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創新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國有企業是我國經濟的產業支柱,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同時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才能不斷的與時代的發展變化相融合,隨時保持先進性。本文通過對國有企業在新時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分析,簡單的闡述國有企業在新時代下行政管理改革與創新的新思路,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
一、前言
在國有企業改制以來,一大批國有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開始走向市場化的道路。而一些占有重要生產資料的國有企業主體部分,在國企改制之后仍然屬于國有資本控制。這些國有企業通過自身內部的改革,也逐漸發展出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運營模式,在世界能源、資本等領域占有重要的市場地位。進入21世紀后,世界迎來了信息化時代,各個領域的經營模式又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一大批具有鮮明特點的互聯網企業開始興起,并且很快就成為了世界上重要的資本力量。究其原因,除了互聯網產業的快速性和高效性之外,其內部的行政管理模式也足以令人稱道。許多龐大的互聯網企業的行政管理團隊人員構成相對來說非常少,但是工作效率卻是十分高效的,這也就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業的行政效率。而國有企業人員組成復雜,結構也十分巨大,在新的時代下進行行政管理機構改革,也需要向先進的企業學習。
二、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的主要職能
企業的行政管理是一個企業的中樞系統,它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一個健康的企業必定是有著非常科學有序的行政管理機構,通過不斷的上下連接來確保企業的發展平穩有序的進行。
(一)決策職能
決策職能是基于企業的管理目標。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于國民經濟的調整和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具有非常大的調控作用。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要首先對國有企業的管理目標能夠有清晰一個清晰的認識,并且通過對政府所要求的制度進行決策,并且達到需要的目的。
(二)協調職能
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機構有著上下協調的職能。國有企業結構龐大,而且還可能有很多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和海內外。企業的決策者所發出的每一項決策都要精準的傳達到每一個分支機構和企業員工身上,并且能夠從企業的下級單位搜集反饋信息,再傳達到企業的決策層。這種上下協調的職能對于復雜的國有企業來說,能夠有效的調節勞資關系,確保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三)監督控制職能
國有企業掌握著國家重要的能源資產和資金,若是在國有企業的決策體系中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國有企業中的行政管理機構內部監督控制的職能是非常重要的。近幾年來,國有企業內部的腐敗現象十分嚴峻,這與其內部的行政管理機構中監督控制職能的缺失有很大的關系。
三、國有企業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管理模式落后
我國的國有企業大部分都是在計劃經濟時代下建立起來的,除了有一些以資本為主的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之后才建立,其他的能源資產類的國有企業時間都比較長,結構也比較復雜。而當時創建國有企業時,其內部的行政管理機構完全是按照黨政機關的模式建立起來的。在改革開放后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其行政管理機構已經出現了一些弊端。相對來說,一些現代化的企業開始興起,其高效、先進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使企業成為了行業內的領先者。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在沒有完成現代化的改革之前,其行政管理模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落后,嚴重制約了國有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對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受到了影響。
(二)行政管理機構不健全
國有企業建立在計劃經濟時期,其行政管理機構也都是完全按照計劃經濟時代的黨政機關的模式來構建的,而國有企業的決策者也大多都是政府人員或者是部隊轉業干部,在思想意識上也按照黨政機關的模式上來實施的。可以這么說,計劃經濟時代下國有企業其實就是政府組織的一部分,只不過其權力范圍只是在某個企業中。而進入市場經濟后,這樣的管理機構明顯就會出現問題。在政府逐漸放權之后,國有企業需要自身來面對市場,而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機構中缺乏面對市場時的各個組織機構和人員。許多國有企業在面臨這個問題時沒有深刻的得到的重視,最后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不僅沒有準確的把握商機,同時在自身的機構運轉中也越來越吃力,影響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三)行政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模式落后,不僅僅是體現在制度上的落后,在管理人員的思想上也能充分的體現。目前在國有企業擔任行政管理的人中,仍然有許多是在計劃經濟時代就開始進入企業工作的。在改革開放之后,由于企業內部的管理蔽塞,缺乏一定的培訓,導致企業的員工對于目前先進的行政管理也不是很了解,難免會出現“夜郎自大”的心理。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直接導致了行政管理組織的專業性不強、辦事拖沓、組織機構人員復雜、出現形式主義和浪費主義等現象。
