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學財產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也在持續的增長。各中小學的辦學條件有很大的改善,這對學校財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財產物資管理,一方面實現物盡其才,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另一方面,強化財產物資科學合理的運用,達到壓縮學校運行成本的目的。基于上述兩方面的原因,本文就中小學學校財產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進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全面提高財產物資管理水平,提升辦學效能。
關鍵詞:中小學;財產物資管理;問題與對策
中小學財產物資管理對提升辦學水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學校的日常運行需要成本的消耗,做好財產管理可以更好的發揮財產的經濟效益,實現學校運行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學校財產物資如何使用,關系到這些財物內在價值的發揮,強化物資管理,可以充分的發揮物資本身的功能,從而將物資的教育效益最大化。
一、教育現代化背景下中小學校物資配置呈現
新情況在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各中小學校不僅校舍煥然一新,校園環境進一步美化,教育教學裝備也逐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特別是2016年7月教育部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學裝備工作的意見》(教基一[2016]3號文件),各校紛紛將“智慧校園”建設列入學校“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大目標,中小學校物資配置出現了新的情況,具體有三個“新”。1.學校硬件設施換新貌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隨著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與十年、二十年前相比,現在的學校已經沒有破舊校舍,更沒有什么危舊房子,每一所學校里里外外,面貌一新,都是紅墻粉瓦,窗櫥明凈;綠蔭婆娑,鮮花四季;鮮亮的跑道,碧綠的草坪,學校更像一座座漂亮的花園。教工之家里面的高檔健身器材超過一般的健身房。教室里的課桌椅都根據不同年段學生身高量身定做,并隨時可以調整。2.大量電教設備展新姿校長們認為:教育現代化就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設施設備的現代化。加快教育裝備的更新換代,有利于占據教育教學的制高點。據我們的調查,到“十二五”末,余姚市中小學校都成為現代化達綱學校。目前,各校又積極探索“智慧校園”建設,開始新一輪的投入,對現有教室進行多功能技術改造,以適應學生學習需求。推進寬帶網絡校校通,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按照標準建設實驗教學和音體美裝備和場所,還建設和改造綜合實驗室、特色實驗室、創新實驗室,學科功能教室、教育創客空間等教育環境。電子書包、電子白板、電子圖書閱覽室、微格教室正在逐步普及,以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及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在教育中廣泛應用,促進了教育模式、教學方法和辦學方式的轉變。3.學校安保設施上新臺階學校把校園安全工作放到首要位置,防火防災防盜等必須的設施設備配置齊全,高清探頭遍布校園的各個重要部位,一鍵式報警裝置都安裝到位。學校門衛上班時間穿戴九件套上崗,師生的活動全在監控范圍,連食堂炊事人員的工作情況也一目了然。
二、目前中小學財產物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盡管教育行政部門和校長們都十分重視教育現代化裝備與資源的配置,但是,根據我們的調研,現階段中小學財產物資管理方面,從監管和使用層面都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1.學校層面重購置添置輕管理使用。隨著各級政府對教育教學投入的不斷增加,給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帶來契機,添置了大量的設施設備,而且數量多、金額大。但是,一些學校領導財務觀念淡薄,重教學管理、輕財物管理,對財物工作不夠重視。學校的民主理財小組只在年末時理財,也僅僅是看看賬本,從不檢查學校物品使用情況。2.管理人員重設施達標輕登記管理。學校為迎接各級各類檢查和達標驗收,應急添置了相應的設施設備,但由于具體負責財產物資的管理人員缺乏足夠的責任心、基本業務技能和管理經驗,對學校種類繁多又變動頻繁的財產物資疏于登記管理,往往出現嚴重的混亂狀態。由于配套的培訓管理沒有跟上,學校又缺少相應的技術和人才,致使許多添置的設施設備處于閑置狀態,沒能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造成了極大的浪費現象;多數后勤人員不懂得常見設備設施的維修和保養,連多媒體的燈泡更換、滅火器過期檢驗都不會。3.監管部門重采購監管輕使用監督。財政局、國有資產管理中心等監管部門對學校申請的財產物資所需資金的審核、審批等程序把關十分嚴格,特別是對物資物品的采購環節,都通過招投標中心進行了全程監督和控制,而且效果也比較顯著,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和腐敗現象,但物資物品進了學校后就不聞不問了,缺乏有效的售后監管和使用監管。究其原因,主要也有三個方面:1.學校資產管理制度建設“脫節”目前許多學校的制度建設落后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校原有資產管理制度,不適應現代化、智能化的學校資產管理,因為沒有健全的制度,在具體的管理中常常會發生對象遺漏或是細節缺失的現象,比如一些學校領導重金錢管理,輕財物管理,許多學校沒有創新實驗室、微格教室等專門教室和設備的使用管理制度等等,這些問題的產生,嚴重影響了其設備使用的效率和壽命。2.專業管理技術人才“缺失”學校資產管理的責任部門一般都歸總務處,但是,總務處的工作人員大都是年齡偏大、從教學一線退下來的中老年教師,對現代化的教育設施設備不懂行,即使是一些任教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對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教育裝備也未能輕易駕馭,更不用說其他教師了,這類專業培訓也很少,這樣就導致一些先進的裝備進了學校,卻一直擱置沒人使用,或使用率很低。投入幾十萬的設備就這樣“擺擺樣子”。3.監管方法比較“蹩腳”在中小學校財產管理中,監督機制的建立目的是強化管理的專業性和規范性,但是,目前對學校的財產物資管理中,從政府到學校,再到具體責任人,責任劃分不明確,管理方法很傳統、很籠統,缺乏必要的考核督查機制。監查的方法往往是巡查,上級領導到現場檢查,用手摸一下設備,灰塵蒙面,就說“這些實驗設備好久沒用了?”鮮有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監管,這樣就無法保證在每個層面、每一個環節都會有相應的責任人,更不能及時發現和修正現代教育裝備和資源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所以監管的及時性、實效性并不顯著。
