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經濟的急速發展使文化體系發生了變化,出版行業正在走向市場化。增強出版行業的內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提高出版行業生產和運營能力,并對出版行業的生產和運營來說有著較好的管制效果。因此,如果在中國完善出版業的內部控制系統,就能有效地克服出版行業生產及運營方面的缺陷。
關鍵詞:出版業;內部控制;不足;對策
出版行業的產品與一般商品流通不一樣,主要是期刊、電子出版物和視聽品,這些產品雖然屬于是一種正常的消費品,但是出版行業的產品主要是傳播知識、實現文化的繼承。因此出版產業有很多無形資產,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一些困難。
1出版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1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
首先,缺乏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企業由于內部控制問題導致的損失,可能由企業來承擔,而對相關責任人的懲罰措施比較少。甚至企業經營者基于短期利己動機,可能通過職權侵吞公司資產或收受賄賂來滿足欲望,因而存在有些經營者不會重視內部控制的建設,甚至有意忽略或阻撓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因此,這些都會導致出版業企業內部控制度的不健全,最后形成惡性循環。其次,人員選拔和培訓體系不完善,一些出版業企業存在雇傭有親戚或與企業管理人員有著密切關系的職員。同時,在當前出版業企業的員工培訓中,員工培訓體系還有待完善。最后,雖然出版業企業中的各環節和部門設立了相應的規則和法規,但是出版業企業的控制環節的把握更多的是取決于員工的經驗,而不是規則和法規。由于出版業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不完整,不少出版業企業的常規票據分管制度、重要空白憑證保管使用制度、會計人員分工中的“內部牽制”原則均不夠完善,有些小型出版業企業甚至沒有正式的會計部門。
1.2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事實上,許多出版業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都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沒有授予這些部門監督所需的權限。一些內部審計主管甚至沒有最基本的財務會計知識和動態監督職能。對于許多出版業企業來說,企業的內部審計采用格式化管理。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必須通過現場工作來正常發揮作用。由于大多數內部審計部門都有負責財務的總監或副總監,因此,高層管理人員的財務欺詐行為往往會變得過于獨立,而且需要進行大量的監管。很多出版業企業沒有由內部審計師承擔責任,也沒有有效防止違規和欺詐。事實上,出版業企業的監管機制往往會受到出版業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各種監管機制的制約。由于這些監督機制與不同的職能部門相關,因此,內部審計的監督機制會被削弱。稅務機關、銀行、審計和其他社會監管機構都未能共同開展工作,導致對出版業企業的內部審計缺乏全面的監管能力,最終導致出版業企業的內部控制效果較差。沒有充分關注審計獨立監督的功能,出版業企業的內部審計尚未標準化、合法化和規范化。當出版業公司內部出現審計問題時,沒有的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1.3出版業企業內部信息溝通不暢
為了有效實施內部控制,我們需要確保出版業企業內部信息溝通是通暢的。好的信息系統能夠保證提供了對組織中每個人所執行的特定角色的明確想法。每個員工都應了解內部控制系統的相關方面的內容,以及在控制系統中執行的角色、責任以及與他人的業務關系。現有內部控制系統是如何實現的,以及如何通過此渠道實現內部控制的管理。員工還需要注意,除了在執行業務時發生內部控制問題之外,還需要關注出現這些內部控制問題的原因。但是,由于許多出版業公司都沒有有效的信息反饋機制,因此,內部控制系統無法有效地反饋到管理部門,而且由于無法及時糾正問題,最終導致出版業公司的內部控制系統效率低下。
2.1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第一種方法是改進激勵機制。在沒有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情況下,我們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內部會計管理系統的構建是內部會計管理的核心。系統不完善或不適合出版業企業,它是不會繼續穩定運行的,任何人都不會承擔任何責任。出版業企業的內部會計管理系統雖然已經成立,但是很多人卻不了解這些內部會計管理系統的功能和特點。內部控制系統的問題反映了出版業企業對各種系統功能不重視的事實。除了內部控制系統,出版業企業還缺乏與績效激勵系統和信息管理系統相同的合法系統。這限制了出版業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開發,使出版業企業無法提高管理效率。第二種方法是構建一個內部會計管理系統。改進的內部會計管理系統必須與出版業企業的利益相匹配,從而使內部會計管理的改進效果更加明顯。監理出版業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目標不僅僅是構建系統和實施系統,是為了進行會計控制系統的效果估算,從而獲得更高的回報。內部控制對出版業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能夠幫助降低出版業企業成本并提高其競爭力。
