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技術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土建工程中,部分巖土層能夠承受較大的荷載,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將建筑物的大部分荷載集中在這部分巖土層中,使承載力在建筑工程地基中得到提升,從而降低塌方、沉陷等施工事故的發生率。明確樁基礎施工技術的關鍵應用要點,以科學的施工確保樁基礎穩定性和承載力,保證地基、基坑質量,從而有效提升土建工程施工質量,提高建筑工程整體質量。
0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現場的巖土應力會發生一定變化,且地基底部在建筑荷載的影響下會出現一定的沉降和變形情況。樁基礎是深基礎施工中的重要技術類型,在建筑工程土建項目中具有廣泛的應用,通過采用樁基礎施工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地基承載力和平衡力,具有抑制變形與深陷的效果,即使是在惡劣的工程地質環境中,樁基礎依然能夠發揮出良好的效果。為促進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提高,本文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方面進行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和措施,旨在進一步提高樁基礎施工技術水平。
1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優勢
在建筑工程的土建項目中,工程現場地基巖土應力存在一定特點,地基底部在建筑荷載的作用下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形與沉降,為了能夠確保地基整體穩定性和承載力,需要采用科學的樁基礎,確保地基變形和沉降能夠符合國家規定以及設計規范,從而確保地基整體承載力,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整體穩定性、安全性以及質量。在土建工程中,部分巖土層能夠承受較大的荷載,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將建筑物的大部分荷載集中在這部分巖土層中,使承載力在建筑工程地基中得到提升,從而降低塌方、沉陷等施工事故的發生率。通過應用樁基礎施工技術,建筑工程自身的荷載會轉移到樁基礎中,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地質自身的荷載,還能夠提高建筑工程整體建設效果。因此,在建筑工程土建項目中應用樁基礎施工技術時,需要采用正確的應用方法,以此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性。根據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實踐經驗來看,樁基礎施工技術具有如下優勢:(1)樁基礎施工技術不會影響基坑周圍土地,從而不會產生基坑周圍地面沉降、房屋傾斜、道路破損以及地下設施位移等危害。(2)樁基礎施工技術采用鉆桿等施工工具,能夠隨著鉆掘施工與攪拌施工同時進行,從而能夠確保水泥強化劑與基坑土攪拌更加均勻,且形成的樁體墻不存在接縫,具有良好的止水性能,滲透系數能夠達到10~7cm/s。(3)樁基礎施工技術能夠在黏性土、粉土、砂土以及砂礫土等多種不同地質結構中進行,具有良好的適用性[1]。(4)應用樁基礎施工技術所需工期較短,在一般的地質條件下能夠提高施工效率。
2工程案例
工程為位于H市的某小區住宅,總面積為28120.15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約為4956.82m2,建筑高度為7.70~53.5m之間。該建筑地下一層為整體車庫。為了保證本次建筑工程質量,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以及前期調研工作,需要采用樁基礎技術,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主要包括:(1)現場環境較為復雜。該建筑工程所處地區的現場環境較為復雜,西側和北側為居民小區,具有較多的常住居民,樁基礎技術應用可能會對周圍建筑以及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南側為電視臺信號塔,東側為既有公路,建筑整體處于較為復雜的區域。(2)地下管線復雜。因為本次工程基坑開挖深度較深,在采用樁基礎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地下管線問題,主要包括有線電視管線、污水管線、雨水管管線以及電力管線等,在開發以及支護過程中所面臨的S2022年第6期地下環境管線較為復雜。(3)水文條件復雜。H市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降水量較大,海洋性氣候特點顯著,降雨季節分配不夠均勻,全年降水集中梅汛期、臺汛期,即在6月、7月及8月、9月期間,而8~9月降水量最大。在本次開挖施工過程中,地下水主要存在于素填土和中砂層的空隙中,素填土層地下水為潛水類型,中砂層地下水為承壓水類型,承壓水頭高度為1.66m及2.68m。(4)地形復雜。本次建筑工程基坑最大開挖深度約為8.55m,基坑面積約為5700m2,且該區域的地形較為復雜,場地原始地貌為沖積平原,場地條件為耕地,局部區域為舊房拆除區域,在現場經過人工回填后存在不平問題。該區域的巖體分布及特征見表1。
3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技術的具體應用
結合本次H市某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需要采用科學的樁基礎施工技術,確保地基、基坑以及整體施工質量,從而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3.1基坑支護方案
