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素描課改革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優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現有的中國高等教育事業教學工作的開展版圖中,素描基礎課程始終是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本文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素描基礎課教學模式的優化思路問題,首先分析了相關工作的開展現狀,之后對改良建議進行了簡要的闡釋,僅供參考。
關鍵詞:藝術設計專業;素描基礎;教學模式;優化思路
1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素描基礎課教學工作中的現存問題
素描課程的教學工作,是高等院校美術教育以及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開展素描基礎知識與繪畫技巧教學工作,能夠為相關專業大學生的學習成長進程的順利開展,發揮重要的支持作用。[1]然而,在現有的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模式下,我國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依然延續蘇聯模式。美術教育家契斯恰柯夫所創立的教育工作體系,對我國高等教育院校的素描教學工作的知識內容體系以及教學呈現方式,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我國現有的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實踐體系,密切關注對形體結構、質感、明暗、透視、虛實、空間感構建等素描藝術表現效果及其相關繪畫表現技巧的培訓以及訓練。并且將其貫穿于日常化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關注嚴格的繪畫藝術表現技法在展現實際物體對象造型特征中的重要功能。總而言之,在現有的中國高等教育院校的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工作中,對素描繪畫方法的表現方法實施了較為具體的教學訓練實踐,為學生美術繪畫技巧的提高,以及實物形體造型技巧的充分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支持條件。與此同時,這種相對嚴謹且刻板的繪畫技巧,[2]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思維方式、藝術表現技巧方面的一致性,對這一群體的藝術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以及發揮,造成了明顯的阻礙。在一定的考量視域下,我國當代高校的藝術設計類在校生,明顯缺乏藝術設計建構思路,缺乏藝術設計實踐靈感意念的相關能力。
2我國藝術設計專業素描基礎課教學工作的優化思路
2.1改良素描課程教學工作的實施理念和內容體系
前文所述的以模仿為主要特征的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工作開展模式,[3]顯然與現階段我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要求有所脫節。為了實現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群體自有化學習實踐目標的充分迎合,應當適當在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群體的素描基礎課程教學工作過程中引入造型設計技巧類知識,以及實踐技能性元素;逐步凸顯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內容體系的設計性實踐特征,不斷使高校所培養的學生群體具備日漸充分的、滿足市場需求以及社會實踐需要的技能性特征。應當扎實保障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程具備以下兩個基本特點:第一,基礎繪畫技窮性。開設針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群體的素描基礎課程,其主要的目的是要對學生群體實際具備的形象思維能力,實施系統而科學化的訓練,為專業核心課程良好教學效果的順利取得作出充分的鋪墊。[4]第二,藝術設計性。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應當與美術藝術專業的素描課程保持必要且相對鮮明的差異化特征。要逐步增加教學內容體系內部的設計知識以及實踐技巧的表述篇幅,助力學生實現預期的專業性學習實踐性目標。
2.2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提升素描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特征
基于當代社會實踐環境對藝術設計類專業大學生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原有的高校素描基礎課程,必須針對現實存在的具象化社會環境要求,逐步實現素描課程在內容表現體系層次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結合。要打破素描藝術表現技巧以及基本知識內容,[5]對教學工作實踐的壟斷性占據格局。在素描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內容的呈現過程中,引入藝術設計專業相關課程的表現元素;著重提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群體素描基礎課程的應用性以及實踐性特征。要在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工作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增加對學生設計工作實踐能力以及思維靈感建構內容的捕捉,助力相關教學事業綜合性目標的順利實現。還要保證實踐教學工作開展理念層次的實質變革,不斷為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基礎課程最佳教學效果的取得,創造充分的環境發展助力。
3結語
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素描課程,想要實現最佳的教育效果以及社會發展效益,就必須提升其教學內容的設計性以及創造性特征,為學生的良好職業發展提供實踐助力。
參考文獻:
[1]張冠印.素描與中國畫[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04):76-79.
[2]賈利珠.關于素描的宏觀認識[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1(03):77-78.
[3]趙志戈.對“素描”的再認識[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1(04):69-70.
[4]邵建波.淺談素描與觀察[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2):136-137.
[5]李大慶.對素描教學質量滑坡原因的分析[J].齊魯藝苑,2002(03):21-23.
作者:牛藝涵 單位: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