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英語教學論文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第一篇: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知識拓展
一、知識拓展的意義
知識是靠人慢慢積累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人的修養(yǎng)。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教育中心已經(jīng)完全意識到英語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在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下,著重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差異:學習好的學生要顧慮到,基礎相對來說薄弱的學生更要顧慮到,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幫助,從而懂得分享是一種美德。這種互相幫助式的學習,不僅可以解決同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還能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要確保在實現(xiàn)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他們的個性發(fā)展與所學專業(yè)相結合,做到因材施教,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通過進行英語教授來拓展知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定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并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進行相關專業(yè)課的選修,這樣的自我選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拓展學生思維的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從另一方面來說,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知識拓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讓他們在進行交際時不但可以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還可以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為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定基礎。
二、英語拓展的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在語言方面的應用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課程,從而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要從原本的教學理念上走出來,創(chuàng)設出新的教學理念,比如: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只是單純的講一些語言結構、語法分析和講解課后習題,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一些轉變,要由原來的重視語言結構的講解轉變?yōu)檎Z言應用的能力上,把語法分析轉變成自我培養(yǎng)模式的能力上,只有這種教學模式的轉變,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英語的表達能力。英語是基礎教學中拓展知識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在進行英語教授時應該側重于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以便滿足學生進行交流和獲取更多知識的渴望。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能力的過程中,應該把過去單一的輸入模式轉變?yōu)椴牧陷敵?,口頭敘述等輸入輸出相結合的平衡模式,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教師應該摒棄單一的課堂講解模式,不能只是著重講解課本上的相關知識,要學會創(chuàng)新,大膽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模式,比如,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師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互動交流和英語知識探索,從而調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2.注重文化差異。英語作為引進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同,曾經(jīng)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身為中國人,何必學洋文”,但隨著英語的不斷深入,已經(jīng)到了不得不學的程度。因此,在進行英語知識拓展時,要通過引入國外歷史文化進行文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引導他們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如可以借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了解一些從國外引進的新的課程,通過讓學生們觀看視頻和聽錄音等,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英語水平,還可以領悟到異域風情文化,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長他們的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
3.實現(xiàn)英語過渡。大學生活不再是那種由于科目繁多,而壓的學生喘不過氣的生活,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喜歡的專業(yè)要學,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實現(xiàn)知識拓展,必須要進行英語過渡,由通用英語轉變?yōu)閷I(yè)英語,實現(xiàn)兩者的有效結合,在要求學生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同時,又要具備一定地專業(yè)知識,以滿足他們的就業(yè)需求。因此,在進行知識拓展時,應該設置一些學生實際生活需求的課程,通過這類教學可以幫助他們把知識應用起來,使學生能夠在學校學習期間獲取更多的國際知識,從而不斷完善自身能力,將理論運用到實踐,實現(xiàn)英語語言的過渡。
三、知識拓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創(chuàng)作者和領頭羊,因此,在大學英語知識拓展中,要增強教師的教育水平,通過召開英語方面的學術會議,聽取學生的建議,定期組織教師開展關于教學模式改革的研討會,分析英語的發(fā)展方向。借用國際化的“引進來”“走出去”的方針政策,對教師進行專業(yè)培訓。同時,學校應不斷吸收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為學校注入新的師資力量。還應該多組織教師進行技能培訓,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才能在未來的教學生涯中更好的教育學生。教師在教育事業(yè)中不僅要具備基礎的英語語言,還要有一定的專業(yè)發(fā)展,為大學英語教學的知識拓展奠定基礎。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知識拓展時,教師應該先從自身情況出發(fā),先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進行相應的知識補充,其次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知識獲取的渴望度進行系列考慮,從而找到對學生來說最為正確地措施。英語這門文化載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發(fā)展力度,在對大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拓展上應該引起重視,高校在對大學生培養(yǎng)的同時,還應該著重培養(yǎng)教師的知識水平,創(chuàng)造出更強的師資力量,從而更好的為國家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最大貢獻。
