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圖書館開展新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媒介的蓬勃發展,媒介信息環境日益復雜,針對大學新生媒介素養缺乏的現狀,分析了高校圖書館開展大學新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優勢,結合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新生培訓等功能,根據新時代對圖書館發展的要求,在圖書館館藏資源、人力資源、通識教育功能及濃厚文化氛圍的基礎上,探索圖書館開展大學新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徑。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媒介素養;大學新生;讀者服務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媒介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信息傳播和使用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媒介素養已不僅僅是傳媒專業人才的素質,而是每個公民都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媒介形式和媒介內容的日趨多樣化,使作為重要知識儲備群體的大學生面臨著空前復雜的媒介環境。作為剛入學的大學新生,學習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媒介接觸由“管制”轉變為“自由”狀態。據中國互聯網絡中心(CNNIC)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6月有效網站數量為544萬個,APP在架數量為415萬款。面對如此龐大的網絡媒介載體,對于剛出媒介“牢籠”的大學新生來說,有著無比巨大的誘惑力。“深度參與”已成為大學生對媒介使用的最大特點,大學生與媒體的關系正在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媒介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正在影響著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文化陣地的最前沿,從新生就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培養新生熟悉媒介傳播的規律和流程,提高運用、分析媒介傳播信息以及制作媒介產品的能力,使新生具有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和道德規范,對高校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現實意義。
1大學新生媒介素養現狀分析
1.1媒介的使用和利用處于嘗試階段
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媒介的全面開放、充分的自由時間,使新生對媒介有著更多的嘗試機會,但前期對媒介使用能力的欠缺,使大部分新生只能自行摸索,缺少快速、正確使用媒介的能力。對于那些新生的、熱門的媒介趨之若鶩,從眾心理較強,缺乏準確的定位。媒介接觸動機相對簡單,更多的是進行嘗試的心理,尤其是智能終端上的一些媒介,更換頻繁,更傾向于娛樂信息,對媒介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理性。甚至有些大學新生因媒介素養的缺失,沉迷于網絡,產生價值扭曲等社會問題。
1.2媒介評價和批判能力相對欠缺
大學新生心理正趨向于向成熟階段發展,更加感性。在媒介信息的評價和批判上,新生對媒介信息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深層次的挖掘信息的內在含義。在面對幾何速度增長的網絡信息時,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對信息分辨、篩選、利用能力的失衡,凸顯出新生接受媒介素養教育的不足。在媒介使用過程中,甚至以個人愛好或價值為標準,對一些媒介信息不加甄別,就加以評論、傳播,間接助長了負面信息的擴散。因此,培養新生如何科學地評價和批判媒介信息,減少媒介信息負面影響,提高自身媒介素養,是高校圖書館開展新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所在。
1.3系統接受媒介素養教育的機會較少
大學新生在高中階段,由于受到升學壓力,對媒介接觸較少,雖然有過相關內容學習,但接觸程度較淺,缺乏較為系統的媒介知識學習。進入大學后,面對嶄新的學習生活環境,紛繁復雜的信息世界,尤其是涉及到網絡信息環境時,表現出來對信息的判斷能力、評價能力、理解能力和選擇能力就相對困難,盲從心理嚴重,缺乏必要的法制思維,容易受到有害信息侵蝕,不利于新生的健康成長。
1.4參與媒介創作優質內容的能力不足
新媒介時代,大學生已不在只是媒介的受眾,同時也是媒介的制造者和傳播者。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開展,總體上新生獲取并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參與媒介互動與媒介創作的人數比例仍然很低,而且城鄉差異、地區差異、專業差異很大。與此同時,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雖然大學生參與媒介創作的門檻有所降低,互動性有所增加,但更多新生傾向于將時間利用在生活娛樂方面被動接受信息,只是為了滿足個人好奇心理需求而已。總體上,新生在參與媒介創作優質內容的能力上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各方面的介入,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全方位提升新生媒介素養。
2圖書館開展新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優勢
2.1圖書館具有多種載體形式的媒介資源
