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國定資產管理是高校國有資產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學校穩定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然而現在高校中固定資產管理仍存在資產定義的標準偏低、分類混亂、賬實不符、長期不進行盤點等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
一、高校固定資產的定義及分類
2012年12月財政部、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八章資產管理的第四十二條中規定:“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耐用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作為固定資產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中將固定資產分為了: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六類。
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本文主要研究高校的資產管理,其主要特點是不產生經濟效益,作用在于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科研和管理。如:辦公桌椅、電腦、打印機、投影、音箱等在全部資產中占較大比重,是保障學校穩步發展的基礎。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逐年擴大,固定資產的數量和價值也在持續增加,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也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固定資產管理的日常工作,發現高校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一)固定資產定義的標準偏低。根據2012年12月財政部、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的規定,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均需要入學校的固定資產。筆者認為這個標準訂的偏低,會導致學校大量的價格不高但數量龐大的固定資產存在,而相關部門對這些資產不重視,管理上反倒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更有甚者,有的單位為了在教育評估時取得較好的成績,要求教師們零星自行購買的圖書也入學校的固定資產,這類圖書的特點就是價格便宜而數量較大,給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
(二)固定資產的分類比較混亂。高校的固定資產種類較多、規格不一。固定資產的分類既要符合財務制度又要適應資產管理系統的要求,還要兼顧單位的實際情況。不同單位對同樣的資產因為使用性質不同,劃分的結果就會有很大差異。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分類,固定資產被分為了: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文物和陳列品;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六類。每個種類下又做了很詳細的具體分類。單位在做固定資產登記時由于對實物的了解不夠,對各種類別的詳細劃分界限也不甚了解,就可能出現同一項資產財務入賬時將其分類為通用設備,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入資產系統時分類為專用設備,甚至財務部門入家具、國資系統入設備等,給年底的資產盤查帶來很大的困難。
(三)固定資產賬實不符,造成學校固定資產的流失。目前,高校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主觀上不夠重視。學校普遍存在“重購置,輕維護”的問題,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對固定資產只管使用,不能用就申請重新購置,沒有維修維護,甚至沒有專門的資產管理員,這種情況下,就造成大量閑置資產在辦公室堆積如山,日積月累就造成了固定資產的流失;二是在客觀上有歷史原因。我國許多高校建校時間動輒上百年,歷史悠久,長期以來積累了大批的固定資產。而在早期,這些高校可能根本沒有財務部門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即使有形式上的固定資產管理員也已經更換了很多人,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登記賬目已經不完整,更有一些高校經歷了多所學校的合并,更是不好追溯,而且一般高校的資產價值都達到10億元,如筆者所在單位市一所普通市屬高校,資產價值已經達到了8億元,所以固定資產的實物賬目不準確、不完整也是正常現象。但是這也直接導致了高校固定資產的賬實不符。
(四)固定資產清查盤點不及時,甚至常年不進行清查盤點。2012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第四十四條中規定“高等學校應當對固定資產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進行清查盤點。年終前,應當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保證賬、卡、物相符。對固定資產的盤盈、盤虧應當按照規定處理。”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工作既涉及財務部門又涉及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學校要進行一次全面的資產清查,如果沒有一個牽頭部門,大家就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不愿意進行固定資產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盤點,甚至數年不進行盤點。另外,年終是財務部門一年中最忙的時候,報賬、記賬、對賬、出報表等等,還有一系列年終決算的工作,再者盤不盤點固定資產不會影響年終決算,所以財務部門在年底也沒有余力配合資產的盤點工作。而固定資產的長期不盤點也直接導致了資產流失,高校對固定資產的情況掌握不清楚。
三、強化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
(一)提高固定資產入賬標準,嚴格按照規定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由于現行的固定資產標準較低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混亂,筆者建議將固定資產的入賬標準提高至2,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2,500元以上),以加強高校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對于教師日常報銷的圖書,如果不是大批量采購,筆者建議嚴格按照《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要求,不需要記入學校的固定資產。財務部門和國定資產管理部門應統一按照2010年1月的固定資產分類標準GB/T14885-2010《固定資產分類及代碼》進行入賬登記。筆者建議新購置的固定資產由使用部門填寫《新增固定資產入賬單》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再由管理部門按照固定資產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再提交至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根據入賬單上的分類進行賬務處理。
(二)加強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首先,對于現在在庫的固定資產應該在每件實物上粘貼標簽,標簽上注明該項資產的名稱、類別、編號、購置年份、使用部門等基本信息,每一項資產對應一個標簽,以便清查盤點;其次,每項固定資產都要在資產系統中做好電子卡片的登記,內容要簡潔且信息完整,可參考表1設定。這樣,每項固定資產在系統里都對應一張這樣的電子卡片,能反映該項資產的所有信息,以方便進行盤點清查;最后,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維護維修,學校應成立專門的維修部門,對于不達到報廢年限又有損壞的資產,使用部門應首先報維修部門進行維修,如果實在損壞嚴重維修后仍無法使用的資產可以上報資產管理部門進行報廢處理。
(三)每月底編制固定資產增減變動表。根據財政部門固定資產管理機構的要求,高校應對本校每月固定資產增減變動情況進行統計。學校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各使用部門編制的增減變動表進行匯總整理。編制固定資產增減變動表,方便使用部門和固定資產管理部門進行及時了解資產變動情況。
(四)加強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根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要求,高校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每年年底再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清查。筆者建議各高校每月底進行一次盤點,由使用部門將本部門的資產進行盤點,再上報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匯總整理。每年年底由財務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使用部門共同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盤點,查看物、賬、卡三者是否相符,不相符的要查明原因并及時調整,并編制年度資產盤盈盤虧表,對盤盈盤虧的資產也應及時說明情況。對于需要處置報廢的資產,應按照要求上報上級部門審批,經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審核批準后做資產報廢的上繳處理以及相關的財務賬處理。總之,在當下各高校固定資產價值和數量越來越龐大的情況下,固定資產的管理也成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強國有資產管理,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科學合理地完成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為高校的穩步發展做好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1]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通知[Z].財教[2012]488號,2012.
[2]財政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通知[Z].財會[2013]30號,2013.
[3]謝獻.新制度背景下優化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問題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5.8.
[4]余青.加強國定資產管理規范房產賬務處理[J].教育財會研究,2018.2.
作者:袁文娟 單位:石家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