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后勤員工管理現狀分析及效能提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高校的發展,后勤系統對學校的穩定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深刻分析了當前高校后勤系統員工管理的現狀,然后對調動后勤系統員工積極性的對策進行了探討,以期對加強高校后勤系統員工的管理發揮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后勤系統;管理效能;對策
一、后勤系統的重要作用及加強管理的意義
高校后勤系統的管理涉及的領域多,涵蓋范圍寬,包括飲食、住宿、校園管理、人文生態建設、水電管理等[1],具有臨時性、復雜性、周期性、綜合性等特點,提高其管理水平將有利于高校工作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對提升學校的管理效能,降低辦學成本,促進師生的學習和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高校的規范化、規?;凹s化的趨勢勢不可擋。高校后勤系統的管理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改進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以適應高校的建設與發展需要,實現后勤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
二、高校后勤系統員工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后勤系統員工的素質與高校的快速發展不匹配
近年來,高校后勤工作的內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師生對后勤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后勤系統能夠提供多樣化、精細化和管理現代化的多種服務。高校后勤系統的管理應向著內涵、高效、創新等多個方面發展。[2]然而,由于高校后勤系統在現代高校的發展中處于服務地位,高校發展的重點和關鍵在于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后勤系統在經費投入、人員配置、薪酬分配等都處于弱勢地位[2],客觀上造成了高校后勤系統員工學歷低、流動性大、超齡化嚴重及編外人員比重高等特點?,F有的員工狀況很難適應高校新形勢下的新需求,亟需創新管理模式,加強后勤員工的培訓工作,提升其服務水平。
(二)員工管理的現有體制不健全
對高校而言,雖然編制外員工已存在了很長的時間[3],但與之相對應的管理制度和辦法仍然缺失,編制外與編制內員工在同等條件下,收入、福利、晉升等方面的差距較大,難以充分調動編制外員工的積極性。對后勤系統而言,編制外員工往往占多數,其服務在第一線,對后勤系統的管理狀況、師生對后勤服務的需求等具有最深刻的感受和體會,應最有發言權。然而,編制外員工在后勤系統往往缺乏足夠的話語權,致使他們在后勤管理與服務中缺乏主動性、自覺性,造成了后勤系統管理改革的成效不高、針對性不強、效果不佳等問題。此外,由于存在待遇等多方面的差異,編制外員工缺乏長期工作的意愿,通常把現有的工作當作過渡和跳板,隨時準備另謀出路,缺乏足夠的責任擔當,從而使后勤系統的管理很難有可持續性和延續性,最終影響學校的穩定與發展。
(三)員工自身的訴求難以實現
對高校后勤系統員工而言,由于學校發展的關鍵是人才的培養。后勤系統員工不管是編制內,還是編制外都處于學校發展的配角地位。隨著高校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競爭更是日趨激烈,因此,高校管理者很難關注到后勤系統員工的發展。但是,后勤系統工作涉及到醫療、維修、土建、水電、綠化等領域,這些都需要員工掌握專門的技能。對后勤系統的員工而言,其自身也有進行不斷學習和提升的訴求,以滿足相關工作的需求,這就要求高校必須加大對后勤系統的投入,但這些正當的訴求因為其所處的地位往往很難滿足。因此,這也限制了后勤系統員工的發展,限制了后勤系統服務質量的提升。
三、調動高校后勤隊伍員工工作積極性的策略
(一)根據后勤系統員工的來源實際,強化分類管理,挖掘系統內部員工的工作動能
高校后勤系統員工的組成較為復雜,既有編制內的,也有編制外的,還有臨時聘用的;既有學歷層次較高的,也有學歷低的;既有年青力壯的,也有即將退休的老職工。因此,對后勤系統員工的管理不能一刀切,應該根據員工的素質、來源進行精準的分類管理。對編制內的員工應強調責任擔當,強化工作成效的考核;對其他人員則更應強調服務質量、工作業績的考核;對學歷層次高的員工應賦予更大的責任擔當,鍛煉其管理和領導能力;對年青的員工應著力培養其專業技能,強化技能考核等;盡量使后勤系統所有員工做到人盡其才,術業有專攻,從而充分調動和發揮系統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提升后勤系統的管理質量和效能。
(二)建立和完善學習進修機制,逐步提高員工的自身素質,建立其責任擔當的意識
隨著高校的發展壯大,后勤系統所管理服務的領域越來越廣泛,因而對后勤系統的員工自身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要與時俱進,更好地服務于師生和學校的發展。為此,高校也需要給后勤系統的員工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高校人事部門在制訂學校教師培訓進修計劃時,應適當考慮后勤系統員工的實際,給與相應的指標。后勤系統的管理者則應建立和完善進修機制,制訂員工培訓的目標、選拔的條件和依據以及不同工種員工進行培訓的比例和規劃,完善崗位管理和責任擔當職責,優先選派工種急需的、年青的員工參與進修和培訓,從而逐步提高員工的自身素質,建立與崗-酬相匹配的激勵與獎懲制度。
(三)建立激勵機制,完善評價和晉級體系,引導員工主動發揮其工作能動性
針對后勤系統員工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在獎懲和分配等激勵機制上進行改革,建立編制外與編制內以及外聘員工等各種人員同工同酬的分配機制,實現所有員工同獎同罰,使編制內員工有工作壓力,編制外員工對工作充滿希望,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修改現有的晉級體系,對后勤系統員工的晉級只看成效,不論身份,每個人都享有正常晉級的權利。人事部門應對后勤系統員工的專業職級評定、晉升給出相應的職數和指標,使后勤系統員工能夠看見努力和奮斗的方向,引導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服務質量。
(四)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利用“一流大學”建設的契機,推進后勤系統的專業化
要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創新黨員的發展機制,將專業技能精湛、能干肯干、積極要求上進的員工吸收到黨組織中來[4],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感受到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加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創新黨組織的活動和考核方式,利用支部“五化”建設的契機營造創新爭優、爭當一流的良好氛圍,使黨員和員工真正明白大學“立德樹人、服務育人”的深刻內涵,引導員工樹立大局意識,充分了解作為后勤人的光榮使命和責任。嚴格后勤系統黨組織“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制度”,努力提升后勤系統黨員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面對困難,迎難而上,爭做愛崗敬業的表率,為后勤系統的員工樹立榜樣。后勤系統的管理者要充分抓住“一流大學”、“智慧校園”的發展趨勢,結合現有的5G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及云技術主動謀劃校園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加快數字校園的信息化建設進程,利用技術上的創新提升后勤系統的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進管理專業化、信息化,更好地提高后勤系統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后勤系統的形象和地位。
四、結論
隨著高校的發展,后勤系統對學校的穩定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對提升高校的管理效能、降低辦學成本,促進辦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文中對現有高校后勤系統員工的管理現狀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一些建議。然而,要不斷提高高校后勤系統的管理水平,我們還要應對更大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張鎖成,郭敬哲,張玉旗.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高校后勤研究,2016(02):69-72.
[2]郭寧寧.高校后勤編外員工隊伍建設研究——以Z高校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0(25):60-61.
[3]胡玥.提升高校后勤非編制員工責任擔當的策略——以南京審計大學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0(06):36-39.
[4]吳志忠.新時期高校后勤職工隊伍建設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20(07):65-67.
作者:唐立新 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后勤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