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對策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填方路基是公路、鐵路施工中的一種常見路基形式,為了確保其實效性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滿足車輛正常、安全通行需求,防止沉陷、滑塌等問題的發生,有效開展施工質量控制工作至關重要。在特殊地質條件下,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加,本文將首先對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然后對施工質量控制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對相應的施工質量控制對策進行探討,旨在為特殊地質條件下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特殊地質;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重要作用;控制對策
特殊地質條件下,高填方路基施工的施工條件變得更加復雜,導致施工難度進一步提升。并且影響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的問題不僅僅受到外部施工環境的影響,也與內部管理水平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本文將借助A公路工程特殊地質條件下高填方路基施工實踐對高填方路基施工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施工質量控制對策,確保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可以高質高效開展,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效果。
1A公路工程概況
本文所設計的A公路區段路基填方量較大,并且沿線地形以及地質結構都相對復雜,軟土路基段以及沉降期都相對較長。該路段路基填筑量約在600000m3左右,水泥土攪拌樁80000延m,巖溶注漿100000延m。
2開展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意義
2.1確保施工工作順利開展
特殊地質條件下開展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如果不將相應的質量管理內容進行有效落實,忽視部分施工內容的質量控制,很容易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質量問題以及安全事故,進而導致施工中斷,嚴重影響工期,無法確保施工工作可以順利完成。因此,在開展施工工作的過程中,相關施工單位應當注重施工工藝的合理應用,強化對每個施工環節的管理,有效對質量問題以及安全事故進行預防,最大程度減輕特殊地質條件對高填方路基施工的影響,為施工工作營造良好的施工條件,確保施工工作順利開展[1]。
2.2有效強化對施工工作的管理
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有效將質量控制措施進行落實,可以進一步提升施工材料的質量,保證施工技術的有效落實,使混合材料的攤鋪與碾壓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進一步提升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質量,使高填方路基擁有良好的應用性能,確保車輛的運行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滿足。在落實質量控制措施的過程中,除了可以對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術進行管理以外,還可以促進施工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強化施工人員對質量檢測工作的重視,并且根據檢測結果對施工內容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除此之外,該項工作還可以有效提升施工單位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思想層面對質量控制的重視,從而確保工作人員可以積極對質量控制措施進行落實,防止質量與安全問題的發生。
3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高效開展施工質量控制工作,首先應當對A公路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進行了解,從而明確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下文將對A公路工程的現場調查情況進行闡述,并對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
3.1A公路工程施工現場調查
公路施工需要保證公路具有高平順性以及持久穩定的特點,保證其可以長時間持續滿足車輛運行的實際需求,所以對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通過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發現當地降雨量大、降雨期也相對較長,從而導致A公路工程有效施工時間相對較短,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的工期壓力非常大[2]。其次,因為該區段路基的填筑高度接近10m,所以填筑量較大,并且填筑工作需要在完成地基加筑工作后開展,施工工序相對復雜,有效組織施工工作的開展難度較高。第三,施工現場的路基地形雖然起伏不大,但是該區段所經區間具有地表水系、巖溶發達,并且還有著丘間高地,丘包坡度普遍在15°以上,高差在7米左右,導致施工難度進一步增加。除此之外,施工現場的路基底層主要以志留系和白堊系為主,具有厚度較高的強風化層,并且路基填筑位置處于兩大二級構造單元的交界地帶,因為構造之間存在差異,并且處于斷裂發育的狀態,當地的地下巖漿活動也較頻繁。并且在對該區域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該區域地質構造存在斷層、向斜以及背斜情況存在,并且存在軟土以及松軟土的不良地質,空洞以及溶洞相對較多,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可能出現施工用水不足的情況。
