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分析

不同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獨特性,影響因素也具有特殊性;只有對不同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影響因素開展研究,才能全面客觀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所以,加強對民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能夠豐富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理論;加強對民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干預,能夠發現有效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進而提高民族學生的心理素質。研究探討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問題,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狀況。福建閩東是全國最大的畬族聚居地,畬族人口達18萬,約占全省畬族人口的1/2,全國畬族人口的1/4。本文我們以福建閩東地區為例開展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問題的研究。

一、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狀況簡述

(一)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的簡述

畬族作為少數民族大家庭的一個分子,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的重視。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白麗英、葉一舵、王東宇等于2002年以癥狀自評量表(SCL-90)為測量工具,以當地漢族中學生為對照組,采用隨機整群分層抽樣研究方法,對福建省畬族聚居地蕉城區、福安市、羅源縣的3所民族中學初一至高三6個年級1400多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畬族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比漢族中學生總體水平低,SCL-90各因子分大多數比漢族中學生高,特別是抑郁和恐怖因子兩項,顯著偏高[1]。錢景彬于2003年為了了解畬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采用《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對福建省寧德市843名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畬族學生比例為45.43%,通過與漢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檢出率明顯偏高,畬族學生主要在恐怖、自責、身體等癥狀上存在心理健康問題[2]。曾長佑、梅少林、陳敏、李慧龍等于2006年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某畬族自治鎮中學在讀167名初一到初三年級畬族學生開展測查,結果顯示,畬族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各因子得分均較高,排在首位的均是人際關系,其次是敵意或強迫。SCL-90部分因子得分高于中學生常模,且均高于1986年青年組常模[3]。

(二)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研究狀況簡述

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關研究的基本狀況是這樣的:

1.家庭影響是主要方面。(1)2003年錢錦彬通過調查研究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認為影響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首先是家庭因素。畬族家庭大都經濟落后,調查發現有88.14%的畬族學生家庭經濟水平處于中下。家庭的貧困,使得孩子不能接受全程教育,很多畬族學生小學畢業后就回鄉務農,這無形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壓力。其次因為父母文化素質較低,不懂得教育方法,不能較好地輔導孩子,使孩子的成長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2)2006年白麗英、葉一舵、王東宇等關于家庭環境對畬族中學生心身癥狀的影響研究發現:雖然畬族中學生心理健康受到家庭結構、是否獨生子女、父母職業和受教育程度等基本家庭因素的影響,但是這些影響都不是十分突出。家庭經濟狀況對畬族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最大,家庭經濟狀況越好,畬族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4]。

2.學校教育的重要影響。2003年錢錦彬的研究認為,畬族山村的學校,教學設備落后,師資薄弱,學生數少,而且學校分布分散,規模很小,大都是單班教學,甚至實行多種程度的復式教學。教師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加上學校教學和生活條件的影響以及自身思想因素的干擾,無法充分發揮教學熱情。這些因素不利于學生個性和能力的發展。

3.學生自身因素的作用。2003年錢錦彬的研究認為,社會不斷發展變化,人們競爭意識日趨增強,新舊價值體系逐漸更迭,現代文化對傳統觀念形成撞擊,這些因素強烈沖擊畬族百姓原有的價值觀念,使得原本信息閉塞的畬族學生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此外,年齡增長,學生進入青春發育期,情緒上的激烈浮動,生理上的驟然變化,造成了心理上的許多矛盾,這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畬族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2014年我們運用《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量表,選取福建閩東地區的小學、初中和高中各一所學校作為對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周步成教授根據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修訂而成的,適用于綜合檢測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這個測驗設計了100個測驗項目,包含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效度量表等八個內容量表。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三年級,共發出調查問卷466份,回收有效問卷459份,可信問卷為445份。其中男生218份,女生227份。調查結果顯示:存在1項以上心理焦慮的人數共為95人(男生46人,女生49人),占總數的21.35%;具有2項以上心理焦慮的人數共為30人(男生16人,女生14人),占總數的6.7%;具有3項以上心理焦慮的人數共為15人(男生10人,女生5人),占總數的3.4%;具有4項以上心理焦慮的人數共為6人(男生3人,女生3人),占總數的1.3%;標準分達到65分以上而需要進行特別指導的1人,占0.2%。從調查結果來看,畬族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水平有明顯改善。特別是與2003年錢景彬的調查數據“45.43%”相比,畬族中小學生目前存在某種程度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已經下降到21.35%。這個結果與許多部門的權威調查的中小學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基本一致,說明福建閩東地區畬族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不屬于嚴重的范圍。

(二)畬族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原因

十多年來,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比過去有很大改進,問題沒有原來調查的那么嚴重。主要原因有:

1.畬族中小學學生就學環境得到很大改進。隨著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加,偏僻農村(畬族學生大都生活學習在偏僻農村)學生數的急劇下降,因此農村的許多完小校、單人校等進行拆點并校,而且大都均往城鎮搬遷。所以畬族中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條件有明顯改善。這為他們提供了相對較好的成長環境,使他們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日趨普及和不斷深入。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針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指導和規定的國家級文件達到11份。其中國務院文件6份,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的國家五年計劃綱要2份,有關部委出臺的專題性文件3份。尤其是2008年下發的《全國精神衛生工作體系發展指導綱要(2008—2015年)》,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劃和要求更為具體、明確、可操作。例如綱要中提出:“中小學建立心理健康輔導室、設置專職教師并配備合格人員的學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達到40%,農村達到10%;2015年城市達到60%,農村達到30%。”這些文件的實施,增強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府部門、社會民眾心目中的地位。中小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上不斷加強,教師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力度也不斷加大;配備了專職心理輔導教師,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設立心理輔導室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切實得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得到增強。因此,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問到“是否需要專門針對畬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時,近40%的學生認為不需要。