2.2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第一,對管理層內部控制的認識進行有效的改進。進行內部控制的經理和其他管理人員的態度、經理的運營風格、經營理念、出版業企業文化和對內部控制的認識等內部環境因素都是影響內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中國許多出版業企業的管理當局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內部控制環境成為整個內部控制系統的基礎,因此必須加強對內部控制環境的宣傳和培訓。確保財務信息的質量管理有助于確保出版業企業業務目標的實現,以及內部控制系統的實施。控制環境決定了出版業企業整體的總體態度,并為內部控制中所有其他活動提供基礎。第二,加強組織計劃和改善內部控制,提供組織保證以及勞動分工的合理性和效率化。出版業企業的組織結構有兩種級別:一個是法人主體的治理結構,其中包括董事會和監管機構的設置和其他部門。眾所周知,治理結構的核心是構建一個新的出版業企業系統,應特別注意在工作分區上分離無法共存的部門和職位。所謂不能并存的職務分離是指一個人持有多個職位,可能會引起錯誤和過失。第三,強化內部控制程序審批和授權控制,并在系統中管理出版業企業的業務流程。審批是指出版業企業在處理經濟業務時需要進行控制審批。審批可將常規認證和特別認證分隔開,具體取決于出版業企業的具體情況。所謂的一般授權是指處理現有業務時的責任條件和責任條款,一般授權具有長期的有效性。但特別授權是指處理例外業務時的責任條件和責任條款,通常具有短期的有效性。無論采用哪種驗證方法,出版業企業都必須設置認證授權系統。(1)審批范圍,通常,出版業企業的所有業務活動都應包括在此范圍內。(2)權限級別,其他級別的權限應根據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和工作量來決定。每位董事都有權利和責任。(3)授予和審批權限的責任必須明確責任的一方,而且要避免責任的不明確的責任,如果出現問題,就很難進行追責。審批和審批系統通過為每個層的經濟業務設置審批流程,以處理交叉層審批和非法審批的流程來處理審批,全面管理出版業企業的業務流程,從而有效地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2.3從源頭上對會計信息加強管理
內部控制受企業的董事會、管理階層及企業員工的影響。它是通過企業員工的行動而加以完成,從某種程度上說,內部控制的成效關鍵在于職工素質的高低。職工素質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證職工忠誠、正直、勤奮、有效的工作能力,從而保證其他內部控制有效實施,從源頭上對會計信息加強管理,杜絕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員工素質控制包括:(1)確立嚴格招聘程序,保證應聘人員符合招聘要求;(2)制定員工工作規范,用以引導考核員工行為;(3)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幫助其提高業務素質,更好完成規定的任務;(4)加強考核和獎懲力度,應定期對職工業績進行考核,獎懲分明;(5)對重要崗位員工(如銷售、采購、出納)應建立職業信用保險機制,如簽訂信用承諾書或保薦人推薦等;(6)崗位輪換,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工作崗位輪換,通過輪換及時發現和防止有可能存在的差錯和舞弊情況,等等。
3結束語
內部控制是一種用于運營和管理出版業的工具,它建立了健康的內部控制系統,為出版行業的經營管理提供了有效管理和降低風險的方法。因此,出版業企業必須建立健康的內部控制系統,以改善出版業系統、加強出版行業人才團隊的建設、加強內部審計和促進出版行業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雅玲,張曉璐.淺議出版行業內部控制不足與對策[J].財會通訊,2010(11):110-111.
[2]徐麗婭.淺談出版業企業內部控制制度[J].出版科學,2015(01):63-64.
[3]孟怡平.出版業企業內部控制的舉措探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4(1):24-27.
[4]呂建生.以信息化提升出版出版業企業內部控制水平[J].科技與出版,2016(11):54-57.
[5]王秋紅.出版業企業應加強銷售業務內部控制———以出版業企業為例[J].中國商論,2017(07):129-130.
作者:吳小燕 單位:重慶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