三、中小學學校財產物資管理解決的對策針對上述中小學校財產物資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建議采取以下對策:
(一)建設完備的學校財產管理制度
完善制度建設,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要有先進性和可操作性,對體現全面性和時代性的內容進行重點建設。1.建立完善的驗收制度。驗收制度的建設也是日常財產物資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是驗收流程的構建。從目前的驗收工作來看,流程主要分為四步,分別是財產物資清單與實物的對應、實物檢驗、登記造冊和實物入庫。這四個步驟是驗收的基本流程,在強化驗收管理的時候,步驟要在此流程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細化。第二是進行驗收標準的確定。建立詳細的驗收標準可以保證驗收工作的質量達標,所以,根據實物自身特點建立統一的標準非常重要。2.建立完善的使用及維護保養制度。就使用而言,第一是建立登記制度,這樣,物資使用的詳細情況會得到更好的把握,也讓學校領導知道各類物品器具的使用率。第二是進行使用損毀的報備統計,通過此項制度的建設,物資利用的綜合效率更容易進行計算,是維修和再添置的重要依據。就物資維護保養制度而言,一要確定維護保養的標準。二要做好維護保養流程以及費用的報備,以促進財產以及物資管理維護的效能。維護保養制度的建立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規范了物資保養的流程和標準,這樣可以避免保養過程中不必要的開支。第二可以促進財產物資利用的周期,延長使用壽命,老師們喜歡使用慣了器具物品,從而大幅提升使用效率。3.建立完善的盤點及清查制度。學校財物的盤點和清查制度,目的是明確財產物資的去向和用途,學校的管理人員和民主理財小組,不僅要理財,而且要理物。從管理實踐來看,建立完善的盤點和清查制度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定期對學校財物進行盤點和清查,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管理漏洞,進而進行補充和改善;二是對財產物資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有一個綜合性的把握,這樣,對后續的購置更新提供充分的參考,后勤保障工作的效率和服務質量也會得到提升。
(二)進行明晰的管用職責劃分
最好的制度也要有人去執行,在學校內部管理體系的建設方面,職責分工必須十分明確,做到物資使用流程優化,操作規范,效率優先,真正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1.明確管理者職責。管理職責劃分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進行延伸,這樣,責任范圍的確定會更加的明顯,管理實效會大大提升。第一是進行垂直責任的結構建設。落實單位主要領導為全面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使用部門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的三級管理責任制。明確相關責任人的職責范圍,將資產管理責任落實到人,校長———總務主任———財物保管員,層層有責,定期考核責任履行情況,通過垂直責任結構建設,可以將責任徹底細化,這樣,財物的控制效果會更好。第二是進行橫向管理責任的確定。在垂直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橫向責任擴展,分別落實到各個職能科室、各個教研組和班級等,可以將整個學校財物管理的責任進行全面劃分,這樣,責任遺漏的情況就不會再發生。2.落實使用者責任。學校的教具、實驗儀器、音體美器材、功能教室等等,凡需要使用的專任教師都有權使用,但是,使用者必須遵守使用規則,先登記,再使用,不得轉借或帶出校外;操作規范,正常損耗要記錄報備;用后及時歸還,故意損壞或失竊,須追究責任。
(三)建立智能化的監督機制
1.進一步強化完善采購制度。在學校財產物資管理當中,采購制度的建設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是制定采購計劃和分析論證。采購計劃關系著物資針對性的情況,所以在進行采購的時候,要進行詳細的財產物資管理分析論證,這樣可以制定出有效的采購計劃。第二是進行采購工作的落實,一定要有懂行的人來辦理。第三是進行采購申報。通過這樣的流程,采購工作規范有序,實現“物有所需、物有所值”。最后還要做好采購工作總結。2.建立智能化監管和考評機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對學校財物資源進行數字化動態管理,實時掌握各校財物使用情況。地方財政部門會同教育主管部門,定期組織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的全面清查盤點,清理在建工程,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通過監督機構以及監督人員的強化,使得監督的效果得到提升,這樣,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專業化就會得到加強。通過新建立的國有資產網上管理系統,實現對各校現有財產物資及其變化的網上操作管理,建立國有資產管理中心和學校之間的申報、審核互動控制監督機制,實現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的財產物資管理目標,更好地發揮管理監督的作用。中小學財務物資管理是學校管理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深入分析當前物資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完善管理制度和內部責任機制,進一步嚴肅財物管理紀律,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提升中小學財產物資管理的實效性,已經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張偉蓮.新形勢下中小學資產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5:97-98.
[2]馮樂坤.論中央與地方對行政事業性國有財產的分級所有[J].時代法學,2016,02:29-38.
[3]練夏英.農村中小學校校產管理中存在問題和對策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20:149-151.
作者:顧永樟 單位: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