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風險防范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15年9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創近五年來新高,其中,山西、內蒙古銀行業不良率“領跑”全國,兩地均超過4%,山西甚至逼近5%。文章闡述了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現狀,并針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其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成原因;風險防范
不良貸款亦指非正常貸款或有問題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我國自2002年全面實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該制度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貸款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貸款。
一、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現狀
從國家權威機構公布的資料分析,我國目前銀行業不良貸款有以下特點。不良貸款總量巨大,并且呈現增長速度。2015年9月,至少10個省(區、市)的銀行業不良率超過2%。截至2015年9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較上季末上升0.09個百分點。其中山西、內蒙古銀行業不良率“領跑”全國,兩地均超過4%,山西甚至逼近5%。我國商業銀行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末,不良貸款余額6461億元、比年初增長541億元,增長4%,不良貸款占1.04%,五大銀行中農行和交行均超過均值,建行第一季度增長金額高達55億元。2014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達1.64%,提高了0.15%;商業銀行2014年末不良貸款率1.29%,提高了0.29%,2014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創2009年來新高,2013年和2014年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逐年上升。對比2013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在2014年均增加明顯。截至2013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1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016億元,不良貸款率1.49%,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921億元,比年初增加99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比年初上升不良貸款亦指非正常貸款或有問題貸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或者已有跡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貸款協議按時償還商業銀行的貸款本息而形成的貸款。我國自2002年全面實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該制度按照貸款的風險程度,將銀行信貸資產分為五類: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貸款主要指次級、可疑和損失類貸款。
二、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現狀
從國家權威機構公布的資料分析,我國目前銀行業不良貸款有以下特點。不良貸款總量巨大,并且呈現增長速度。2015年9月,至少10個?。▍^、市)的銀行業不良率超過2%。截至2015年9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較上季末上升0.09個百分點。其中山西、內蒙古銀行業不良率“領跑”全國,兩地均超過4%,山西甚至逼近5%。我國商業銀行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末,不良貸款余額6461億元、比年初增長541億元,增長4%,不良貸款占1.04%,五大銀行中農行和交行均超過均值,建行第一季度增長金額高達55億元。2014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達1.64%,提高了0.15%;商業銀行2014年末不良貸款率1.29%,提高了0.29%,2014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創2009年來新高,2013年和2014年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率逐年上升。對比2013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在2014年均增加明顯。截至2013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1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016億元,不良貸款率1.49%,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921億元,比年初增加99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比年初0.05個百分點。截至2015年9月末,山西、內蒙古銀行業不良“領跑”全國,分別為4.93%、4.28%。山西省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末,山西省不良貸款余額887億元,比年初增加128.97億元;不良貸款率4.93%,比年初上升0.35個百分點。原因是“盡管我省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但整體經濟下滑壓力持續,讓銀行‘不良’繼續攀升,繼而影響實體經濟融資”。內蒙古銀監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末,全區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73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4.28%,但信貸風險總體處于可控范圍。以各地銀監局公開信息梳理,截至2015年9月末,至少10個省(區、市)銀行業不良率超過2%。
