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組織文化理論建設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艾德佳•沙因對組織文化構成因素、形成機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對科學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基于沙因的組織文化理論闡述了企業文化的本質、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及其核心。
【關鍵詞】組織文化;企業文化;建設
作為組織文化與組織管理實踐相融合的產物,企業文化既有文化現象的特質,又有作為管理手段的內涵,既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更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這些抽象的特質使基層供電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難免存在許多困擾和誤區。艾德佳•沙因(EdgarH.Schein)作為企業文化與組織心理學領域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其在組織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對科學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及核心
1.對企業文化的理解
沙因認為,文化是一個特定組織在處理外部適應和內部融問題中所學習到的,由組織自身所發明和創造并發展起來的一些基本的假定類型,這些基本假定類型能夠發揮很好的作用,被認為是有效的,由此被新的成員所接受。猶如國家電網公司基于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及員工對工作使命的認同,提煉出“誠信、責任、創新、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它作為基本的假定類型,在企業經營及員工實踐中被證明符合發展利益和員工價值取向的需要,即被廣泛認可成為企業文化。
2.對企業文化的分層
沙因將企業文化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人工制品,人工制品是企業外顯的文化產品,能夠看得見、聽得見、摸得著,客觀存在,容易感知,卻不易被理解。如企業的廠容、廠貌、標識、制服等。其次是信仰與價值,它們是組織的“信仰與價值”、戰略、目標和哲學,可以通過梳理、歸納、總結、規劃躍然紙上,如企業的制度標準、價值理念、發展戰略、企業愿景等。最后是基本隱性假設與價值,它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或精華,是早已在人們頭腦中無意識的假設、價值、信仰、規范等,正是由于它們的存在,一個具體組織事件才會以特定的形式發生。這些基本隱性假設存在于人們的自然屬性、人際關系與活動、現實與事實之中。根據沙因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及分層,我們可以得出企業文化是員工群體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交際中形成的,被成員廣泛接受和遵從的共同價值理念和行為標準,其產生的根本在于人的思想和行為活動,員工群體是企業文化形成、傳承和實踐的主體。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不是單純地建立人工制品和價值觀,而是企業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經歷從口頭到書面、從抽象到具體、從理念到行動的過程,實現企業文化作為管理手段的作用,最終達到與企業管理相融合的目的。
二、企業文化建設常見的誤區
一是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而非本質。根據沙因對企業文化的分層,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基本隱性假設與價值,最表象的是人工制品。但是很多企業將企業文化建設等同于企業的自我包裝,熱衷于統一服裝、搞企業CI形象設計等。如果企業文化的價值理念僅僅以表層的形式呈現,這樣的企業文化缺乏其作為管理手段的作用,對企業發展產生不了深遠的影響。
二是忽視領導層面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沙因認為,真正的文化是隱含在組織成員中的潛意識,而且文化和領導者密不可分,當一個領導者創造了一個組織或群體的同時就創造了文化,但如果管理者對自己的組織文化無意識的話,他們將被動地為文化所左右。比如,一些領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沒有做出正確地引導,反而運用封建迷信等不良意識形態干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并認為這是企業管理的需要,實則與企業科學發展相悖。
三是忽視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的關系。企業文化理論的產生源于美國學者基于日本企業在二戰后競爭力快速增強的研究,人們發現日本企業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進而發現了組織文化對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開展文化建設,其最終目的應當是將文化價值與企業管理相融合,以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經營業績和核心競爭力。然而很多企業忽視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的關系,忽略了企業文化是滲透于企業管理體制機制和經營策略之中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
三、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啟示
基于本文以上闡述,可以得出以下一些有益于企業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
首先,要認識到企業文化不是對文化的玩賞,不以企業管理為目的或與企業管理關系不密切的行為活動不應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例如,不應當把企業內部開展書法、繪畫、攝影展等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其更多是豐富了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員工情操。
其次,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重心不是文化再造,而是企業文化的傳播與踐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使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核心價值觀被所有成員被普遍認同和遵從,并潛意識的被實踐和傳承。因此,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將優秀的文化意識形態變為全體員工潛意識的行為。
第三,領導層對企業文化建設充分自覺,有助于文化與管理的融合。例如,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砸掉不合格的冰箱;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否決出風口閉合縫隙為0.8毫米的“全能王”空調,領導層通過自己的行為向企業傳遞嚴謹、細致和質量至上的意識,并最終把這種意識轉變為企業文化被員工普遍認同和實踐。
第四,服務于企業文化建設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比如,企業通過制度建設規范經營活動和員工行為;通過表彰獎勵先進典型營造創先爭優的氛圍;通過鼓勵開展創新活動培育員工創新意識等等。這些企業普遍開展的工作和活動不僅是企業日常管理的措施,更是服務于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和運用這些“手段”形成有機整體,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效至關重要。
最后,沙因在企業文化理論研究中指出,即便進行更為嚴謹深入地研究,我們也只能就企業文化的某些成分得出一些結論,我們不可能理解企業文化的全部,它是一門復雜和深奧的科學。不斷加強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學習與探究可以避免我們步入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更有助于企業更好地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實現更高水平的管理。
參考文獻
[美]埃德佳•沙因(EdgarH.Schein)著,馬紅宇、王斌等譯,組織文化與領導力[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王磊 單位: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石嘴山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