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聲樂教學中古詩詞歌曲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歷史上有許多古詩詞可以吟唱,在現今音樂創作中古詩詞的應用較為普遍,賦予音樂作品古風之美,豐富音樂形式。作為我國優秀文化傳播載體,古詩詞亦可以應用在聲樂教學中,旨在充實聲樂課堂教學內容,在育人活動中滲透美育、德育等立德樹人內涵,擴展學生聲樂視野,提升聲樂教學水準。本文通過探析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方略,以期提高高校聲樂教學質量。
古詩詞歌曲主要是指用古代詩詞歌賦填詞的音樂作品,如《鄉村四月》、《夜書所見》、《月滿西樓》、《蒹葭》等,從傳統意義上來講是古代流傳下來且較具知名度的樂曲,多數為詩人所創,新時代古詩詞歌曲融入流行元素,成為音樂類型之一。然而,當前有些高校在開展聲樂教學活動時未能充分運用古詩詞歌曲,一方面無法引領學生通過古詩詞歌曲的學習傳承優秀中華文化,另一方面未能多渠道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有礙高校聲樂教學改革。基于此,為提高高校聲樂教學質量,探析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用的價值、關鍵、原則、難點及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充實聲樂教學內容高校聲樂教材中有關傳統古樂的內容相對較少,教師應用古詩詞歌曲進行教學實踐,可以有效充實教材內容,還可以古詩詞歌曲為載體講解聲樂知識及專業技能,使高校聲樂教學內容得以豐富,為提高新時代教改背景下高校聲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二)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教師僅圍繞知識及技能進行智育,已然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求,為此提出立德樹人理念,在關注智育同時滲透美育、德育,助力學生在學習中鍛造優秀品格,樹立正確觀念。古詩詞歌曲在詩詞歌賦基礎上創作而來,可以體現出先輩的思想品格,教師指引學生秉持“見賢思齊”理念學習體悟,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
(三)積攢教改經驗古詩詞歌曲如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得到有效利用,成為教師需解決教學實踐難題之一,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探索育人路徑,確保學生古詩詞歌曲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在此過程中積攢教改經驗,增強育人實力,明晰本校聲樂教學所需教法,找到教改方向,繼而突出本校聲樂教學優勢,達到推動高校聲樂教育活動科學發展目的。
二、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關鍵
(一)將聲樂知識及技能與古詩詞歌曲關聯在一起為保障高校聲樂教學科學有效,教師應結合教育需求做好古詩詞歌曲篩選工作,確保有關歌曲蘊含的演唱技巧在高校聲樂教學范疇,聲樂知識能夠以古詩詞歌曲為依托面向學生高效輸出,使古詩詞歌曲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活動中,避免出現古詩詞歌曲濫用,消耗師生“教”與“學”的精力等消極現象,繼而有效應用古詩詞歌曲進行聲樂教學。
(二)將學生學習自主性與古詩詞歌曲關聯在一起新時代教改要求教師關注學情,旨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在課堂上掌握主動權,提高學習效率。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情篩選古詩詞歌曲,在此基礎上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應用有關歌曲,使古詩詞歌曲成為學生開啟聲樂課堂大門的鑰匙,在自學中有所收獲,滿足學生在聲樂教學中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三)將古詩詞歌曲與核心素養的培育關聯在一起教師為科學應用古詩詞歌曲展開聲樂教學活動需率先加深研究,找到應用古詩詞歌曲的立足點,提升自身古詩詞歌曲賞析能力,同時改進教法,為應用古詩詞歌曲進行聲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此基礎上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實況,將古詩詞歌曲與之全面發展關聯在一起,如提升學生音樂文化修養、音樂藝術鑒賞能力、聲音表現力等,使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更具深意。
三、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保留古韻我國有許多知名度較高的古曲,如《離騷》、《海青拿鶴》、《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陣樂》等,這些古曲具有鮮明的時代歷史特征,歌曲意境各不相同,教師為有效應用古詩詞歌曲需保留其原汁原味,用古詩詞歌曲的古韻感染學生,調動其學習探究自主性,充實高校聲樂課堂教學內容,賦予教學歌曲不同風格,為學生傳承優秀音樂傳統文化創造有利條件。
(二)以人為本為保障教師古詩詞歌曲的應用與學生聲樂學習需求相契合,教師需從學生聲樂基礎、文化內涵、興趣喜好、審美能力、學習情況等角度出發應用古詩詞歌曲,遵循以人為本原則,確保學生樂學、好學,在學習探究古詩詞歌曲進程中萌發聲樂學習興趣,掌握相關技能及基礎知識,繼而降低聲樂育人難度,使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得到有效應用。
(三)適度創新古詩詞歌曲創作歷史背景、人文環境與新時代存在差異是客觀事實,為賦予古詩詞歌曲親切感,引領學生通過認知遷移、實踐經驗深入體悟古詩詞歌曲,學習掌握聲樂知識及技能,教師需做好古詩詞歌曲育人創新工作,旨在增強樂理共鳴,通過創新拉近學生與古詩詞歌曲的距離,為教師開展聲樂教學活動鋪平道路,同時創新需掌握分寸,避免教師將古詩詞歌曲改的面目全非,失去其本身的華彩與意義,繼而有效應用古詩詞歌曲進行聲樂教學。
四、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難點