(三)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問題的原因

以閩東地區為例,雖然畬族中小學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明顯下降了,但是還是有21.35%的學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如學習焦慮、人際交往焦慮、自卑自責、孤獨傾向等。

1.學習依然是引發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因素。學習是中小學生的主要任務,雖然學校教育強調素質培養,但是學習結果仍然是學生衡量自身能力的主要指標,更是教師評價學生的主要依據。特別是初中生和高中生,面對著中高和高考,壓力很大。因此,由于學習壓力引起心理焦慮仍然比較突出。比如,有的學生“一聽說考試心里就緊張”,有的學生“考試后在沒有知道成績之前總是放心不下”,有的學生“夜里睡覺時總是想著明天的功課”等。

2.經濟還是影響畬族學生心理健康不可忽視的因素。少數民族民眾很多在偏遠的山區居住和生活,那里的經濟狀況十分落后。李輝等人(2004)通過調查,認為經濟的貧困與現代化的沖擊是影響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的社會根源。比如,就白族學生而言,經濟水平較高的大理白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高于經濟水平落后的維西縣的白族學生。所以,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明顯比國內常模低[5]。畬族中小學生也存在類似的狀況。

3.民族因素對畬族學生心理健康也產生一定影響。雖然65%的畬族學生認為“自己的民族與其他民族相比沒有差異”、35%的學生認為“民族性格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沒有影響”,但是54%的學生認為“民族性格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響”,并且有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民族與其他民族相比不足之處明顯”,還有少部分學生因為自己是畬族而感到自卑。

4.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不足。首先,從積極心理學角度探討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積極品質的研究幾乎沒有。各個民族有著各個民族自身優良的文化傳統和良好的歷史積淀,各個民族的學生也都有各個民族獨特的優秀的心理品質。開展畬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我們應該始終關注這個特點。其次,從畬族自身影響因素的角度的研究少。從經濟狀況、生活環境、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等方面進行的研究多;而從民族精神、民族意識、民族性格等畬族自身特有的角度進行的研究少。而后者恰恰可能是影響畬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第三,干預研究和銜接性研究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干預研究的報告幾乎沒有;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之間的畬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銜接性研究是空白[6]。

三、加強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1.關注畬族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在積極心理學逐漸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流的指導思想的情況下,我們要研究畬族中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積極品質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MartinE.P.Seligman提出的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概念。積極心理學認為,過去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僅關注學生的不足和錯誤,這種認識和作法已經不能符合時代的要求,因為不存在問題和問題的減少并不能代表心理就健康。心理健康不但是指心理問題的減少,而且主要是指積極心理因素的增多。所以,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將積極心理因素注入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重點關注并努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與人格特征,更多地挖掘學生的優勢力量和建設學生的正面能量。比如畬族心理健康教育以積極心理學為取向,首先要從積極的認知加工方面關心畬族學生,引導畬族學生積極地看待世界,例如自尊、希望、樂觀、寬容、自我接納、耐挫折等;其次要從積極的情緒體驗方面關注畬族學生,培養畬族學生的滿意感、流暢感、快樂感和幸福感等;第三要從積極的社會態度方面關愛畬族學生,形成畬族學生的仁慈、愛的能力、利他行為、社會凝聚力、社會責任感等[7]。

2.注重畬族自身積極的因素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中的影響。雖然經濟條件、地域環境等影響著畬族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但是探究這些影響因素,得出的基本都是消極的影響,這對于塑造畬族中小學生積極心態是不利的。可以從畬族自身具有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意識或民族性格等方面挖掘積極影響。比如,畬族基于祖先崇拜而形成的強大民族凝聚力,注重保持民族血緣延續性,歷經幾千年依然保持著鮮明的性格耿介、向往自由、勇敢斗爭、頑強反抗、勤勞儉樸、聰明睿智而又質樸淳厚的民族性格,對畬族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一定會產生積極影響[8]。在對畬族學生調查中,當問及“你認為自己民族具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時,勤勞儉樸、質樸淳厚、團結協作、忠誠勇敢等是學生普遍選擇的,說明畬族學生認同自己民族的良好性格特征,我們可以挖掘并充分發揮這些因素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活動。少數民族中小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是突出的。比如,廖全明采用自編問卷對來自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1050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以了解西部民族地區中小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情況。結果發現:最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小學生為8.4%,需要解決學習困難問題的中小學生為36.6%,通過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媒體獲得心理健康知識的為51.2%,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什么的學生為35.8%[9]。畬族學生也存在類似的情況,調查中54%的學生認為“需要專門針對畬族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政府、學校和家庭,尤其是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適應和滿足畬族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努力促進畬族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發展。

作者:黃重 葉一舵 單位:寧德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产网红自拍在线 | 依人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视频 | 久草在线新视觉 | 国产精品人伦久久 | 欧美亚洲黄色 |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 成年人免费视频观看 | 在线精品亚洲欧洲第一页 | 久99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v |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 草草在线影院 | 瑟瑟网站在线观看 | 手机看片欧美 | 成人合成mv福利视频网站 | 视频在线色 | 国产亚洲自在精品久久 |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 91精品手机国产露脸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 国产三级做爰高清在线 | 美国毛片免费一级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免费高清福利拍拍拍 | 久草视频官网 | 日韩午夜在线视频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 一本久综合久久爱 |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 免费a级毛片无码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激情 | 日日爽夜夜操 | 欧美在线 | 亚洲 | 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91视频一88av | 精品a在线观看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