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優質護理對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對膽囊結石術后出院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方法選擇68例膽囊結石患者,依照不同護理模式分成兩組。觀察組(n=34)實施全程優質護理,對照組(n=34)采用常規護理。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進行評估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存在顯著性(P<0.05)。結論全程優質護理能夠顯著改善膽囊結石患者出院后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促使患者心理健康狀態得到調整。有益于患者治療效果的保障與提升,因此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全程優質護理;膽囊結石術;心理健康
普外科中膽結石是其中較為常見的臨床疾病,臨床中多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其進行治療?;颊呤中g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若是情緒沒有及時得到緩解,將會嚴重干擾手術最終的治療效果[1]。研究表明,應用全程優質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調節,能夠使其護理滿意度得到提升。本研究主要分析全程優質護理對膽囊結石患者出院后心理狀態的調節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接受的68例膽囊結石患者進行臨床研究。患者均已經過B超與X線檢查確認通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展開治療。排除患者中合并有腦、腎、心、肝等軀體疾病者;抑郁癥、精神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者;拒簽同意書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颊咭勒兆o理模式不同分成兩組,觀察組34例,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48.6±4.1)歲;病程0.3~8年,平均病程(5.1±0.7)年。對照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35~79歲,平均年齡(50.2±4.4)歲;病程0.5~9年,平均病程(5.3±0.8)年。臨床資料數據組間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入院后應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展開護理,主要是對患者講解醫院治療環境,向患者進行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等。觀察組患者則實施全程優質護理,主要包含:①環境護理,為患者創造一個溫度、濕度適宜、通風狀態良好的病房治療環境,并做好環境的清潔消毒工作。②選擇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應經過良好的專業訓練,具備理論知識豐富、操作水平規范、職業素質優良等特點。并對自身的言語、行為穿著等都有嚴格約束[2]。③術前護理:a.常規檢查:通過心電圖檢查、胸透等對患者身體狀態做出全面檢查。并對手術效率及潛在風險展開預測,做好手術準備工作。b.心理護理:即對患者入院后的訴求情況做出了解,針對患者疑問進行針對性檢查。并結合患者不同的心理情況展開引導,患者要以更加良好的心態應對手術。通過音樂、影視等轉移患者焦慮情緒,幫助患者樹立對臨床治療的信心[3]。c.人文關懷:在同患者交流的過程中應保證態度的親切、耐心;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感,從而得到人文關懷。d.飲食護理:患者應以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類的食物為主,并在術前4h禁水、術8h禁食。④術中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應幫助患者選擇正確、舒適體位,并通過微笑、握手等鼓勵性動作使患者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護理人員需要幫助麻醉師完成工作,并及時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患者若有異常表現應及時向醫師報告。⑤術后護理:a.體位護理:患者若處于麻醉狀態,應選擇去枕平臥位;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可選擇半臥位[4]。b.基礎護理:為患者經歷良好的室內環境,室內溫度、濕度都應調節正常。并充分保證環境溫濕度適宜、燈光調節為暖色調,定期做好清掃消毒工作,維持病房中的安靜、整潔。c.病情觀察:對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密切觀察,對并發癥情況展開綜合護理。完善并發癥的預防治療工作,促使患者身體盡快恢復。d.飲食護理:患者術后1d內應以流質食物為主,術后1周可食用高熱量、高蛋白食物[5]。⑥出院護理,患者出院時應留下聯系方式定期隨訪,并依照醫囑定期用藥、濕度運動。通過健康教育等工作,使患者了解飲食習慣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并對患者不適癥狀予以重視,幫助患者更加積極的配合護理治療。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進行評估比較。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出評分,滿分為100分。①50~60分說明患者是輕度焦慮;②60~80分說明患者是中度焦慮;③80分以上說明患者是重度焦慮。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情緒越高。通過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抑郁狀態做出評分,①50~60分代表患者是輕度抑郁;②60~80分代表患者是中度抑郁;③80分以上代表患者是重度抑郁。分值越大說明患者抑郁程度越重。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版本軟件對組間數據差異進行檢驗,通過χ2和t對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x-±s)展開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顯著并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為(33.73±2.10)分、抑郁評分為(34.08±2.03)分;對照組患者的焦慮評分(49.51±3.06)分、抑郁評分(48.36±2.98)分;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存在顯著性(P<0.05)。
3討論
膽結石是臨床中常見的急性病,患者在發病中表現出的劇烈疼痛、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都會患者對治療方法產生質疑,并且在手術前容易有抑郁、焦慮等不良治療情緒,會對患者手術最終療效產生嚴重干擾。研究表明,為使患者手術效果得到提升,調節患者負面的手術治療情緒,就需要增進對其臨床護理工作,通過全方位的護理干預工作使患者的治療效果得到提升[6]。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應用的常規護理模式,缺乏對患者針對性的干預護理,且不能對手術中的并發癥、突發情況等采取及時處理措施,因此無法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臨床治療。而觀察組患者采用的全面優質護理,是在對患者基本情況進行綜合了解的基礎上制定的,在應對突發事件時也可以及時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颊咴谌朐褐腥菀讓δ吧中g環境、各種并發癥狀等產生焦慮情緒,也能夠通過手術室環境的調節、護患之間的良好溝通等,使患者的消極情緒及時傾訴。能夠促使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療依從性與信任度,幫助患者更好度過康復期。研究表明,應用全程優質護理干預模式,能夠幫助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到提升,進而增進護患之間關系,避免矛盾產生??偠灾?,在膽囊結石術后患者進行全程優質護理,對患者心理狀態的緩解具有顯著提升作用,并會改善患生活質量,因此具有較大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侯彩霞,楊闖,張永川.結石性膽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圍術期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6):1173-1174.
[2]魏蘭杰.三鏡聯合膽總管探查術治療膽囊伴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護理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1792-1794.
[3]南旭,李曉娟.非結石性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護理配合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9):164.
[4]沈錦芳,章敏.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膽囊合并膽總管結石病人的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6):513-514.
[5]白清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合并膽囊結石的圍術期綜合護理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7):1276-1277.
[6]侯妙珍,趙明杏,牛劍祥,等.膽囊結石術后發生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6):160-163.
作者:霍楠楠 馬麗 劉娜 朱美譽 單位: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