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舞臺戲劇藝術運用多媒體技術特點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科技與信息技術的發展為舞臺戲劇效果創新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為舞臺效果創造了更精彩的可能,豐富舞臺空間為表演的發展做出合理的鋪墊,人們在這個過程中結合實際發展進行探究和分析,融合多媒體實現創新。進入云時代之后,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為舞臺形式的多樣性發展做出鋪墊。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運用;舞臺戲劇;進程;特征
當前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和新傳播媒介的出現,創新了舞臺藝術表現形式,其中對戲劇藝術造成極為重要的影響,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創新了時展潮流,同時人們將多媒體技術廣泛運用在舞臺藝術表現當中。傳統的舞臺戲劇藝術在表現形式與視覺效果方面有限,導致呈現出來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認識到舞臺藝術的多種要素,如燈光、音效等,在新媒體技術發展背景下藝術門類區分界限逐漸淡化。
一、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戲劇結合歷程
國際上對多媒體技術運用在舞臺戲劇當中的研究較早,比如在1968年捷克的約瑟夫·斯沃博達進行的投影實驗,比如早期的《普羅米修斯》就是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出來的。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使用多媒體影像來展示舞臺,為人們創造了更豐富的視覺體驗。之后在短時間的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尤其是在舞臺創作的時候,傳統手繪舞臺場景消耗時間和精力,雖有益藝術,但是時間成本隨之降低,現階段人們使用多媒體技術替代傳統技術和顏料,使用投影機和大屏幕來取代傳統的畫布場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靈活切換各種場景、豐富組合類型,在舞臺上創造了更多豐富的視覺元素。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數字投影設備的運用促進了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也讓舞臺藝術使用多媒體技術成為趨勢。進入2000年之后,舞臺演出結合了真實演員、演員影像技術,多媒體介入之后可以將提前制作好的演員形象展示在熒幕上,這降低了舞臺表現的局限性,讓演員能力發揮空間變大,利用現代技術的優勢可隨意轉換空間和時間,這種方式讓演出內容存在多元化發展的傾向。在過去,場景切換困難,而且是使用切換機完成,使用新技術之后多媒體和切換機的使用讓場景過渡變得自然,影像效果、視覺內容、演出展示也更流暢順利。進入數字化時代之后,數字革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改變,但是發展速度卻存在差異,根據經濟發展和接受程度之間的區別,因此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國外比國內先進,國外制作水平也高于國內。中國的多媒體技術在20世紀末才得到快速發展,但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多媒體技術已經能夠與國際水平相比肩。數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除了對舞臺演繹效果造成巨大的影響之外,對觀眾、編劇、演員等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對觀念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類人群中,一方面是堅持創作傳統藝術,排斥數碼電子與設備;另一群體則認為這是舞臺創新、煥發戲劇生命力的良機,因此在多媒體的支持下可以看到豐富的舞臺表現。這兩種前者挖掘本身潛能,后者是兼容并實現創新發展。
二、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戲劇當中的運用
多媒體出現之前,導演只是將不同媒體、形式加入到劇作內,這其實只是平面上的組裝、并列,是單方面增加各種元素與方式的體現,只是為節目做點綴,僅此而已。這種技術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方式比較笨重,產生的效果是1+1=2,嚴格意義上來講不算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進入九十年代之后,中國人開始探索多媒體技術在舞臺藝術上的表現,當時上海是連接中國內地與國際舞臺的重要場所,匯集了東西方舞臺戲劇藝術精髓與名流。在2000年之后,上海先后開始了多媒體劇目的嘗試,并且獲得成功,這其中有話劇、音樂劇、昆曲等。多媒體技術將舞臺展示需要的影像資料、圖文結合在一起制作,經過LED多維與單一投放展示給觀眾,單一投放環節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多媒體環節,該方式的局限比較大,只適合映像投放較少的情況。兩臺以及以上的投影儀組合是在單臺無法滿足舞臺戲劇的藝術想要呈現效果的時候,則采用多層或者是疊加方式,無縫連接技術來增加層次感。