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首先對互聯網+的內涵進行簡要分析,在此基礎上,對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論述。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促進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結構的優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發展
1互聯網+的內涵分析
互聯網是時展的產物,其現已大范圍普及,為人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這是互聯網的實踐成果,其為社會經濟實體的創新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從本質的角度上講,互聯網+是互聯網與各傳統行業之間的一種有機融合,其中信息通信技術是融合的基礎,這是一種全新的社會形態?;ヂ摼W+是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升級版,其內涵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互聯網+真正意義上地實現了跨界融合,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可能。其二,互聯網+的出現推動了結構重塑進程的加快,這是其較為重要的內涵之一,在信息技術、全球化以及互聯網的帶動下,使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轉變,由此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繁榮和發展。
2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2.1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的現狀
互聯網+對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產生了諸多影響,這些影響不但涉及的范圍廣,而且涵蓋的內容也相對較多,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2.1.1資源方面。電子信息技術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的更新速度較快,基于這一前提,為使各種電子信息產品可以滿足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就必須不斷進行更新換代。同時為滿足用戶的個性化及多樣化需求,就必須逐步提升電子信息技術水平,以此來促進相關產品的升級。從影響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各種因素上看,經濟無疑是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所有技術的發展和完善,都離不開經濟的支撐,通過經濟可以獲取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如人財物力等等?,F階段,國內一些專業的機構對電子信息產品的評價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性對電子信息產品的發展形成了影響。2.1.2結構方面。這里所指的結構即產業結構,從客觀的角度上講,某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合理的結構作為支撐,這既是前提也是基礎。對于電子信息技術而言,產業結構是衡量其發展水平的關鍵性指標之一,在合理產業結構的推動下,電子信息產業將會獲得平穩的發展,反之則會對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造成阻礙。由于我國的電子信息技術較之國外發達國家的起步相對較晚,致使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尤其是在市場機構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如果想要使電子信息技術、電子信息產品及整個產業獲得穩步發展,就必須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通過科學的方法制定合理可行的發展規劃,提升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2.1.3人才方面。電子信息技術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它的發展與相關專業的技術人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但從實際情況上,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的數量并不是很多,高素質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人才的匱乏,必將導致技術的發展速度受到影響。所以,想要在互聯網+時代下,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就必須對人才培養予以高度的重視。從國內電子信息技術高端人才的總體情況上看,數量不足是一個主要問題,雖然各大高校都加大了對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但是這些人才的實踐經驗并不豐富,無法滿足電子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需要。
2.2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建議
2.2.1發展趨勢。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子信息技術獲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與此同時,也呈現出一種全新的發展態勢。在未來一段時期,電子信息技術應當朝著如下方向發展:其一,梯次化?;ヂ摼W+電子信息技術具有國際化的特點,由此使得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呈現出梯次化的特征。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其資金比較雄厚,技術也較為成熟,研究重點集中在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上,低技術含量的電子信息產品將會逐步想不發達的國家轉移,高與低之間呈現出明顯的梯次化特點,這也將是電子信息技術未來的發展態勢。其二,規?;?。電子信息產品具有非常廣闊的銷路,由此使其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雖然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起步較晚,但隨著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現已初具規模,如果想要使電子信息產業保持這個發展態勢,就必須使其形成更大的規模,所以,在未來一段時期,電子信息技術應當朝著規?;姆较虬l展,逐步拉近與發達國家差距,通過更大的產業規模,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2.2.2發展建議。在互聯網+時代下,為進一步推動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1)制定標準化機制。電子信息產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機制的支撐,尤其是在互聯網+下,更要對相關機制的制定予以重視。通過電子信息標準體系的建立健全,能夠使數據信息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故此,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對現有的機制進行優化,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產品以及整個產業的持續發展。(2)提升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受到國際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影響,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對創新發展越來越重視,并且研發出了的很多自主品牌,相關的專利發明也不斷增加,但從核心技術上看,仍然與發達國家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在互聯網+下,電子信息技術應當要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培養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技術發展提供保障。基于這一前提,建議國內各大高校逐步加大對電子信息技術高精尖人才的培養力度,使他們在掌握扎實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能夠獲得更多實踐的機會,以此來滿足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3結論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下,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由于我國在該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從而與發達國家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差距,為了逐步縮小差距,在未來一段時期,電子信息技術應當朝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還應加快制定可以促進電子信息技術、產品以及產業持續發展的機制,并加大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為電子信息技術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徐強.“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策略[J].電腦迷,2017(20).
[2]劉昭逸.“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策略分析[J].通訊世界,2017(01):124-124.
[3]王新華.“互聯網+”時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策略的思考[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7(10):118-119
[4]趙若瑜.“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8(01):151-152.
作者:楊傳賀 單位:棗莊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