四、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的創新思路
(一)創建先進的行政管理模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互聯網企業的不斷融合,信息化的建設是各個領域都在努力實現的。早期的西方等先進的企業建立信息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尤其是一些互聯網領域的企業,其本身營銷模式以及發展方向都是依托于信息化技術來完成的。而西方的一些傳統的工業等企業,也將信息化的技術應用到企業的行政管理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我國的國有企業雖然屬于國有控股,但是完全可以借鑒西方的先進的行政管理模式來進行自我的革新。目前我國的一些大型的國有企業都已經完成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有些企業在生產和銷售開始全面實施了信息化的建設,一些國際知名的管理軟件如ERP、SAP等都受到了國有企業管理者的青睞。構建信息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僅僅能夠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解決了行政管理中形式主義、浪費主義等嚴重的問題,使國有企業的行政管理更加的公開化和透明化,對于企業的形象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二)完善國有企業的管理機構
國有企業在經過計劃經濟時期向市場經濟時期轉型過程中,行政管理機構必須要做出一個相應的調整,才能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首先,出于對市場的重視,行政管理機構中需建立關于市場的了解、調查、分析等相關部門,以及對應的營銷管理部門。其次,應該降低與政府組織對接職權的權重,將主要的人員和精力用在市場政策的調整應對上。另外,在人事組織上也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人事部門對于人員的招聘和考核等工作,要以市場需要和內部管理為主,擯棄過去的政治觀念,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能吸引先進的具有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只有國有企業行政管理逐漸完善,才能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能夠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建設先進的行政管理人員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今,無論是資源的競爭還是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知識的競爭。因此,國有企業建立一個先進的行政管理體系,首先要吸收先進的人才。在國有企業的長期發展中,企業的人員一直是由政府來集中進行調配的,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比較單一,基本就是技術崗位要保證其專業性,管理崗位要保證政治的正確性。這種簡單的人才要求不僅制約了國有企業行政管理的發展,也對一些具有先進管理經驗的人員造成埋沒。在國有企業行政管理改革中,首先要擯棄傳統的用人思想,避免出現“夜郎自大”的用人心態。國有企業面臨的不僅僅只是相同領域大型國企之間的競爭,同時一些先進的民營企業的自身發展和人員待遇也十分優越,求職者已經不僅僅青睞于國有企業。不僅如此,一些具有工作經驗的資深行業人員,也都從國有企業開始轉入民營企業中,或者是直接開辦自己的企業。這就給國有企業造成了不小的人員損失。因此,國有企業在人員的招聘和管理上要能夠與時代相接軌。對于行政管理工作崗位來說,要重視對于青年人的培養,擇優選擇一些具有互聯網公司行政管理工作經驗的人員,這些人能夠將企業迅速的完成信息化的建設,并且能夠在企業范圍內進行信息化的培訓工作。同時,還要提高行政管理機構的行政待遇和經濟待遇,保證行政管理崗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才能吸收更多先進的人才。
五、結束語:
國有企業時我國社會經濟的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下,國有企業要同其他經濟體一樣,不斷的進行自我結構的優化,不斷的完善自身的行政管理組織機構,才能在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下隨時保持一種活力,占據主體的優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更大的經濟保障。
參考文獻:
[1]時萌.關于國有企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幾點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7(6):65-65.
[2]謝豐羽.新時期電力企業改革背景下行政管理創新的方法研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6(33):104-104.
[3]高小平.我國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創新:歷程、重點和展望[J].學海,2017(1):151-162.
[4]井啟成.企業行政管理現狀以及創新改革途徑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1):156-157.
作者:姜曼 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