(一)研究滯后當前與高校聲樂教學相關古詩詞歌曲應用研究成果較少,教師通常情況下樂于應用國外聲樂作品作為教學內容講解專業技能,主要源于國外聲樂教育經驗豐富、歷史悠久,出現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用研究滯后消極現象,影響古詩詞歌曲應用成效。
(二)理念陳舊部分聲樂教師為提高教學效率將自己視為課堂“主導者”,“教師為主”育人理念大行其道,對學生學習情況不夠關注,對學生學習心理知之甚少,不了解學生興趣喜好及其全面發展教育要點,使學生無法接納古詩詞歌曲,與古詩詞歌曲缺乏共鳴,降低學生聲樂技能及基礎知識學習效率。
(三)方法陳舊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離不開科學可行的育人方法,然而高校聲樂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師習慣應用灌輸式教學手段,使學生出現學習方向模糊不清,無法在古詩詞歌曲與聲樂知識之間建立關聯等學習問題,無法利用古詩詞歌曲提高其聲樂學習效率。
五、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做好古詩詞歌曲教學應用研究工作首先,高校聲樂教師需以傳承我國優秀音樂傳統文化,優化配置聲樂教育資源,有效完成教改任務為導向,樹立古詩詞歌曲教育研究意識,從古詩詞歌曲韻律、內涵、演唱方式、配樂等角度出發展開聲樂教學活動,使古詩詞歌曲得以分解為若干元素,為教師聲樂教學的靈活運用奠定基礎;其次,高校聲樂教師需根據本校教育特色有針對性的選擇古詩詞歌曲進行教學應用研究,旨在突出本校育人優勢,如選擇高校所在地相關古詩詞歌曲開展育人活動,創編地域性“校本化”聲樂教材,整合具有地區代表性的古詩詞歌曲,使高校聲樂教學研究更具有效性,使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得以遍地開花;最后,結合高校聲樂教育專業發展需求進行研究,如從選學、必學角度出發研究應用古詩詞歌曲的方法,以此為由整合教育素材,使古詩詞歌曲的應用體系更為健全,疏通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管路,達到提高我國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用有效性的目的。
(二)轉變育人理念科學應用古詩詞歌曲高校聲樂教師需積極轉變育人理念,擺正自身在授課過程中的位置,用“引導者”的角色規劃教學活動,讓學生成為聲樂學習“主導者”。例如,教師在應用《秦王破陣樂》講解聲樂知識及技能時,可先給學生5min自主賞析該古樂,而后引導學生圍繞該古樂進行討論,感受古樂魅力,在交流互動中提升學生聲樂作品鑒賞能力。在此基礎上播放若干演唱版本,引導學生探討其中聲樂演唱技巧應用的優勢與劣勢,同時跟隨伴奏嘗試運用聲樂技巧進行演唱,教師期間予以點評,確保師生互動具有實效性,有針對性的講解聲樂演唱技巧。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教師還需引導學生探究《秦王破陣樂》創作的歷史背景,感受先輩為保衛祖國河山的英勇之情,與學生愛國意識產生共鳴,提升學生道德修養,繼而使教師能夠應用古詩詞歌曲完成新時代聲樂教改任務。
(三)創新教學模式多渠道應用古詩詞歌曲首先,教師需充分了解古詩詞歌曲內涵,找到古詩詞歌曲應用立足點,避免在應用有關音樂作品同時擾亂高校聲樂教學節奏;其次,教師需提升新型教學模式應用及研究能力,使教學模式創新目標與古詩詞歌曲的應用需求更為契合;最后,教師需將教研與教法創新關聯在一起,時刻反觀新型教學模式應用優勢與劣勢,根據學情踐行教研成果,不斷優化教學模式,使古詩詞歌曲應用更加科學高效,達到提高高校聲樂教學質量目的。例如,教師可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在講解聲樂知識及技能前運用多媒體設備以網絡為載體播放古詩詞歌曲,如《陽春》、《漁歌》等,而后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學習探究,圍繞歌曲思想感情、演唱技巧等方面進行討論,期間碰撞出聲樂思維火花,通過對比分析古詩詞歌曲異同掌握知識及技能,加之教師耐心解答各組提問落實聲樂教學目標。再如,教師可創設“雙師型”課堂,借助網絡與古詩詞研究學者在線互動,彌補聲樂教師育人缺陷,幫助學生深入詮釋古詩詞歌曲創作歷史背景,從事件、人物、歷史影響等角度出發感受歌曲思想情感,為學生靈活運用專業技能及聲樂知識演繹相關情感奠定基礎。以《離騷》為例,晚唐陳康士以屈原的經歷為依托創作該歌曲,樂曲深沉含蓄、古樸蒼勁,抒發屈原遭遇奸讒陷害后苦悶、憂郁的情緒以及思鄉愛國的思想感情,繼而通過開展“雙師型”教學活動,使聲樂教學思路更為多元,古詩詞歌曲應用效率得以提高。聲樂教師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還可應用實踐教學法,鼓勵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歌曲同時運用聲樂知識及專業技能創編歌曲,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舉辦校內音樂會,分享古詩詞歌曲創編成果,期間選出優秀作品,樹立聲樂學習榜樣,使學生在聲樂學習中能夠獲得成功與喜悅,樹立自信心,通過實踐掌握專業知識,提升自身聲樂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用古詩詞歌曲具有充實聲樂教學內容,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助力教師積攢教改經驗等積極意義,為此教師需做好古詩詞歌曲教學應用研究工作,轉變育人理念科學應用古詩詞歌曲,同時創新教學模式多渠道應用古詩詞歌曲,繼而在落實聲樂教育目標同時推動育人活動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卉.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藝術評鑒,2019,(18):115-116.
[2]馮曉玲.古詩詞歌曲在地方高校聲樂教學中的實施與推廣[J].黃河之聲,2019,(14):94-95.
[3]孫冬冬,黃小芳.中國藝術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意義價值及教學運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8,(09):29-30.
[4]路統潔.古詩詞歌曲在音樂院校的傳承與應用[J].四川戲劇,2016,(10):166-168.
作者:劉媛媛 單位:河南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