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司治理下的企業管理創新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從公司治理視角出發,以定性的方式對企業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爭取從更深的層次挖掘出引發問題的真正原因,依托企業的具體情況為公司治理提出合理建議,爭取為企業發展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關鍵詞]公司治理;企業管理;管理創新
隨著我國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為企業的發展創設了有利條件。但是在企業發展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更好地治理企業,提升企業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維護企業的長久穩定發展。長期發展過程中卻遭遇到一系列新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就是因為管理者對公司治理的重要性理解得不到位、不透徹。
1公司治理的內涵
公司治理是采取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以機制體制對公司所擁有的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與分配,協調好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繼而做出合理決策。公司治理就是一種制度安排,涉及內部與外部治理兩方面內容。企業治理主體比較多,除了經從多個視角出發對企業治理、企業管理兩者之間的異同與關聯度展開細致分析與探究,充分意識到兩種理論的同源性與目標一致性,進一步明確其背景與實施過程存在哪些差異,實現企業治理與企業管理的無縫銜接,爭取從更深的層次挖掘問題、剖析原因、提出建議,如果這些建議能被采納,就能有效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公司治理與企業管理的關系及其作用分析
公司治理與企業管理之間存在緊密聯系,且公司治理對企業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質量的提升有著顯著的作用。具體體現如下。
2.1公司治理與企業管理之間的關系
合理高效的公司治理不僅能協調好多個利益方之間的關系,也能使企業更加合理地分配與利用資源,增強資產管理水平,而這些都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對于當代企業而言,在日常治理過程中先要梳理好企業治理、企業管理之間存在哪些異同、聯系,以兩者的無縫銜接來促進企業發展。企業治理、企業管理并非兩個孤立存在的概念,兩者之間的關聯度具體體現如下。第一,兩者的概念基礎一致,但提出背景不同。企業治理與企業管理都是建立在企業經營管理、產權制度的基礎之上。兩者在概念內涵層面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始終占據著核心位置,而治理工作的開展則要考慮到當前企業的管理情況。從背景方面看,兩者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企業管理伴隨著整個生產過程而進行,而企業治理則是從戰略發展層面提出的。第二,兩者的目標追求一致,但具體實施存在差異。從公司發展層面看,企業管理、企業治理在目標上保持著一致性,都是為了使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為下一階段的發展打下更為牢靠的基礎。在逐漸向著這一目標接近的過程中,企業治理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但在企業治理過程中,需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手段進行管理,以此來確保管理效果。雖然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但在具體管理過程中,在管理方向上卻存在著明顯的區別。企業治理只是一種機制,并非正式制度,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企業管理則強調了管理方式的重要性,需要根據企業管理效果來調整企業治理結構。公司治理是當代企業制度的核心,但這絕不是大企業的專利,而應該引起所有企業的重視,及時對自身的治理結構進行調整。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都能意識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不僅能使企業的經營業績得到大幅提升,也能促進整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企業要適時培養優秀的管理人才,從整體上優化企業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第三,兩者理論體系相似,彼此間相互作用緊密。在企業生存與發展過程中,企業治理、企業管理都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兩者的理論體系較為相似,就是要以合適的方式對資金應用情況施以管理。但在具體管理過程中,企業治理是從宏觀層面入手來調配資源,而企業管理則是從微觀層面入手處理信息,需要創建完善的管理制度。總之,公司內部治理貫穿公司發展的始終,怎樣維護所有利益者的權益,如何分配職責,怎樣對董事會與經理人做出評價,怎樣創建完善的激勵機制等,都成為公司內部治理的組成部分。實質上,公司內部治理就是要協調好公司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但不能只是滿足于利益團體之間的互相制衡,而要制定出合理的發展目標、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2.2公司治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通過有效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升企業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確保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公司治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具體體現如下。
