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預算管理的困境與措施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中做大做強,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實施企業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控制體系就可以很好地協調企業的長期與短期目標、戰略及年度計劃,使企業戰略更好地得到落實,這對于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闡述了企業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以及在提高企業科學管理水平、實施企業發展戰略、提供內部績效考核依據等方面的意義,然后分析了目前企業在實施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企業管理;預算管理;財務管理
一、企業預算管理的內容和意義
(一)企業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
企業預算是在戰略規劃和決策基礎上,以數量和金額形式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及資源配置做出詳細的安排。預算是一種管理方法,也是一個管理系統。預算管理是按照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層層分解,下達至企業內部各個經濟單元,以預算編制、執行、控制、評價與考核為內容建立的一整套科學完整的指標、數據管理控制系統;通過全員參與、縱橫溝通實現企業全部業務的量化、細化,并對經營活動全過程的投入產出展開檢視、管控,以績效結果為導向進行評價與激勵的管理體系。
(二)企業預算管理的現實意義
1、有助于提高企業科學管理水平。預算管理以企業經營目標為基礎,圍繞企業預算展開一系列動態的管理活動,這是一種科學的企業管理手段,它可以規范企業各項基礎管理工作,通過優化流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加強成本費用控制有效地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合理的預算管理能夠幫助企業配置資源,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當然,預算管理還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通過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執行與控制、預算的評價與反饋等環節的循環,不斷地增強企業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和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2、有助于實施企業發展戰略。戰略目標只有通過不斷地行動計劃,才能逐步實現。預算管理與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龍骨”,在戰略目標與戰略執行之間起到橋梁的作用。企業通過預算管理對戰略目標層層細化,將既定戰略規劃通過預算的形式加以固化與量化,與企業的管理流程結合起來付諸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對戰略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及評價分析,及時察覺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并對企業的戰略目標重新評審并及時做出調整,以確保公司最終實現戰略規劃及目標。3、有助于提供內部績效考核依據。預算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其內容涵蓋了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企業可以通過預算的編制和檢查預算的執行結果,比較、分析內部各單元完成預算的情況,不斷修正、優化績效考核體系,確保考核更加符合實際,使各層面相輔相成,最終轉化為戰略真正的具體落實,真正發揮評價與激勵的作用。預算是績效考核的基礎,運用預算管理控制系統,將企業的愿景與戰略轉化為一整套全方位的績效量度,有助于使科學的預算目標值成為公司與各部門績效考核的比較標桿,預算考評是重要的業績評價標準之一。
二、目前企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管理機制不健全
預算管理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企業的各個方面。然而,大多數企業組織機構中缺乏獨立的預算職能部門,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考核等工作主要由財務部門承擔,有些職能部門只是消極地應付,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導致管理流程不暢,難以將預算管理與企業其他管理結合起來。
(二)預算編制不合理
預算編制是企業預算管理的起點,將企業的經營目標分解為一系列具體的經濟指標,可以通過將經營目標具體化,落實到企業各個部門,給全體員工一個共同努力的目標。但是由于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現象,導致企業難以達到預算管理的目的,無法實現預算目標。第一,預算編制缺乏全員參與。由于業務部門參與程度較低,造成預算指標的盲目性大,起不到預算控制的作用。第二,預算的編制方法單一。許多企業為了簡化預算,編制預算僅憑以往的經驗或只是對以前的預算增增補補,使得企業預算缺乏適用性和科學性,甚至導致預算與實際完全脫節。第三,預算編制的時間不合理。容易造成預算編制不準確,影響預算的執行。
(三)預算控制執行弱化
預算控制是管理控制的一種重要控制方法,可以讓計劃與控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控制達成預算目標。企業在預算管理實踐操作中,存在重編制輕執行,甚至只預算不執行,使得預算成為紙上談兵。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預算審批簡單,缺乏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及預警機制,不經過調查研究,隨意調整預算等情況,使得預算失去了應有的管理功能。其原因主要是:預算管理工作不到位,未做到及時準確地對不達標和超支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預算控制制度不完善,預算審批不嚴格或因審批權限不明確造成審批程序混亂;在執行過程中受人情等因素影響對原有預算隨意調整;還有因企業預算管理的考核和監督管理制度不力,導致預算執行效率低。