3.2A公路工程施工現場問題分析
在施工單位進入施工現場之后就積極開展巖溶整治施工工作,通過多項水泥攪拌樁開展施工工作,在對軟基進行有效處理之后開展路基填筑工作。在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之后,通過對路基加固工程的實際施工情況以及路基填筑工程前期施工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可以發現各個施工環節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下文將對相關問題進行闡述。①巖溶整治施工工作。受到特殊地質條件的影響,施工現場地質情況非常復雜,但是施工圖紙內容相對簡略,無法滿足實際施工需求,導致在對巖溶進行整治的過程中,經常發生掉鉆以及卡鉆的問題,注漿時也會出現漿液流失的情況[3]。②多向水泥攪拌樁的使用。在應用該項設備開展施工工作的過程中會出現水泥土攪拌不均勻的情況。③路基填筑施工。開展該項施工工作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為無法實現對松鋪厚度的有效控制,并且在降雨期相關工作人員也無法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進行有效控制。
4A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4.1巖溶整治施工質量提升策略
巖溶整治施工工作是A公路工程施工工作高質量開展的基礎,相關施工單位對該項工作保持高度重視。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巖溶整治施工質量,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采取以下施工管理措施。①在開展鉆孔工作之前,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按照序孔的30%開展先導孔施工工作,并根據先導孔施工取樣內容在施工圖紙上完善施工現場的實際地質情況,有效對地質資料進行掌控,方便施工人員開展施工工作時可以采用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法。開展鉆孔工作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從先導孔施工工作中獲取相應的施工經驗,從而有效防止在對巖溶發育地段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出現掉鉆、卡鉆問題。②注漿工作也是巖溶整治施工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工作人員應當確保該項工作可以得到高質量開展。注漿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注漿量很大,施工人員可以在施工材料中加入速凝劑水玻璃,一般情況下,添加量不應當超過施工漿液質量的3%。施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根據鉆孔內巖溶的發育程度對當地地下水的靈活情況進行判斷。一般情況下,在巖溶發育地帶以及裂縫比較密集的發育帶,注漿工作的漿液消耗量相對較大,針對該種情況相關工作人員應當使用反復注漿的施工手段,通常注漿時間不應當超過1個小時。完成注漿工作之后,施工人員應當積極開展壓漿工作,壓漿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重點關注壓漿的密實性,對于巖溶發育帶以及裂縫相對密集的地帶,工作人員可以采用先稀后稠的方式開展灌注工作。一般情況下,巖溶整治施工工作的注漿壓力應當控制在0.3MPa左右,漿液的水灰比應當在0.8左右。通過以上措施對巖溶問題進行整治之后,相關工作人員從監控量測結果來看,圍巖以及支護變形問題都得到有效解決,變形也已經控制在高填方路基施工可接受范圍內,可以確保施工工作可以正常開展,工程也可以順利通過巖溶地帶。
4.2多向水泥攪拌樁使用質量提升策略
當前在應用多向水泥攪拌樁開展施工工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攪拌樁攪拌不均勻的情況,為了進一步提升多向水泥攪拌樁的攪拌質量,在施工工作開展之前,施工人員可以提前開展工藝性試樁工作,對水泥的合理摻入量進行確定。試樁工作開展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取得攪拌樁水泥土的重度、相對密實度、無側限抗壓強度、抗剪強度以及變形模量等參數,通過將相應參數與鉆機轉數、提升速度以及噴機壓力進行綜合,從而為后續施工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數據支持。A道路工程試樁工作所采用的攪拌樁型號為PH-5B型深層攪拌樁機,攪拌頭配備8個葉片,試樁工作過程中應當保證攪拌裝機每點攪拌次數在20次以上,進而實現對水泥土的充分攪拌。該型號攪拌樁機的正常攪拌深度在10m左右,有效滿足設計樁長實際需求。開展試樁工作的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應當做好計量裝置的檢測工作,防止沒有水泥用量計量裝置的攪拌樁機投入使用。試樁過程中施工人員還需要通過使用流量泵來控制輸漿的速度。