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時代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時代的出現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諸多便利,同時網絡上的一些涉暴、涉黃、涉毒等信息更是充斥著整個網絡。在這種環境下,如果處理不好互聯網與高職學生管理的關系,將會嚴重地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到高職院校學生的正常學習與人際交往。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展開研究。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時代已悄然到來。而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傳統行業中也成為時代潮流,教育行業也不例外。作為為社會輸送實踐型人才的重要場所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文章闡述了互聯網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促進作用以及開展學生工作新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思路
1互聯網下的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現狀
早在2016年的下半年,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同志就在“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開幕式上指出:作為“網生代”,當代青年在互聯網大環境下的成長中必須要在汲取相關知識的同時,也要具備能影響、塑造網絡社會的能力。通過實際教學經驗,現階段的互聯網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其互聯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1學生的網絡應用
通過對某校全體學生的調查統計來看,某院校的學生100%的學生都擁有智能手機,其他電子網絡設備分別為平板電腦、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其持有量占37.3%,對于使用新媒體上網時間來看,畢業班學生以及大一新生的日均上網時間有45%的人超過3.5h,75%的學生每天上網時間通常在1.5—3.5h之間,僅有5%的學生在進行互聯網應用的時候能夠控制在1h以內。
1.2互聯網信息內容對高職學生的影響
新時期下的高職院校學生將電腦、手機上網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對微信、QQ和各類APP以及其他資源共享平臺的應用,更是成為了現階段高職學生重要的資訊獲取源泉。然而在實際的工作與學習中,由于這些信息缺少嚴格監管,導致了很多資源都存在迷惑性較強的現象,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鑒別能力會很容易被這些內容帶入歧途。因此在實際的高職教學學生管理過程中,各級輔導員、班主任、教師必須要通過正面的引導來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網絡的能力,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平臺、網絡平臺來提升整體學生管理工作的目標落實。
1.3學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學生生源普遍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一部分學生的日常重心并沒有放在提升個人專業技能與日常學習上面,另外對于很多地方高職院校而言,對于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后與松懈,至于互聯網應用管理更是存在諸多漏洞。一旦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各類具有誘惑力的信息,都會導致學生的心態和認知發生變動,無形中加劇了現階段中國高職院校學生認知管理等方面的難度。
1.4學生管理工作與教學體系結構不合理
近幾年來中國的教育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各級高職院校更是從擴大招生范圍的角度進行了創新,結合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學生數量不斷增多的今天,很多不可預見性的互聯網教學管理問題出現。特別是一些院校在擴招中,出現了多個校區的共同管理,這些問題都為日常監管工作帶來了更多困難。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隊伍水平也將直接對教學管理工作起到一定作用,一方面要求教師必須要通過更加多元化的管理與教學知識來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則是需要通過有效的監管手段來提升學生的互聯網應用規范化。如果教師沒有全身心的投身其中,將會直接導致其教學體系結構的不完整,嚴重的還會出現日常管理工作缺少系統性與理論性。另外,在全新的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高職院校的相關管理者更是應當站在教學管理工作的角度,不斷提高自身的互聯網思維,從多年來的文檔管理與信息交流中掙脫出來,在高度關注互聯網信息化對教學管理工作進行支撐與服務的同時,從“人”的角度來不斷加強信息管理意識。
2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2.1建立、健全學生管理制度
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院校更加趨向于一種開放式的校園體系,在互聯網環境的支撐下越來越多的高職學生成為了新時期下的活躍青年,久而久之高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更加的復雜、多變,如果教育只是將更多的目標停留在傳統的教學管理中,那么很難滿足現階段的學生管理需求,也無法做好各項規章制度與法律主體之間的平衡。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者必須要在網絡時代下梳理好“依法治校”“科學建制”的意識,在規范每一名高職院校學生行為的同時,在有效的監督與管理中實現既定的互聯網教學目標。
2.2轉變思想構建全新互聯網平臺
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對每一名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行掌握,也要借助互聯網環境下的微信平臺、APP交流軟件等來引導廣大高職學生能夠通過學習與實踐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首先,在日常的學生工作中,應當從導入相關的互聯網新技術應用培訓,從本質上實現學生與教師對互聯網平臺的有效認知,從傳統的教學手段中掙脫出來、為學生的用網安全提供有效支撐與保障。其次,要不斷強化學生干部與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通過榜樣的力量來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質,在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營造良好的思想和輿論影響。
