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階段性分析
伴隨著新興文化的不斷深入,不斷增長的大學畢業生與就業缺口較大之間、大學生知識技能水平不斷增強與就業崗位的質量無法成正比之間的矛盾,形成了現如今復雜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環境。部分心理素質較好的大學生能夠逐漸適應并隨之相應的調整和改變,但仍然有一大部分大學生在緊張的學習和就業環境下,心理問題日益顯現。調查顯示,2009年因精神疾病退學的大學生人數約占總退學人數的54%,因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而退學的大學生約占總退學人數的28%,因存在著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問題而退學的大學生約占總退學人數的10%。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逐漸演變為整個社會關注的重中之重,全國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狀況因此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隨著辦學規模的日益擴大,全國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依然緊缺,存在嚴重不足師生比。據相關的調查顯示,目前有大約10%的高校能達到1∶5000的師生比,甚至有的高校為1∶30000[3]。按照現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人數來看,無法較為妥善地解決當前大學生在紛雜的學習和就業過程中產生的尖銳矛盾。輔導員作為高校實施管理主體,無論是從工作職能亦或是業務范疇都具有相應的作用。
2.1溝通優勢
對于背井離鄉獨自生活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愿意主動將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同年齡相近的“知心朋友”訴說并尋求支持。當下很多高校的輔導員都是由留校的優秀本科生或剛畢業不久的研究生擔任,他們大多與在校大學生年齡相近,接觸較多,能夠對于在校大學生內心情感產生共鳴。盡管相對于專業的心理咨詢教師,輔導員在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欠缺,但他們更加貼近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朋輩”的方式開展溝通與交流。
2.2資源優勢
為了能夠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和實踐性。因此,需要依靠學生自身學習和生活中的實踐教育來實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和實踐性。而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成為了創造學生學習和生活實踐教育基地的主力軍。輔導員能夠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氛圍,促使在校大學生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這種集體氛圍,強化自我認同感,提高自我歸屬感,進而健全全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輔導員能夠合理利用職業上的優勢,為學生組織并創造適合學生的、學生感興趣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學生能夠充分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在活動中學會交流、學會理解、學會應對,從而提高全國高校大學生在在多樣環境下的適應能力。
2.3整合優勢
輔導員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處于一個關鍵的地位,輔導員能夠整合三者之間的有利條件,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可以第一時間匯總有關學生方方面面的信息,以便及時有效地進行信息交流和活動方案的制定。學生骨干作為學生與輔導員溝通的使者,因此在一定層次上輔導員能夠通過學生骨干了解班級同學的心理健康狀況,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因人施教。而在另一方面,輔導員通過系統、全面地掌握學生整體狀況,促使有關部門根據輔導員日常觀察、了解到的情況開展多種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這種多方面的力量整合,既能對重點學生給予相應的疏導,同時又能整體增強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3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3.1積極參加相關培訓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與進步,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發生了質性的變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隊伍需要通過不斷深入學習理論并聯系實際情況了解并掌握當前學生的個體差異。作為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狀況的輔導員,更需要掌握相關心理方法,并有針對性地幫助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從而使其從容樂觀地面對生活。“打鐵需要自身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一支專業技能較高、知識較強的實施隊伍。輔導員參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自身心理品質,通過相關培訓,構建好內心積極健康的世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這樣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
3.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
一個人的心理問題和思想問題通常會與行為問題交織在一起,而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因此,在有限的工作范疇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班會為載體,有機地融合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參與性,科學高效地安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是順利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3.3結合工作實際,切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養高校學生素質能力的重要內容,需要融合進入到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中。輔導員通過日常細致地觀察觀察和走訪,全面掌握不同階段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根據工作實際情況,深入到學生中去,根據大學生基于年齡、性別、年級、專業、家庭條件、家庭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談心談話、主題班會、團體活動、情感交流等相應的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質。總之,全面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社會在新形勢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輔導員作為高等學校實施管理的主體,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為培養心理健康的高素質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何麗英,王宏英.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分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11):168-169.
[2]馮鐵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現狀及政策建議[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35(6):125-129.
作者:唐寧 陳洪斌 馮桂梅 周小光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