(四)預算考評機制不科學
預算考評,從整體上看是對企業分配資源聚焦核心業務,適應市場變化能力的評價和檢驗,從局部看是企業各預算單元對企業貢獻的評價和檢驗。在對預算執行結果的評估時,部分企業缺乏相應的考核和獎懲制度或者評估考核比較隨意,無法樹立預算考核制度的威性。當然,也有企業存在考核指標設計不合理、不客觀,沒有相應的科學指標和激勵機制,使得員工不認同預算管理體系,從而導致整個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三、加強企業預算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預算管理配套制度
預算管理不僅僅只是財務部門的事,需要所有部門積極參與,需要各級領導高度重視。企業應當建立有效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各機構及各執行單位的職責權限、授權批準程序及工作協調機制,防止預算管理松散隨意,防止預算編制、執行、考核等環節流于形式,使預算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企業應成立由高層領導和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預算管理委員會,制定頒布預算管理制度,擬訂預算目標,下達年度預算并對總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成立預算管理辦公室,擬訂并負責落實預算管理制度的執行,協調解決預算編制及執行過程中的有關問題,以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各執行單位在預算管理部門的指導下,組織開展本部門的預算編制工作并嚴格執行批準下達的預算。
(二)準確合理地編制預算
預算編制是企業實行預算管理的起點,是預算執行的基礎,編制準確合理的預算有利于預算效果的達成。第一,要明確納入預算管理的部門、單位及業務范圍,組成一個綜合的預算體系;第二,依據企業戰略規劃,分析內外部市場環境,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年度經營目標和計劃,作為編制預算的目標和依據;第三,從預算目標出發,將計劃和資源落實到各部門、各環節和各崗位,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方式,多聽取意見,充分溝通,協調一致。預算數據最終確定后,通過各部門一級一級宣貫,使得完成預算的每一個人都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目標。
(三)重視預算執行中的控制過程
對于預算管理,不僅要重視預算的編制,更要重視預算的執行,只有達成預算目標才是第一要務,同時也為公平、公正、公開的績效考核奠定基礎。首先,建立中心責任制,以責任中心為管控單元,分層次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時時有控制;其次,加強過程控制,對費用、采購等支出由預算執行審批人員按企業內控制度逐級審批,并及時做好事中監控,建立預警機制,上報預算執行情況,對超預算開支進行分析,定期將實際業績與預算進行對比,找出差異原因并采取改進措施;還需要定期對責任單元進行動態考評與激勵,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使每一項業務都與預算目標結合起來,夯實公司戰略發展平臺。
(四)健全相應的預算考評機制
企業考核如果不以預算為基礎,預算就會流于形式、失去控制力。要真正落實預算方案,使員工真心去努力工作,必須建立科學、系統的績效考評和激勵機制,使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一塊,還可以通過考核來促進預算。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考核內容要將財務指標與管理指標相結合,既要有定性指標,更主要的是還要有量化指標;要有絕對指標,還要有相對指標進行對比;第二,要明確考評主體,預算績效考評由財務部門結合年度預算進行分析與評價,在考核中還可以借助中介機構等外部力量;第三,在建立預算績效考評制度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考核程序設計和考核方法的選擇,做到科學合理、公開透明;第四、考核結果必須予以兌現,做到有獎有罰,真正體現“憑能力上崗、憑貢獻取酬”,最終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管理質量和持續發展能力。總之,預算作為公司戰略規劃與經營績效之間聯系的工具,將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予以細化,通過員工對預算的積極參與,讓員工及時、清晰地了解企業的愿景與戰略,承擔起企業賦予的使命和責任;通過預算編制,從全局出發平衡企業資源,讓各單元發揮最好;通過預算控制與執行,使企業的計劃變為現實;通過對預算結果的考核與激勵,讓員工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目標,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真正落實預算方案,從而保障公司戰略的有效實施。同時在“預算編制-控制執行-評價反饋”的循環過程中,企業可以不斷地增強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芳.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36):121-122.
[2]李丹.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問題及措施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2):155-156.
[3]王耀.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7(3):90-91
作者:廖中杰 單位:長沙壇壇香調料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