高校圖書館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涵蓋了圖書、期刊、報紙、數據庫、視聽等多種媒介,形成了多種載體的館藏資源格局,很多圖書館還根據學校發展特點自主開發了自己的特色資源體系。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圖書館信息資源重構能力,促進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服務體系完善。在多種載體媒介資源支撐下,圖書館具有系統的信息組織開發能力,能夠為開發新生媒介素養教育所需要的信息資源提供了技術的支持。
2.2圖書館具有雄厚的人力資源
高校圖書館是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服務的重要基地,配備了高素質的專業性服務人才,不僅具有圖書情報專業知識的人員,而且為了滿足學科服務的需要,出于對讀者強烈的服務意識,儲備了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信息傳播技術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隨著高校圖書館的不斷發展,人才配備日趨完善,在日常讀者服務中,各類型人才參與信息咨詢、讀者培訓等服務,積累了大量為讀者開展素質教育的經驗。在多媒體時代,館藏類型的豐富,人員學歷結構的調整,現圖書館員已具備了較強的媒介素養能力,為圖書館開展新生媒介素養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圖書館擁有便利的空間和完善的設施資源
新生媒介素養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全面性的工作,教育空間和設施是否完善直接影響教育效果。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在培育大學生信息素養過程中,開辟了各種功能空間,例如閱覽空間、交流空間、共享空間、創客空間等,這些空間為開展新生媒介素養教育提供了場所保障。同時,為了保證購置資源及功能空間的正常使用,高校圖書館構建了完善的硬件設施。智能圖書館的發展,使圖書館功能空間與數字資源進行了有機結合和創新,完善的智慧化設備為圖書館開展新生媒介素養教育提供了保障。
3圖書館開展新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3.1新生入館培訓內容引入媒介素養教育
高校圖書館對新生進行系統的入館培訓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高質量的入館培訓能夠使新生更好地熟悉圖書館,更好地利用圖書館。入館培訓是新生與圖書館的第一次全面接觸,是提升自身信息利用能力,培養信息意識,提高信息素養的第一堂課。在新生入館培訓傳統模式上進行改革和創新,結合新生日益突出的個性化特點,在培訓內容引入媒介信息,將媒介素養教育與入館培訓融為一體,以館藏媒介資源學習為基礎,進而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系統,使新生在熟悉圖書館的同時也接受入學的第一堂媒介素養教育課程。
3.2媒介素養教育延伸到閱讀推廣活動中
閱讀推廣活動是圖書館的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隨著全民閱讀建設的深入開展,高校圖書館已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新媒介的快速發展,不僅刷新了閱讀推廣的傳統模式,同時也提供了全新的閱讀方式。對于新生來講,有了更加寬泛、更加自由的閱讀條件,接受、參與圖書館舉辦的各種閱讀推廣活動已然成為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圖書館,通過新媒介進行閱讀推廣已成為閱讀推廣的一種新模式,這就要求新生具有足夠的媒介素養才能適應新的閱讀環境。通過在閱讀推廣活動中嵌入媒介素養相關知識,以用促學,進而學以致用,對中開展新生媒介素養教育具有現實意義。
3.3以通識教育為構架進行媒介素養教育
大學生接受通識教育是提高個人的基本常識和能力,進而在身處的社會中達到最佳的適應和認同。在高校圖書館,以豐富的館藏資源、專業的學科館員、良好的文化氛圍為基礎,已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通識教育,全面提高了大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學習討論、知識儲備的能力。相對于通識教育來說,媒介素養教育只是通識教育的一個分支,是通識教育的具體實踐的一部分,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合不同載體的館藏資源,能夠真實、全面的認識各種媒介特質,正確理解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提高媒介信息的辨別、傳播、創造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圖書館需要通過不斷的引導、強化,加上新生學習過程中的實踐,使媒介素養教育成為圖書館日常培訓教育的一部分。
4結語
新媒介的快速發展及普及,使得信息的傳播形式更加多樣化,傳播內容更加的多元化。對于剛入學的大學新生來說,面對紛雜的信息世界,大力提高個人媒介素養,提高獲取、解讀、分析、評價、傳播與制造信息的能力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應該充分彰顯讀者素質教育功能,把媒介素養教育嵌入新生入館教育、讀者培訓、閱讀推廣等服務實踐中,使圖書館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
【參考文獻】
[1]胡芳.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與高校圖書館服務功能之拓展[J].攀登,2010(06)
[2]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8-10-15].
[3]鐘進華.基于高校圖書館的大學生媒介教育路徑探尋[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06)
[4]蘆世玲.通識教育———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新平臺[J].西部大開發,2009(10)
作者:劉英杰 單位:河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