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畜牧業中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青海地區;生態養殖;畜牧業;應用分析
青海地區傳統的畜牧業養殖沒有進行科學生態規劃,導致部分自然生態資源恢復受到影響。在生態養殖的條件下,應科學開展畜牧業,保護當地自然生態資源。
1青海地區自然資源概述
據統計青海地區的草地面積為4193.33萬公頃,其中可以用于開展畜牧業生產的草地面積為3866.67萬公頃,主要包含草地、草地亞、草地組等。由于青海地區的草地主體是天然草地,因此,發展畜牧業非常具有前景。基于天然草地資源保護原則,在畜牧業開發時采取生態養殖技術,構建生態科學的現代化養殖體系,維護青海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
2生態養殖技術在畜牧業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2.1生態養殖體系構建
在生態養殖技術的支持下,青海地區開展畜牧業發展時需要不斷優化生態產業鏈,構建生態養殖體系,促進自然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在畜牧品種選擇時,需要不斷對牲畜品種進行優化,確保養殖牲畜的生態性與可靠性,進而合理控制畜牧養殖投資成本[1]。在生態養殖技術應用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地推廣替代,不能直接否定以往的傳統畜牧養殖方式,傳統養殖模式對養殖戶的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需要養殖戶逐漸接受學習生態養殖技術。如將傳統的草地放養模式與圈養方式有效結合,調整牛羊養殖的整體效果。在生態養殖體系建構時,需要對養殖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改進,提高生態養殖體系的整體運行。如牛羊畜牧養殖時,牛羊糞便的處理工作,通過將牛羊糞便進行合理收集并轉化為有機肥料,促進生態草地系統的快速恢復。在部分地區可以將糞便進行集中處理,通過沼氣池進行發電與燃氣,實現畜牧養殖產業的生態化循環。
2.2因地制宜應用生態養殖技術
由于青海地區草地資源豐富,不同地區草地資源催生了差異化畜牧養殖方式,因此,在生態養殖技術推廣應用時,不能生搬硬套,必須因地制宜開展畜牧養殖工作。在放養與圈養結合時,需要根據自然資源的差異合理結合,生態開發草地資源,提升牛羊養殖的質量與安全。在牛羊幼崽養殖時,為了避免幼崽夭折概率的升高,可以對其牛羊幼崽進行科學圈養,同時依據牛羊生長情況,及時增加草料營養,保證牛羊所需營養的及時供應。在草料添加過程中,為了提升牛羊個體疾病抵抗力,需要在草料中增加一定的藥物,提高牛羊個體的免疫力。當牛羊幼崽圈養成長到一定體型時,牛羊幼崽已具備了獨立覓食和疾病抵抗能力,此時可以開展科學的放養模式,讓牛羊可以覓食天然草料與水源,提高牛羊的身體品質。在自然放養時,為了避免牛羊嚴重損壞天然草場,需定期更換草場,讓放牧過的草場可以自然恢復,以實現自然生態循環養殖。
2.3牛羊疾病防控工作
在生態養殖牛羊時,需要開展科學有效的牛羊疾病防控工作,避免出現大規模疫情。因為在牛羊自然放養時,攜帶病菌的個體會將病菌快速傳播給其他個體,導致牛羊大規模疫情的出現,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牛羊疫情的出現會對當地天然草料造成一定影響,破壞自然資源的生態平衡。在牛羊疾病預控工作開展時,需要對草料質量進行鑒定,及時為牛羊增添疾病抵抗藥物,在發現牛羊病體時需要及時隔離,并對其他牛羊進行檢疫,確保其他牛羊體質健康,對牛羊病體進行科學生態治療。在疾病預控工作開展時,需要構建預警機制,即當牛羊病體數量達到某一閾值時,則需要當地農業部門進行及時干預,并開展相關的應急預案,避免疫情出現大規模擴散,給當地畜牧業造成一定影響[2]。
2.4生態養殖標準化管理
在生態養殖技術應用時,必須對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標準化管理,如牛羊草料質量、圈養周期、自然放養的草場面積、添加的藥物、水源、糞便處理方式等。標準化的管理有助于牛羊生態養殖發展,可以主動規避很多養殖風險,保證養殖戶的經濟收益。如在自然放養時對放養草場進行標準化管理,避免牛羊對單個草場進行較大破壞。但在自然放養時,牛羊流動性非常大,給養殖戶的草場管理造成很大影響,無法保證草場資源的生態開發。為此可以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對每個牛羊個體進行定位,這樣養殖戶可以依據定位信息及時驅趕牛羊,科學管理草場,提高牛羊生態養殖工作的可靠性與生態性。
3結束語
在青海地區開展生態養殖技術時,需要基于自然資源保護工作進行科學生態養殖開發,構建生態養殖體系、規范養殖技術標準、因地制宜開展養殖放牧工作,提高青海地區的畜牧業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周揚開.生態養殖技術在畜牧業中的應用[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9):119,121.
[2]車福侖.生態養殖技術在畜牧業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7):61.
作者:賽多加 單位:青海海南州同德縣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