結合本次工程現場實際情況,為了確保維護結構以及周圍土地穩定性,避免對周圍既有公路及建筑物造成影響,本次工程維護結構設計方案采用深基坑支護結構體系,選擇水泥土攪拌樁以及樁基礎施工技術相結合的方式。表2所示為本次工程樁基礎施工技術的主要施工內容。在基坑降水方面,基坑采用集水明排的方式,主要施工技術包括:距離坡頂以及坡腳不低于30cm以外的截水溝、排水溝,同時在基坑周圍設置800mm×800mm的集水井,坡面排水采用長度1500mm的PVC管,外包兩側采用20目塑料網;針對坑底局部存在的承壓性強透水中砂層,在深基坑施工前采用設置減壓井的方式,減壓井直徑500mm,深度設計為16m;孔深進入粉質黏土層為1.2m,井管采用鋼筋籠及DN15PVC管[2]。
3.2導溝開挖施工技術
為了保證樁基礎技術應用效果,在施工過程中將樁身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范圍內,施工前需要進行導墻制作。導墻溝槽沿著基坑圍護內控制線進行開挖處理,并及時將地下障礙物清除;到軸線可以適當外放,從而能夠抵消圍護結構以及施工誤差對結構凈空的影響,使得導溝施工質量得以提升,有效解決地形復雜的問題,在本次工程中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在導溝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開挖深度以及開挖量,確保導溝能夠符合實際設計要求[3]。
3.2定位型鋼安裝技術
在導溝開挖施工結束后,順著垂直溝槽方向安裝兩根200mm×200mm、長度為250cm的定位型鋼,在與溝槽平行的方向安裝兩根300mm×300mm、長度為1200cm的定位型鋼,縱橫向型鋼間宜用點焊進行固定;轉角處的型鋼采用腹板對準兩邊線夾角上的角平分線插入;攪拌樁機鉆桿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確保水泥漿液攪拌均勻。
3.3攪拌施工以及水泥漿制備工藝
鉆進以及水泥漿制備是本次樁基礎技術施工技術應用的重要流程,能夠直接影響樁基礎施工質量,所以在該環節中采用如下施工技術:(1)鉆進施工。為了保證鉆進施工質量,需要嚴格控制三軸攪拌機的下沉以及提升速度,具體速度在不超過規定允許范圍內,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確定,并由專人對沉樁過程中的多項指標進行記錄,同時水泥漿需要在下沉以及提升的過程中進行注入施工,因為水泥漿注入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本次工程中在現場搭建一個臨時水泥庫,確保水泥攪拌工作能夠及時開展,以便于在攪拌過程中對配比參數進行優化與調控。(2)水泥漿制備。樁基礎技術所采用的水泥漿制備,需要嚴格按照配比進行,攪拌樁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在進料后進行攪拌制備,同時需要保證水泥漿在攪拌完成后2h內使用,防止出現水泥漿硬化問題;在攪拌過程中,需要采用持續攪拌的方式,從而避免水泥漿出現離析問題;在導入集料的斗中加入1%左右的減水劑,能夠提高水泥漿流暢性,同時加入2%左右膨脹潤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水泥漿可塑性,從而避免墻體出現滲水以及開裂問題[4]。
3.4型鋼插入施工技術
在水泥攪拌樁施工完成后,不能第一時間插入型鋼,而是需要在水泥攪拌樁強度達到標準后才能開展型鋼插入施工,通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在水泥攪拌樁制作完成1h后進行施工;在型鋼起吊前,采用兩點法進行定位,從而能夠保證水平位置準確性和穩定性;為了確保型鋼插入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在型鋼插入前進行校準處理,經過校準確保不存在偏差后通過線錘控制型鋼的垂直度。最后,按照設計方案中的定位將型鋼緩慢地插入攪拌樁內,在此過程中如果型鋼出現問題,需要采用提升的方式進行調整,直至型鋼插入滿足設計標高以及深度規范要求,從而保證型鋼施工質量,能夠有效解決傳統型鋼插入施工容易發生的多項問題[5]。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簡要闡述了樁基礎技術的基本內涵,并結合具體工程項目,對樁基礎技術的具體應用方式進行分析,在土建項目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個中經驗希望能夠對建筑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作用,不斷提高施工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鄒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探究[J].智能城市.2021,7(13):167-168.
[2]張亞飛,田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21,19(20):136-137.
[3]田建輝.樁基礎技術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1,(10):54-55.
[4]張珂.基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要點探究[J].四川水泥.2021,(2):179-180.
[5]徐桂昌.試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技術應用[J].房地產世界.2021,(5):94-96.
作者:朱麗梅 單位:蘭州高科紅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