作者:程春燕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第二篇: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一、課堂沉默的因素
1.1課堂的環(huán)境因素
擁有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可以讓學生輕松自由的學習,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chǎn)生主動的求知欲望。但是在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們普遍反映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在這種課堂環(huán)境中會使人產(chǎn)生一種厭倦的心理,不愿意主動的接收知識,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也不愿意做出回答,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在學生的角度來看,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可以放松心理,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也樂于去思考,積極的配合老師的課堂教學,形成良性的課堂互動。
1.2學生的因素
1.2.1學生的性格因素
外向性格的學生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可以積極的思考,得出答案后會主動回答,和老師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而內向性格的學生在做出回答之前會有很多的顧慮,害怕因為回答的不對而遭到別人的嘲笑,害怕自己的答案不能夠讓老師滿意而讓老師對自己失望等等,使課堂教學陷入了沉默的境地,無法形成課堂互動,影響到教學方法的改善和提高。
1.2.2學生的自信心不足
部分學生是因為缺乏自信心而表現(xiàn)出沉默的狀態(tài),這部分學生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不高,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無法找到準確的答案,組織合適的語言來回答。面對眾多的同學,他們害怕答案是錯誤的而受到同學的嘲笑或者是老師的貶低,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打擊,所以選擇了沉默。學生在自信心上的缺乏,缺少勇氣面對自己,是英語課堂沉默的因素之一。
1.3教師的因素
1.3.1課堂氛圍的因素
沉悶的英語課堂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對英語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在語言學的課堂上,由于講授的知識理論性較強,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又是比較嚴肅,講授的知識又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毫無創(chuàng)新和亮點,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局限于課本的內容,課堂氣氛比較僵硬,學生對此無法產(chǎn)生興趣。學生沒有情趣就無法調動課堂的氣氛,陷入了僵硬的狀態(tài),使課堂氣氛比較沉悶,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1.3.2課堂提問的設置
有些英語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毫無新意,照搬教材內容,使學生感到枯燥,所以學生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導致課堂沉默。
二、課堂沉默的解決對策
2.1改善課堂環(huán)境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營造民主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出奇特的,大膽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猜想,鼓勵猜想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意識的重要手段,可以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才能發(fā)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
2.2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
2.2.1在內向性格學生和外向性格學生之間平衡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內向性格的學生和外向性格的學生之間進行協(xié)調工作,正確應對性格差異,對典型的外向型學生,要發(fā)揮他們樂于交流、活潑好動的人格特點,鼓勵他們在課堂或小組討論中發(fā)言,活躍氣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性格內向的學生融入班級、參與課堂對話或小組活動。問題的設置可以簡單一些,有利于學生做出正確的回答,給予回答問題的機會,消除害羞的心理,多對其進行鼓勵表揚。
2.2.2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促使其在課堂學習中積極發(fā)言,學生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本身就存在著一種焦慮的心理,害怕自己的學習水平不高而回答出錯誤的答案,缺乏自信心。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對錯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意識到錯誤并不是可笑的,這是每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的事情,是必須經(jīng)歷的過程。對于錯誤克服畏懼的心理,逐漸的樹立起自信心,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增強自信心,積極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2.3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
2.3.1活躍課堂氛圍
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說在語言學課上,要改變以往那種嚴肅的課堂氛圍,將生硬的知識點通過對英語的歷史背景的講解,結合趣味性的英語故事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在高級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要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亦師亦友,和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情緒得以放松。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課堂氣氛中,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身心都放松下來,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
2.3.2有效設置課堂提問
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方式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十分重要,盡量避免直接將教材上的問題直接提問,可以通過設置情景,將學生帶入問題中,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回答問題,既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所以說學好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那么在現(xiàn)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充分的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實踐性,為以后的實踐應用鋪墊基礎,擺脫以往應試性的課堂教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性為主,所以說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就要形成良好的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不僅可以使教師將知識輕松的傳授給學生,學生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王藝橋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第三篇: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應用的現(xiàn)狀
