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鐵路作業生產環境重要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鐵路現場的生產情況入手,分析了生產環境對提高職工的軟實力和任務的完成質量兩個大方面的重要性,其中明確了從意識上、從激發工作潛力上、從養成良好工作習慣上,強調了好的生產環境可以提高企業中勞動生產率,之后又從生產任務、作業方式及新型企業工作方式等方面闡述了生產環境的影響力,最后從現場職工和學校學生兩個角度說明設置優越生產環境的必要性,也給全文做出了結論。
關鍵詞:軟實力;新型的生產環境;安全保障;大聯鎖
在當今鐵路管理體制改革和技術不斷進步的形勢下,越來越需要高效、快捷、準確的工作方式來適應鐵路高速、便捷、正點的運輸需求,尤其是新型的“集約化”的綜合一體化生產結構的實施,更是需要培養鐵路專業人才的高職學校更新原有實習實訓環境,建立新型的鐵路作業生產環境模式,從而完成提前適應“職場”的目的,就擔負著鐵路效率和安全的鐵路供電、工務、電務等部門而言,只是單一的管理和運營已經遠遠趕不上技術的發展腳步。下面結合鐵路單位實施“集約化”生產的條件,闡述作業生產環境的重要性。
一、適應的生產環境提高人的軟實力
(1)從盡快提高人的生產意識方面分析,意識的改變是盡快適應新型的生產環境的前提。就拿鐵路實施綜合一體化維修改革來說,有一部人不能做到很快適應,還是停留在分散作業的狀態下,所以會因對工作的不熟悉而耽誤了生產的效率。另外,剛剛畢業的學生就是要看誰最先形成適應生產環境的意識,這樣才能讓職工懂得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定位自己的價值觀念,形成牢固的質量標準意識。(2)良好的生產環境會影響人的工作興趣。激發人的創造潛能,使職工更喜歡工作,從而熱愛崗位,鐵路沿線工隊的“五小”建設都很到位,生活區的小食堂、小菜園、小浴池、小活動室、小圖書館都是讓職工工作之余有“家”的感覺,職工在這樣環境中工作的會更舒服和安心。(3)良好的職場環境會讓人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為保證行車安全,鐵路往往更加強調在工作職場的文化建設,形成特色的文化氛圍,例如在工作職場的顯著地方標清安全口號,還會用一些家庭照片等方式溫馨的展示來自家庭的囑托,提醒職工時刻遵守安全生產規則,做到平安快樂的工作過程,其實這些也是一個團隊形成什么樣的工作風氣的關鍵,實踐證明好的文化宣傳會讓職工養成規范的工作習慣,保證更好的為安全生產服務。
二、適應的生產環境決定任務的完成質量
(1)生產環境是一個廣義的名詞,生產環境中更重要的是合理布置工作環節,包括卡控工作進度,預防安全風險等,尤其在合理有序的工作安排中,要重點突出工作計劃-工作過程-工作驗收-問題完善-工作總結-效果檢驗等全過程,這些工作環節都是要靠合適的生產環境來保證,如用年度工作計劃、月度工作計劃,以及日常工作計劃,都要用安全風險卡控點防范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危險,用春檢、秋鑒等手段完成工作驗收,用安全大檢查等方式總結一段時間內出現的問題,用回頭看的方式達到進一步完善的效果,用月度工作會議、年度工作會議形式完成工作總結,鐵路上實施的這一系列圍繞生產環境建立的工作體系,重點是要讓人清晰的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樣的問題。(2)在鐵路建立有效的生產環境就是建立了完成任務的安全保障,安全是鐵路永恒的主題、質量是鐵路運行的基礎、效益是新型企業結構下目標要求,就拿鐵路的安全保障來說,在作業環節上,鐵路從生產環境中突出五個過程,即作業前的準備過程,工作過程中的單項作業過程,工作后的檢查試驗措施,安全防范及卡控制措施,出現問題時的應變措施。在工作質量保障方面會突出標準化檢修、流程化天窗、標準化施工等制度,從檢維修、集中修及大中修等方面體現標準的生產環境。在效益保障方面,鐵路上采用了科學的統籌作業來適應生產變化,不斷完善和改革運輸組織方式來保證鐵路運輸效益的最大化。(3)有序的生產環境建設可以保證讓現場生產更加貼近鐵路改革發展的方向。第一,合理的生產環境建設有利于統籌效果,好的生產環境建設容易讓生產的效果體現在日常工作中;第二,合理的生產環境建設有利于實現標準的統一,制定的標準大都是來自生產實踐,而又要在生產實踐中完成統一實施。第三,合理的生產環境建設有利于干部職工形成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立鐵路一盤棋的思想,牢固人人有責的勞動意識。第四,合理的生產環境建設有利于落實當今鐵路運輸中的“大聯鎖”理念,從而為鐵路運輸提供系統保障。
三、結論
(1)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現場職工能在一個較好的生產環境下工作,對于意識的形成、習慣的養成、任務的完成,以至于生活質量的提高都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作為涉及國家民生的國有企業(鐵路)設置規范有序、舒適合理的職場環境,是行車安全、運輸效率、職工幸福感的基礎。(2)對于交通運輸類學生要提前適應現場的工作生產環境更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適應現在鐵路運輸生產模式的細節,了解鐵路運輸生產任務清單,建立適合新型企業產業發展方向等方面要求更加具體,作為在交通運輸類學校要切合實際的加強模擬企業現場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實現學校人才培養與鐵路生產無縫的人才對接,保證為鐵路現場提供實用型人才做好支撐。
參考文獻:
[1]冉嘉洛.高職院校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的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2(20).
[2]陳明忠,戴麗君.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狀況分析[J].現代教育職業,2018(28).
作者:李欣 單位: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