2.2.1有助于梳理企業中各利益主體間的關系,做到各方責任和權利明確在公司治理過程中,要為利益相關者劃分權責范圍,使董事會、股東、經營管理者進一步明確自己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并上升到制度層面,這是公司正常運營的前提。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一旦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虧損現象,各方就會充分發揮出自己所擁有的資源的優勢,積極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達到維護公司利益、創造更多財富的目的,使企業能早日擺脫困境。
2.2.2有助于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公司治理需要站在戰略發展層面審視問題,以發展性的思維看待問題,是一個全局性、綜合性的問題,絕不能只是將目光停留在某個方面。在安排“做什么、如何做、怎樣做”等問題時,既要以戰略管理的方式為所有管理人員分配權責,也要根據戰略發展目標來選擇適宜的治理模式。科學合理的治理結構不僅有助于增強公司的戰略執行力,也能確保公司在指定時間內實現運營目標,在增強核心競爭力、優化配置企業資源、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都能起到積極影響。
2.2.3為企業管理的正常運行奠定基礎公司治理與戰略目標幫助企業解決了“去哪兒”的問題,這也是企業制訂周密管理計劃的重要前提,增強計劃執行力,使“以何種方式去”的問題得以解決。所以,公司一定要對治理結構進行調整,為企業有序運行打下牢靠的基礎。
3公司治理視角下的企業管理創新建議
在闡述公司治理的內涵,公司治理與企業管理之間的關系以及公司治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等基礎上,下文側重對公司治理視角下的企業管理創新策略提出建議。具體如下。
3.1合理優化和調整企業的管理制度
公司治理視角下,為進一步創新企業的管理工作,首先應對企業的管理制度予以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具體應從如下四個方面入手。首先,合理地調整公司的章程及崗位職責。在專業法律機構的輔助下設定周密的公司章程,梳理好公司所有者、股東、董事會、經營者等的權、責、利關系,使所有人都能明確自己的權力邊界,知道自己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職責,找到多方利益制衡點,使企業能遵循科學原則制定出合理決策。其次,建立起基于企業戰略目標規劃的配套管理目標。公司既要立足于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戰略目標,也要根據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對戰略目標進行調整與修改,當戰略導向日漸明晰,所有人就會知道應該向著什么樣的方向努力。再次,建立起有效的人員管理和培訓制度。企業管理人員要對公司治理的價值、內涵、意義等產生到位的了解,尤其是股東要更新思想理念、釋放權力,充分意識到高效的治理結構不僅是維護自身權益的工具,也是一種有力的法律支撐。所以,要適時開展管理人員培訓活動,使他們的管理水平與素質得到有效提升,為下一步做出合理決策、實施改革等做好準備。最后,建立起完善的激勵制度。在為管理層實施激勵機制時,應該從精神與物質兩個方面入手,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為公司創造更高的利潤。在具體實施中,可供企業選擇的激勵措施比較多,如知識激勵和經營權激勵等。
3.2創立起完善的企業監督制度
在激勵制度的影響下,管理人員能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工作之中,使管理質量、治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在整個企業治理過程中都要遵循“獎懲分明”的原則,不斷加大監督與管理力度,使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得到彌補。公司可以從企業治理層面入手,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不斷完善監督管理制度,使企業管理與企業治理兩項工作能糅合到一起。對于一些工作熱情高、質量好的員工予以肯定并發放一定的獎勵,對一些消極怠工、失誤率高的員工予以處罰,盡量讓所有員工都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3.3建立起暢通無阻的溝通通道
溝通包括橫向溝通和縱向溝通。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企業治理都離不開暢通無阻的溝通通道。無論是企業治理還是企業管理,都需要得到足夠信息的支撐,要想獲得更為詳實、客觀的信息,需要拓寬溝通渠道,為發現問題、做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為此,企業應該將溝通工作納入戰略發展體系中,以合理有效的溝通來完善治理模式,增進各個部門員工之間的聯系,在確定共同目標的前提下實施企業管理活動。
3.4實現公司治理與企業管理的有效鏈接
戰略企業就是指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將自身戰略目標與行業發展前景融合到一起,創建能促進企業發展的中長期管理模型,重點關注企業評估,從投資并購、模式調整等方面入手進行評估。同時,也要對評估結果展開分析,將更多的管理精力用于實施戰略企業之中,為企業治理和企業管理的對接做好準備。
4結語
總之,公司治理與企業管理之間關系緊密,且相互之間有著較強的互動作用。在確定兩者之間緊密關系的基礎上,實現企業治理與企業管理的對接,將會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在具體運行中,不能只是顧及到其中的一方面,而要根據企業發展現狀、經營環境的改變完善監督管理制度、拓寬溝通路徑,實現管理與控制效果的雙升。
參考文獻:
[1]趙亞軍.中小企業管理制度優化研究———評《公司治理與制度優化》[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18):3-4.
[2]謝宏.海外華人家族企業治理特征及其對國內相關企業管理的影響[J].經濟經緯,2010(1):85-88.
[3]石瑩,趙建.企業管理、公司治理與治理公司的概念界定及其聯系:制度經濟學視角[J].理論學刊,2009(1):65-70.
作者:孫淑文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