2.3不斷完善校園網絡建設
互聯網平臺對于很多高職院校而言,由于其起步較晚,因此很多網絡軟件與硬件的配置均成為了制約高職院校發展的基礎,在日常的互聯網平臺教育中必須要從加入網絡基礎基本設施投入的同時,加大校園網絡軟件與硬件的投入,從提高帶寬的角度來實現整個校園的數字化建設空間,突破不同數據、不同部門、不同使用者局限的同時,實現信息與數據、學生與教師的協調發展,最終形成數據的互聯互通、實時共享。
2.4轉變思想建設互聯網教育平臺
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相關教育的過程中,還應從發展現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絡課堂的方式,將傳統教育平臺中枯燥、乏味的網絡文化氛圍進行創新與完善,充分結合QQ、微博、APP、網絡社區以及自媒體平臺等加強多元化的信息渠道溝通,在多層次、多元化的教育引流中實現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同時,廣大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還應當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方社交平臺,來為學生構建起一個能夠深入學生內心的橋梁,以關注學生身邊事、熱門事、關注事等方式來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傳統的高職院校教育更加強調對專業知識點的傳播,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與培養,因此在互聯網環境下更是應當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和潛能開發,在完善職業生涯設計的同時確保每一名你學生在未來走上工作崗位后都可以游刃有余地開展各項工作。緊緊圍繞“育人”這一基本目標,加大對高職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在了解學生、親近學生、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的同時,借助網絡手段實現既定教學目標的落實。
2.5通過人性化管理來實現用網安全
首先,互聯網大環境下的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已經出現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延伸,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化與多元化需求,更要站在教育手段轉變的角度來對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撐與引導。相關高職院校從業教師是要從咨詢化、個體化、多層次化的雙向交流中實現教育主流引導和展示,從枯燥、乏味的道德宣講與說教中掙脫出來,從思想的高度上來與學生進行平等溝通、交流,在關注每一名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能夠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展開交流與互動,通過相互信任與溝通確保每學生能夠愿意接受指導和自覺接受監督。其次,要以互聯網的正能量來堅決抵制一系列不良輿論的負能量影響,通過旗幟鮮明的校園網絡為載體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心理訴求,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轉變為一種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方式,通過網絡、手機平臺、自媒體等方式來擴大輿論影響范圍,用主流文化的力量來對抗、稀釋網絡不良文化的影響。可以通過舉辦網絡安全普法大講堂、有獎知識網絡問答、“微課說網絡安全法”“短視頻講學生管理”等方式,來對大學生起到一種正面、積極地教育。最后,營造完美的學生管理體系。在實際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原則,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的同時,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與守法意識,在校園內部要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進行相關網絡的應用于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在外則是要嚴格以一名新時期大學生的標準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加強自我建設與管理的同時,也能夠充分的調動高職院校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自覺、主動、積極地實現各項工作的推進與落實。
3總結
隨著新時期下的互聯網時代來臨,全體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與此同時,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更是應當從與時俱進的角度來進行發展和延伸,將被動轉為主動,在積極探索互聯網與新媒體的同時,實現高職學生管理的優化與延伸,最終實現學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為整個教育領域的發展提供支撐與保障。
參考文獻:
[1]蔡海喬,劉世偉.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赤子(上中旬)2018(01):225.
[2]高敏.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分析[J].才智2018(33):40-41
[3]張信容.逆向思維分析高職生特點,探索高職學生管理新思路[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4):218-219.
[4]張海婷.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文教資料,2018(24):138-139.
[5]嚴藝函.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研究[J].智庫時代,2019,145(29):93-94.
[6]李一三.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南方農機,2020,51(07):195.
[7]蔡海喬,劉世偉.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赤子(上中旬),2017(01):219.
[8]武秋梅.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西部素質教育,2020,6(03):212-213.
[9]王玉兆.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339.
作者:朱劭鼎 單位: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