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鐵路運輸企業會計核算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工作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自此已覆蓋全行業。作為最早實施“營改增”的交通運輸業,鐵路運輸企業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納入交通運輸業“營改增”試點。鐵路運輸企業實施營改增后,企業的財務管理、經營管理、會計核算和稅務核算等工作都發生了較大改變,同時在實施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加強和規范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會計核算,有助于規范鐵路運輸企業會計核算活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貫徹執行及實施,實現鐵路運輸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指出在“營改增”過程中鐵路運輸企業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期為鐵路運輸企業在全面實施營改增后,提高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鐵路運輸企業 營改增 會計核算
作為實施營改增政策最早的一個行業,自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業正式納入“營改增”試點,在實施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的經營管理、稅務和財務核算都產生了較大變化,對鐵路運輸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鐵路運輸企業營改增試點后由于受到試點地區、試點行業范圍的影響,產生了許多問題,如在經營過程中,取得的維修費和燃料費發票進項稅得不到抵扣,索取發票存在困難,影響鐵路運輸企業營改增效果的發揮。2016年5月1日“營改增”在全國、全行業開展,影響鐵路運輸業營改增的部分問題隨之得到解決。加強和規范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有助于保證鐵路運輸企業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及時準確的編制會計報表,滿足會計報表相關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同時有助于將各個會計核算崗位的工作有效地組織起來,減少會計人員的工作量,節約人力物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營改增”在全國全行業開展為鐵路運輸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鐵路運輸企業應深入研究“營改增”政策的具體內容,與時俱進,及時調整和適應營改增政策,分析由此帶來的具體影響,建立健全會計制度、完善和規范會計核算內容和核算體系,推動鐵路企業經營效益的穩步提升。
1“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1)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收入、成本和費用的影響。營改增之前鐵路運輸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核算的內容是包含營業稅稅金的“含稅收入額”,而營改增后,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收入計量時必須剔除銷項稅,核算的內容是不包含增值稅的“主營業務收入”,且需對不同稅率的運輸收入分別核算,對鐵路運輸企業的收入將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成本費用方面,鐵路運輸企業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都必須辦理認證申報,對可以抵扣銷的進項稅直接抵扣,對不能抵扣的進項稅在當期辦理轉出處理。由于鐵路運輸企業的固定資產主要是線路及房屋等不動產,按照現行的增值稅核算規定其進項稅額無法進行抵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鐵路運輸企業的成本偏高。
(2)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票據管理的影響。鐵路運輸企業“營改增”之前繳納營業稅,領用的是由地稅機關監制的普通發票。在管理和使用上,普通發票的規定遠沒有增值稅專用發票那么嚴格,鐵路運輸企業甚至可以自行印制鐵路運輸票據。實行“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成為增值稅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在進行貨物運輸費用結算時開具的是由國稅機關監制的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管理更規范、更嚴格。增值稅管理規定對于發票的虛開、偽造、非法出售等問題,規定的都較為具體,制定的處罰措施更加嚴格。
(3)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稅務核算、稅金計算、稅負產生的影響。鐵路運輸企業在實施“營改增”后,由原來營業稅稅率3%,調整為增值稅稅率11%;鐵路國際聯運增值稅稅率為0,“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稅負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利潤的高低和稅負的多少主要取決于能夠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多少。在會計科目設置上,增值稅的核算更加細化,會計科目也增加了許多,新增了“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進項稅、進項稅轉出、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等增值稅會計科目。
(4)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財務預測和分析的影響。鐵路運輸企業“營改增”后,必須進一步理順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加強銷項稅與進項稅的核算管理,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現金流和利潤可能出現的變化。同時,“營改增”實施以后鐵路運輸企業的財務報表列報也會發生相應變化,需要對以前營業稅核算下的會計核算與稅務管理方式進行調整、改變,逐漸使其自身的會計核算流程得到改善和發展。
2加強鐵路運輸企業“營改增”實施的會計核算建議
(1)建立健全會計核算體系,規范會計核算。由于鐵路運輸企業行業特征明顯,會計核算的內容和方法具有特殊性,企業應深入研究營改增對公司產生的影響,建立健全會計核算體系,遵循會計準則的營改增實施規定的基本要求,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的合規性。企業在不違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結合鐵路實際,針對會計科目的設置,對鐵路企業的會計政策做出合理的選擇,要盡可能運用通用科目,減少行業性特色科目,最大限度地提高會計信息的通用性。針對鐵路線長、點多、面廣的特點,實行分級核算制。
(2)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要制定適合增值稅管理的業務流程,對自身生產流程進行優化,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從企業各個環節做好稅收籌劃,科學確定稅率和合理劃分業務板塊,按不同銷項稅率分別正確核算各項營業收入。鐵路運輸企業應在制定合同時考慮到增值稅的影響,合同中要加入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相關要求,從發票管理和交易定價等方面主動約束關聯方。建立完善的適應新規則的會計核算體系,逐步完善企業成本和收入核算制度,對各項收入和有關的會計核算進行細化分析,通過細化收入、支出、減少稅負。
(3)完善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應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企業必須清晰的掌握固定資產,以及未來可能會購進的固定資產,進行詳細的稅務籌劃,要科學、合理的調整運輸成本結構,正確測算不同成本結構的盈虧點。由于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品種多、數量大、采購周期長、存放周期長等特點,在財務處理上,要做好固定資產的管理,為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以便可以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另一方面,要加強落實合法憑證的取得,在購進貨物、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時及時、準確的取得符合規定的發票憑證,實現抵扣進項稅額的目的。
(4)加強鐵路運輸企業增值稅稅務籌劃和發票管理。“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提高稅務籌劃能力,企業可以邀請財務稅務專家對企業的稅務進行指導、對收入、支出進行嚴格細分。在實際的業務中,財務人員要合理安排發票的開具時間,分析業務納稅義務產生的時間,在不影響正常經營情況下,盡可能延遲開具增值稅發票和延期納稅,提高企業的效益。在發票管理方面,指派專人進行增值稅管理,完善相關制度和審批程序,加大對增值稅專用發票具體金額、付款單位等信息審核力度,保證企業收到的進項增值稅發票的真實性、合法性,做好發票管理工作。加大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聯系和合作,主動向銷貨方或提供服務方索要發票,盡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5)加強財務會計人員培訓,提高會計核算水平。營改增工作對鐵路運輸企業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財務人員要不斷加強營改增政策的學習,企業應不斷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增值稅會計實務培訓工作,組織好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和學習,特別是增值稅科目的設置、具體業務的會計核算,增值稅發票的認證、抵扣、稅金計算,使會計人員熟悉營改增相關政策法規、文件規定。
3結語
面對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和稅務產生的影響,鐵路運輸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應結合“營改增”相關政策規定要求,優化自身的業務流程,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加強會計核算、稅務核算、財務預測與分析等工作,更快、更好地適應營改增帶來的新變化,規避風險。作為財務會計人員要深入理解營改增政策的內涵,不斷加強相關培訓,提高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彭為作.營改增后鐵路企業增值稅風險防控[J].新會計,2016(08).
[2]劉濤.全面“營改增”對鐵路非運輸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J].經濟研究導刊,2016(21).
[3]朱麗潔.營改增實施后對鐵路運輸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08).
作者:夏文青 單位:濟南鐵路局青島西車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