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傳統文化與美術的關系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思想、風俗、精神的總稱,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為主體,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中國傳統文化與美術的關系,如同理學家思想,是“一本”與“萬殊”的關系,即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是一切的基石,在此基礎之上才有了禮、樂、射、御、書、數,衍生出了建筑、書法、音樂、繪畫、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影響著古人的審美理念,并通過建筑、雕塑、繪畫等美術形式得以呈現和發揚,而諸形式的美術作品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透過這些美術作品,我們可以看到蘊藏其中的思想、精神、情感等人文因素。
我國正處于全面開放、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伴隨而來的是傳統文化與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在這樣的背景下,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關鍵階段的初中生,他們的思想意識變得混亂,價值取向迷茫。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思想、精神和追求,具有極強的人文因素,這對處于發展期的青少具有重要導向作用,通過傳統文化可以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形成健康的人格,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因此,在初中美術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是教育形勢的需要,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與技能,而且能讓他們認識到中華文明的偉大成就,激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健全人格。另外,傳統文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更有利于青少年對社會主義價值觀認同。
三、初中美術課堂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教師要提高認識,增強自身素質
首先,教師應認識到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結合新課改精神,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模式。要深度挖倔初中美術課程內容中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點,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內容。要在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策略、教學過程設計上,引導學生深度認識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升華他們的思想情感,從而形成良好的、全面的審美能力。其次,初中美術教師應深入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結合美術教育的前沿動態,使自身的美術專業技能水平和人文素質都得到有效提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和嘗試,完善和優化教學方法,并總結出一般性規律和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又能夠培養他們的傳統文化思維,為他們美術素養的提升打下基礎。
(二)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我國傳統的繪畫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大量的古代繪畫佳作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這些作品中反映了不同歷代時期的社會形態、民俗習慣。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古代繪畫作品鑒賞引導學生了解作品背后的人文風貌,從而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傳統文化。如,教學《獨樹一幟的中國畫》一課時,讓學生欣賞《清明上河圖》,教師不僅要跟學生講解其中的繪畫專業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去了解作品所描繪的社會風貌、人文景觀,以及作品中的故事,從而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理解,感受到繪畫作品中的內在美,從而有效地提升審美意趣和藝術鑒賞能力。
(三)運用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傳統文化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藝術形式,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中國古代的手工、剪紙、陶瓷、建筑,都蘊藏著大量傳統文化元素,如中國結的制作方法、材質、圖形等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再如,具有中國特色的剪紙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代表。通過這些美術形式的作品,引導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開闊他們的視野,升華他們的情感,使他們體驗到各種美的形態,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是當今教育發展的需要。初中美術教師應深入研究美術課程內容,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的目的、意義和任務,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姜博 單位:山東榮成市第三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