層定義的方法。如果遇見爭議較大的地方,設計人員還需在標識部位加上一些文字說明,以此來為人們在尋路過程中出現信息獲取錯誤。例如某一建筑的入口層位置抬高半層,并且下面還有半層的地下空間,那設計者就應該在其1F后面輔以“入口層”,B1后面標注“半地下層”的文字說明,以免有一些習慣將半地下層當成是1F的人出現標識解讀錯誤等情況[5]。
3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綜合體的不斷發展雖然給人們的生活以及城市發展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和各種便利,不過在其實際發展中依舊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僅會降低建筑綜合體中各種設計以及服務的效率,同時還會影響到人們的休閑心情。因此,合理的進行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是從整體設計、局部設計以及信息交流這三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希望能夠有效地提升建筑綜合體的服務性,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各方面需求,促進建筑綜合體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健華.商業綜合體節點空間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
[2]郝世英.軌道交通與大型購物中心連接空間的可識別性與尋路研究[D].天津大學,2012.
[3]郭思疑.淺談建筑綜合體的空間結構與尋路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8):183.
[4]牛力.建筑綜合體的空間認知與尋路設計[J].世界建筑,2009(2):124-125.
[5]牛力.建筑綜合體的空間認知與尋路研究[D].同濟大學,2007.
作者:黃伊明 單位:青島騰遠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