1.1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成就
當前,計算機滲入我國各大領域的作業(yè),在高校教學中亦大范圍普及,為大學法律英語采用多媒體教學提供設備基礎(李,2014)。加之培養(yǎng)方案中,計算機課程為大學生必修科目,旨在讓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這也為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學校、師生均意識到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實際作用,積極將之應用于教與學,以提高授課和學習效率。
1.2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不足
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應用的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這些方面:第一,沒有發(fā)揮多媒體應有的效用。這是因為大學法律英語采用多媒體教學,對老師與學生的計算機、英語、法律知識有相應的要求,教師中缺乏三者皆通之人才,學生水平不一,實施難度大。第二,授課重點不突出,多媒體這塊“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突出體現(xiàn)在沒能將多媒體用于解決教學中的疑難重點問題。比如,法律英語常用的中世紀英語的理解問題、借用外來語問題、專門術語的理解問題、長難句問題。一方面,這是大學法律英語學科建制不完善,缺乏統(tǒng)一明確教學指導方針的緣故;另一方面,教師對大學法律英語這門新興學科的探索與研究還不夠,一時難以準確把握其中的精要。第三,高校多媒體設施儲備狀況不平衡,這既包括地域間的不平衡,也指不同級別院校(如985高校、211高校和普通高校之間)的不平衡。不同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這是前者出現(xiàn)的客觀因素,也是非人力所能改變的。比如,東部地區(qū)優(yōu)于中、西部發(fā)展,其多媒體教學設施必然從總體上要優(yōu)越于中部和西部地區(qū)的高校。而后一情形的出現(xiàn),有政策不公平傾向之嫌,國家將學校劃分三六九等分而待之,將教學資源集中于所謂的“國家重點高?!薄ⅰ笆〖壷攸c高?!笔种校浣Y果只能是強者愈強,弱者停滯不前甚至愈弱,非長遠、科學之計。此外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根深蒂固,多媒體的采用沒能豐富教學課堂,這也是一大缺憾。
二、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改革策略研究
2.1重視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大學法律英語專業(yè)的興起可溯源到改革開放初,但受到國人重視,還是世紀初以來這段時期。如此,它真正的發(fā)展期不超過二十年,不論是學科建制,還是高等院校對它的重視度都不盡如人意,更談不上從教學媒介的視角,重視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了。因此,要談多媒體于其中的應用策略,首要的是從意識上重視,放遠眼光,堅定不移地以多媒體為先鋒促成大學法律英語的教學。眾所周知,沒有意識到重要性,就談不上有目標的邁進。
2.2以多媒體為依托,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如前,法律英語常用的中世紀英語的理解問題、借用外來語問題、專門術語的理解問題、長難句問題等(何,2012),這些都屬于大學法律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授課時,教師要緊緊依托多媒體的輔助作用,解決這些重點難點問題。首先,教師要制作出多媒體課件,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條理清晰地進行授課。授課過程中,要遵循詳略得當?shù)脑瓌t,將時間重點分配在這些重點難題上。同時,在重點問題、疑難問題出現(xiàn)時,要注意師生互動,靈活使用多媒體巧妙轉換問題設置、學生思考、師生互動、教師講解等環(huán)節(jié)。讓多媒體實現(xiàn)其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的應有價值。當然,大學生課后自主學習也應該積極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習。比如,當我們遇到法律英語里的一些古英語單詞時,我們可以用多媒體查找其詞根來源,以此為線索進一步查詢權威的牛津或朗文字典及其他研究資料,以準確把握這些古英語的內涵要義(馬,2014)。又如,當法律英語中涉及外來語的借用時(通常情況,法律英語對拉丁語和法語等語種有所借鑒),可以把多媒體看作“知識儲存庫”,查找有用之線索,進一步鞏固課堂重點難點。
2.3以多媒體為媒介,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大學法律英語教學對英語和法律知識積累與儲備要求較高,但因英語和法律知識常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師在授課時,要以多媒體為教學媒介,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和法律的求知欲。大學法律英語不是法律和英語學科的機械堆砌,而是兩者的有機結合(歐陽,2013)。教師采用案件分析教學法、視頻教學法時,要緊緊抓住這一要點。比如,法律案件的分析不能全用中文案件,而應該順應國際形勢,截取國際事務中的典型案件,挪用一些英文雜志或國外法院對案件評論或定性的文章,用國際通用法的視角審查之(萬,2013)。為了使課堂更為生動有趣,也可以將案件的分析以模擬的形式,讓學生表演出來。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大學法律英語課程的魅力(劉,2012)。當然,大學法律英語教學方法的革新,可以參照我國已有的較為成熟的學科,有選擇的借鑒之。
2.4以多媒體為平臺,促成英語與法律的交叉學習
大學法律英語糅合了英語和法律兩個專業(yè),學習不當,很可能將兩者割裂理解與學習,這對于專業(yè)學習深度和廣度的拓展極為不利。因此,須重視以多媒體為平臺,促成兩者的融合與交叉學習。大學生有近十年的英語學習歷程,早已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法律英語知之甚詳。很多法律專業(yè)的大學生法律學習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但對法律英語的理解仍然存在不少疑惑。于此,教師可以引導大學生看英語字幕和音頻的法律訴訟電影,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加強課后英語的深入學習。言而總之,大學法律英語是多門學科有條理的綜合,學習任務頗為繁重,大學生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打扎實英語基礎之后,要深入探討兩者的融合。
三、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應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只有媒介、工具、平臺的功能,其中不乏一些不夠正確或不夠全面的知識,不能代替權威的研究論著。換言之,多媒體也是一把雙刃劍,教師和學生在使用時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它對大學法律英語的教與學確實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但如果一味偏信之,那么其中的一些不完全正確的信息就可能誤導老師和學生,從而對教習產(chǎn)生負面影響。此外,多媒體的應用不應該完全取紙書寫的傳統(tǒng),不能讓大學生過分依賴多媒體??傊嗝襟w應用于大學法律英語教學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既要認識到其中的必要,也要以清醒客觀的頭腦實事求是地從現(xiàn)狀出發(fā),承認不足,進而從四方面對癥下藥:一,重視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二,以多媒體為依托,突出教學重點難點;三,以多媒體為媒介,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四,以多媒體為平臺,促成英語與法律的交叉學習,全面發(fā)揮多媒體應有的效應。當然,我們還要未雨綢繆,以科學姿態(tài)審視、預測多媒體在大學法律英語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為多媒體促成大學法律英語教學開啟一扇科學光明之門。
作者:張蕊楠 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