三、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成原因分析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經濟增長下滑
由于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明顯下滑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一些行業出現財務風險。從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看,我國GDP增速由2010年的10.2%降至目前的7%左右。目前經濟增長仍然較為緩慢,這會影響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
(二)政府干預信貸投放
政府為了扶持某些行業的發展,導致影響商業銀行的放款意愿,從而導致了一些不良貸款的形成。
(三)信用與法律環境
信用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準則。而銀行作為市場經濟中的核心企業之一,信用環境對銀行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信用環境差的區域,部分貸款客戶誠信不夠、道德水準不高、企業文化建設基礎較弱等,盡管其經濟基礎較硬、發展前景較好,但強項抵不了弱項,其中一些客戶盡管有還款能力,但還款意愿很差,對銀行貸款構成潛在威脅,嚴重影響銀行資產質量和經濟效益。
(四)企業經營、投資失誤
一些單位領導通過關系從銀行獲得貸款,但是其經營不利,從而導致沒有收到預期的效益,從而導致貸款不能按時償還甚至還使企業無法正常經營下去,為了使企業正常運轉,不得不又一次向銀行貸款,這樣如此下去的惡性循環,企業經營稍有不慎就會使企業倒閉、銀行貸款無法償還。其次,一些企業對投資的項目可行性分析不合理,使得投資沒有達到預期的收益,甚至發生虧損,從而使增加的貸款形成為不良貸款,最終無法償還。
(五)銀行風險防控意識不夠
個別員工為了個人利益,片面追求自身效益,淡化了風險意識或存在僥幸心理,這也是不良貸款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應對舉措
應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方式有許多,主要是要防范由于信用問題而引起的風險,因此要解決那些可能引起貸款違約的因素。
(一)過濾和跟蹤銀行要從許多的貸款申請者中過濾掉那些償還能力較小的客戶,為了做到這一點銀行得從每一位借款人哪里收集大量有用的資料。曾在美國花旗銀行工作過的以為負責人曾說:銀行業的工作就是生產信息。當有人進入銀行申請貸款時,需要填寫一些披露大量財務信息和信用信息的表格,銀行運用這些信息,再進行調查和判斷,算出借款人的“信用度”,決定貸款與否。貸款一旦發放,還需要對借款人所從事的活動進行監控。
(二)嚴格執行“5C”審查,并做好貸后監測銀行工作人員在審查貸款資料中,應對貸款申請人展開“5C”嚴格審查,即對貸款申請人的品德、資本、擔保、經營狀況、能力等五個方面進行嚴格審查。如果發現其中任何一項不符合要求,就不應批準其貸款申請。即使這五項都通過審查,銀行也應對其資金的使用加以跟蹤監測,看其貸款用途是否屬實,對其進行事中控制;最后當貸款即將到期時,貸款人如果不能按時還貸時,那么商業銀行應對貸款人采取相應的措施,例如拍賣質押品、向擔保人追索等,盡量將損失降到最低。
(三)銀行實行信用配給
銀行實行信用配給通常有以下兩種情況出現:一種是不管借款人支付的利率有多高,銀行都不會發放任何數額的貸款給借款人;第二種情況是銀行會發放一部分貸款給借款人,但是不會全額發放,額度低于借款人的要求。為什么銀行不愿意發放任何貸款給那些愿意支付較高利率的貸款申請者呢,原因是這些人大多是想投資于風險較高的項目,而這些項目投資風險太大,一旦投資失誤,預期的收益就無法收回,貸款也就難以償還,因此銀行為了防范這種風險,寧愿不發放任何高利率貸款。對于第二種形式的貸款是為了防范道德風險,一般而言貸款規模越大,借款人從事那些大額高風險的活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不能按時償還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對于小額借款大部分借款者為了保護其信用都能想辦法償還,這就是為什么銀行會在貸款申請者的貸款額度上用“砍一刀”的方式來實行信用配給。
(四)抵押與補償余額要求
抵押貸款是指那些貸款申請者提前與商業銀行約定,貸款申請人承諾如果貸款人沒有按期歸還本金與利息,那么到期借款人將抵押物作為償還貸款的一種貸款方式。抵押貸款可在貸款發生違約時,貸款人通過出售抵押物以彌補損失。還有一種特殊的抵押焦總補償余額,即取得貸款的企業必須在該銀行支票存款賬戶上至少保留規定的最低余額的資金,一旦企業發生違約,銀行可用這補償余額彌補貸款損失。補償余額不僅有抵押功能,還將提高貸款償還的可能性,因為它有助于銀行觀察企業的支付活動,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加強對企業的監控。因此抵押和償還余額是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五)與可信任的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
如果一家企業與銀行建立長期的合作,例如借款者在這家銀行長期有存款賬戶或支票賬戶,那么該銀行就會通過這些信息了解該家企業的資產及資金流動狀況等,或者該企業與銀行經常借款,銀行就會根據其以往的償還情況了解其企業的償債能力及其企業信用等情況,對于這樣長期合作的企業,銀行在決定貸款與否時就會比較容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地降低其不良貸款率。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增長轉型時期,商業銀行的巨額不良資產嚴重威脅我國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因此,商業銀行要不斷完善自身積極應對各種貸款風險,努力把不良貸款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只有全體員工共同努力有效防范不良資產,才能提高經營效益。
參考文獻:
[1]朱朝暉.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及風險防范對策研究[D].南開大學,2011.
[2]馬振國.新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影響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15.
作者:郭文娟 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