試樁工作結果:①鉆進速度:通過試樁工作的有效開展,相關施工人員已經確定了鉆機的鉆進速度以及提升速度,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鉆機的速度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對于硬塑狀粉質黏土層鉆機的鉆進速度應當設置為1.1m/min,在鉆進深度達到設計深度以后,可以將鉆進速度調整到0.9m/min,該過程中對樁底進行重復噴漿的時間應當在25s以上。完成以上工作內容之后,施工人員可以將鉆機的提升速度設置在1.0m/min,使鉆機脫離施工現場。②壓力與流量。壓力與流量的有效控制也是施工人員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在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可以應用電子流量計以及壓降壓力表等設備控制好壓力以及流量的參數。③攪拌時間。在對攪拌時間進行控制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綜合攪拌深度與鉆進速度以及實際施工情況來合理設置攪拌時間。一般情況下,多向水泥攪拌機在樁頭以及樁底的攪拌時間需要超過30s。
4.3高填方路基填筑施工質量提升策略
路基填筑的松鋪厚度是影響該項目施工質量的主要內容,在填筑施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采用方格法來對松鋪厚度進行控制。開展該項工作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根據放樣寬度以及松鋪厚度來對卸土量進行有效控制,具體控制方法如下所述。施工人員優先量出每車土的實際方量,根據實際松鋪厚度對攤鋪面積進行有效計算,并在此面積的路基填筑面上使用石灰畫出放個,方格縱向長度為10m,橫向寬度應當由相關工作人員根據路基實際攤鋪面積進行換算。畫完方格之后施工人員在每個方格內卸一車填筑材料。在對碾壓變數進行規劃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從路基試驗段施工中取得相應的工藝參數。一般情況下路基試驗段施工會以35cm和40cm兩種攤鋪厚度開展實驗工作,最后根據實驗數據對松鋪厚度的實際參數進行確定,如果松鋪厚度的參數在35-45cm之間,碾壓遍數應當為6遍,具體碾壓流程應當為一遍靜壓、一遍弱振、兩遍強振、一遍弱振以及一遍靜壓。除此之外,對于基底設置符合地基加固的路段,施工人員應當從填土高度2m開始,每隔1.6m進行分層沖擊碾壓,對于沒有設置符合地基加固的路段,施工人員應當從填土高度1.5m開始,每隔1.6m進行分層沖擊碾壓。為了進一步提升路基填筑工作的施工質量,有效對填料類別以及填料的含水量進行控制也至關重要。在對填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當遵循就近選擇的原則。通過在施工現場周圍選擇土樣,并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從而確保相關填料可以充分滿足路基填筑工作的實際需求。碾壓工作開展之前,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填料進行含水量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填料最佳含水率應當控制在-2%-3%。通過應用上述措施可以顯著提升路基填筑質量,實現對路基松鋪厚度以及相關填筑材料中含水量的有效控制,并確保路基填筑工作完成后高填方路基可以充分滿足使用需求,進一步提升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工作的實效性。特殊地質條件下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都對比分析通過相關質量控制對策的有效應用,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特殊地質條件對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高效開展的影響。在相關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有效應用后,巖溶問題首先得到有效解決,在該環境中開展是公共工作時,掉鉆、卡鉆的情況明顯減少,在進行注漿時也基本不會出現漿液外流的情況。其次,通過提升多向水泥攪拌機的使用水平,水泥攪拌不均勻的情況也基本不會出現,施工工作開展過程中,水泥土的混合程度基本可以滿足高填方路基的實際施工需求。第三,通過對高填方路基松鋪厚度以及填筑材料中的含水量進行有效控制,填筑工作的質量顯著提升,并且填筑完成之后路基的質量也可以充分滿足該工程的實際應用標準。由此可見,以上幾項措施的有效應用對于提升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5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A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相應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確保相應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實現在特殊地質條件下高質量開展高填方路基施工工作。
參考文獻
[1]蘇永青.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J].河南科技,2021,40(13):94-96.
[2]李志.高填方路基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探討[J].四川水泥,2020(05):207.
[3]王道磊,張偉,張駿.淺談高填方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四川水泥,2020(04):276.
作者:栗建凱 單位: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