隨著LED技術的不斷完善,當前人們紛紛使用LED屏幕,作為最常見的成像載體,人們對其進行研究創新,經過不斷的嘗試、探索分析,在舞臺戲劇領域內LED屏幕從最初展示資料到轉化成為舞臺藝術表現的一種補充。通過運用LED屏幕,展示出強大的視覺沖擊,與觀眾互動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拉進觀眾與演員之間的距離。2009年,大型多媒體音樂劇《弘一法師》上映,主人翁在多個領域內頗有建樹,比如在音樂、戲劇、美術、詩詞、書法等方面,音樂劇第一幕主要體現李叔出家之前的俗世經歷,第二幕皈依佛門后佛教對他整個人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這需要在熒幕上展示出來,這需要人們掌握先進的舞臺視覺藝術創作技術和設計能力,尋找最佳的表現形式,為每一個場景選擇合適的表現風格、形式,借助多媒體技術讓舞臺成為一個集時間、空間無限延展的舞臺,為演員打造一個融合燈光、色彩合適氛圍,提供視覺上的享受與想象空間。通過LED屏可以任意播放畫面,還可以表現出燈光效果,以強烈的視覺效果影響和傳遞情緒。在新時期人們試圖通過一種全新的舞臺語言表現,傳遞氛圍、無縫對接、烘托氣氛、層層推進,為舞臺藝術表現推波助瀾。
三、在舞臺戲劇藝術當中多媒體呈現出的特征
(一)豐富多元的舞臺形式
多媒體技術提供更多元的表現形式,打破傳統形式、深化內涵,拓展形式,避免傳統舞臺場景真實構筑所消耗的物料、人力,傳統設計可能為了燈光的角度而費盡心思,多媒體可以隨意控制,營造出真實、有創造性的舞臺空間。傳統舞臺布景由真實的物質材料搭建組成,是能夠看到、摸到的客觀存在,構建出一種真實場景。多媒體技術根據戲劇內容設計虛擬影像、虛擬空間,拓展表現形式的同時為戲劇人員的工作提供創新的可能性。傳統布景設置追求真實合理,演員根據布局來發揮,而多媒體不限制范圍,擺脫傳統以依托為主要手段的表現形式,演員也拋棄了傳統的表演支點,能夠嘗試全新的表演體驗。比如在《弘一法師》的第一幕當中,前半生與佛門無緣,因此前半生色彩豐富,使用三維場景表現出來,地面彩磚快速閃動、模擬上海燈紅酒綠的生活,更能展示出上海十里洋場聲不絕,而在腳步轉換當中的燈光也從五光十色變成素淡,人們從腳的視覺引入人心,通過彩磚引發想象,帶來意想不到的感受。
(二)舞臺時空特征的非線性思維
多媒體技術有明顯的非線性特征,為舞臺戲劇藝術空間的展示提供了全新表現,傳統的表現形式是線性思維。非線性思維可以豐富感官,讓視覺和聽覺更立體,在劇情的推動下視覺空間轉換自如,時間在真實和虛擬的場景當中流轉。從時間角度來看,能夠讓時間呈現出跳躍、交疊、推移;從空間來看,不僅實現平移還可以實現縮放。非線性在多媒體設計中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非順序訪問信息,主要是指是設計角度上的多維化體現。客觀世界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復雜與多維交織疊加的空間,多媒體技術能夠滿足客觀世界的需求,以更豐富的技術表現出客觀世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處理讓時間變得立體獨立但是仍舊被串聯,相互之間交叉透疊而影響人的感官,選擇的鏈接不同產生的內容與形式也不同。比如人們看一本書、賞析一部電影,會自發帶入個人經歷與感受,對某一個片段存在幻想,因為個人差異的不同,同一個句子都會產生不同的聯想。人們解讀信息路徑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多變的形式,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戲劇藝術當中的表現,通過多種路徑與表現風格體現出來。對舞臺元素進行多樣化處理,能夠產生不同藝術效果,可以抽象,可以是色彩可以是聲音,可以靜止可以是動態,可以是單一也可以多元化展示出來。
(三)互動性
互動性體現在能夠組合視覺、聽覺等展示出舞臺效果,觀眾在其中獲取到多元化的信息,這種信息獲取與傳統單一的載體表現出來的信息不同。多媒體技術和設備的結合能夠讓場景切換自如,方便舞臺制作,傳統的場景、布局是真實物質。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僅在舞臺上以多元化的樣式呈現出來,而且呈現出不同的風格畫面,如寫實、寫意、動態、靜態,這些影像推動劇情豐富舞臺效果,讓劇情生動可愛,其中創作者創作情感、演員的表現形式、觀眾精神體現等產生交流碰撞將生動形象的舞臺展示給觀眾,進而影響到觀眾的情感世界。多媒體技術營造豐富舞臺的同時讓觀眾有更豐富的體驗,觀眾根據劇情變化和環境氛圍進入到劇情當中,在多媒體影像的引導下全身心投入到劇情場景當中,加深理解,也有不同于常人的感悟。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拓展了舞臺的表現形式,讓現階段舞臺展示內容不斷被豐富,推廣到更高角度,為舞臺創作提供更多可能。現階段的舞臺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在未來如何將多媒體技術更熟練運用到舞臺發展中,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李婷.多媒體影像技術應用于戲劇舞臺的創新與局限[J].藝術科技,2019,(009).
[2]蘇寧.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舞臺演出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9,(09).
[3]楊志偉.多媒體在小劇場戲劇敘事中的運用研究[J].視聽,2020,(05).
[4]宗彥,王岳新.多媒體技術應用于現代舞臺設計的需求分析[J].科技傳播,2019,(22).
[5]洪利標.地域文化在吉林地方戲劇舞臺美術創作中的運用[J].戲劇文學,2019,(07).
作者:張天一 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首席音樂職業培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