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學校涉農專業發展問題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我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如何更好發揮縣域職教中心涉農專業對鄉村振興的作用,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是縣域職教中心的重要任務。現對磁縣職業教育涉農專業開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整理,探索適應職業學校發展的理論及實踐模式。
1磁縣職業教育涉農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1招生報考人數少。磁縣職教中心是在原磁縣南營農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原來只有農林專業,2005年開設職高畜牧專業,現在涉農專業有農林類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畜牧專業。從近幾年磁縣職業教育涉農專業招生情況看,專業招生報考人數較少。通過調查得知,大部分學生和家長不愿意學習涉農專業,究其原因,首先與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有關。部分家長不管孩子基礎,愿意讓孩子選擇普高,即使勉強到職教也不愿意學涉農專業,覺得學涉農專業就業前景不好。由于學生少,學校也不太重視涉農專業的宣傳和建設。許多原因導致了涉農專業招生困難,反過來也影響了職業學校服務農村的效果。1.2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落后,沒有跟上新時代發展的步伐。磁縣職業教育涉農專業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跟不上當地農業發展的要求。涉農專業教材建設滯后,課程內容不能與農業新技術、新成果銜接,理論與實踐脫節。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農村經濟作物生產新技術,打造出磁縣土特產品牌,比如白蓮藕、無毒甘薯等,果林、園林、園藝的需求也持續增長,但學校針對這些方向開設的課程比較少,不能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畜牧專業原來設置的課程主要是傳統養殖方面的課程,特色養殖專業課程比較少,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1.3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課時設置不科學,尤其是實踐不足。磁縣職業學校涉農專業仍以傳統書本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實踐教學重視不夠。涉農專業的職業性決定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學校實驗教學設備陳舊、實驗條件差,導致一些實驗課不能正常進行。學校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生產實踐基地,生產實踐教學環節多是到校外企業實習基地,聽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或只是現場參觀,對于實踐技能操作時間和強度要求無法滿足學生,學生無法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實踐操作能力差,使得學生畢業后不能適應職業崗位需求。
1.4涉農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專業知識老化。目前突出的問題是涉農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所占比例不足。專業課教師多從文化課教師改行而來或從大專院校直接分配而來,專業知識面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不足,職教教學理論缺乏,實踐經驗少。涉農專業教師年齡結構也不合理,原來涉農專業教師老齡化,知識淵博有豐富生產實踐的老教師有的已退休,教師隊伍年輕化趨勢明顯,缺乏豐富的生產實踐,講課只會照本宣科,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對策分析
2.1解放思想,多方位解決涉農專業招生問題。以往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認識有偏見,認為職教就是技校,只能學技術不能上大學,學習涉農專業沒有出路,最后還是回農村種地。因此,學校要做好招生宣傳工作,向學生及其家長詳細介紹職業教育的優勢。通過宣傳讓家長認識到職業教育不僅可以學習技術,還可以對口考入大學,有和普高學生一樣的機會和待遇。學生上職業教育不僅免學費,涉農專業農村戶口學生可以享受國家資助政策,要改變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涉農專業的認識偏見,讓更多的學生愿意選擇職業教育,愿意選擇涉農專業。
2.2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課程建設。涉農專業還可以根據地方人才市場需求,開展多種形式辦學,既能對初中畢業生進行職業教育學歷教育,又可以對農民及基層干部等需求涉農技術人員進行短期培訓,短期培訓可以集中在學校,還可以進行送教下鄉在農村集中培訓,對優秀學員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尤其要重視新時代農民的思想教育,讓他們的思想認識水平不斷提高,與時俱進,讓更多的農民家長認識到農業生產需要高科技,鄉村振興、農民富強需要涉農專業技術人才。職業學校涉農專業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聯合當地農業農村局,以及相關大學或研究單位為農村新時代農民服務。涉農專業課程設置要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教材建設要適應農業技術進步和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發展需求,又要適合涉農專業對口升學進入大學的需求。課程設置要講究實際、實用、實效,強調把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課合理的結合起來,教材要選用涉農專業辦學特色的優質教材,必要時選用好的校本教材進入課堂,更好的吸引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3加強實踐教學,推進產教融合。加強職業學校涉農專業實踐教學,推進產教融合。學校要加強與縣、鎮、村各級農業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的合作,建立長期合作的實訓基地,探索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走向生產一線或進行頂崗實習,提升涉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學校最好在縣政府主導下建立的工業園區或者農業園區也有自己獨立的實訓基地,靈活獨立的進行學習實踐。
2.4加強涉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理論和實踐教學水平。涉農師資隊伍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需要提高涉農專業教師理論和實踐綜合教學水平。加強校企合作,校內外實訓基地是體現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是提高教師和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的重要支撐。學校可以引進和招聘有實踐經驗的、社會閱歷豐富的涉農專業技術人才,例如我校聘請縣畜牧局、農業局、磁縣禾下土公司、養殖公司、園林公司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外聘教師給學生上實踐和實訓課程,另外每年寒暑假,安排專業教師到對口的涉農企業單位掛職頂崗鍛煉學習,教師在實踐中學習到先進的技術、設備、工藝,及時了解本專業的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豐富了教師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綜上所述,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縣級中職涉農專業建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不斷探索涉農專業實踐科學發展之路,解放思想,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模式,協調理論和實踐教學,推進產教融合,加強涉農師資隊伍建設,使職業學校的涉農專業適應當地的新型農業發展需要。
作者:楊建發 師樹旺 劉彬 華玉順 李萬里 馬紅梅 單位:磁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