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保險公司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對財務的服務功能及業務支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誕生可以滿足這些需求,達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及提升價值的目的。本文從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作用出發,分析當前保險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及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期對保險業共享中心的建設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保險公司;共享服務中心;問題;對策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inancialSharedServiceCenter,簡稱FSSC)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其將原先財務體系內大量重復的、易于標準化和流程化的會計核算全部進行集中處理,以達到降低公司財務處理成本,提升業務處理效率的效果。從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特點分析,它適合具有一定規模、分支機構眾多、對風險管理要求較高且具有集中控制能力的企業,而保險公司正好符合這些要求。近年來,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保險公司內外部經營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從內部來看,隨著業務人員的迅速增長、業務量的逐年提升,管理的幅度和邊界都明顯擴大,導致一系列業財脫軌的問題發生;從外部看,監管環境越來越嚴峻、投資風險逐步增大、行業競爭趨于白熱化,行業內不斷產生新的改革也要求財務管理必須要與時俱進。可見,保險公司內外部的變化均對財務轉型和提供更為先進的財務服務提出了新要求。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正是一種能夠解決保險業種種財務需求的手段,它以一種全新的模式解決當下面臨的種種問題。保險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有利于降低公司成本費用,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化、標準化,有利于公司內部各分支公司數據對比,利于決策,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會計核算流程風險。通過標準績效管理,使得財務運營效率得以提升,并使得財務人員擺脫重復性的簡單勞動,釋放時間和精力可以進行其他管理工作,由側重交易處理記錄型向“價值創造型”轉型。
二、保險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當前,保險行業中已經有平安保險、中國人壽、陽光保險、太平保險、泰康人壽、中英人壽、新華保險等公司先后建立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共享中心的模式和運營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各保險公司通過調整架構、規范流程、系統開發、明確考核等措施逐步對共享中心的建設進行了完善。保險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對財務風險管控、效率提升、成本控制、價值創造等方面均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促進了保險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雖然保險行業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共享中心的建設畢竟在中國推行只有十幾年的時間,各保險公司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目標定位也不盡一致,共享中心建設模式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全國性集中,如中英人壽、泰康人壽;有的是省級集中,如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各家保險公司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也難以達到管理需求,主要問題如下:
(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職能定位不夠清晰
保險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角色定位偏向于一般核算功能,更多立足于費用核算、報表制作、資金結算、票據管理等事務性的工作。總體上講,保險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職能和戰略的結合度不夠,各種拓展功能還未充分發揮。如財務預警、費用分析、風險評估等職能未在共享中心中充分體現。
(二)信息系統的整合度不夠且功能不強
很多保險公司因為成立時間長,公司內部系統繁多,在共享中心設計時沒有做到有效整合,導致核心業務系統、OA辦公系統、資金管理系統、預算編制系統之間未能實現共享和對接。目前很多保險公司共享系統內的預算還是靠手工定期導入,前端公文審批和費用審批還是兩條線,資金支付和共享的應付數據脫離,系統之間的割裂導致共享中心上線時很難實現效率及管理水平的最大程度提升。此外,部分保險公司的共享客戶體驗較差,特別是移動手機端的移動辦公無法很好匹配客戶需求。如:單據移動審批無法查詢影像、單據錄入者無法在移動端查詢具體審批狀態、保險業務人員的接入端口基本還未放開等等。
(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人員穩定性較差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成立后,財務人員分工更精細,基本為流水線操作。財務人員接觸前端業務機會少,工作相對枯燥,人員能力難以得到全面提升,導致財務人員穩定性差,難以實現對業務支持。
(四)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營服務滿意度不高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其宗旨在于“服務”。從保險公司共享中心的服務水平來看,服務質量和服務時效均難以達到保險業務發展的需要。集中體現在:一是部分財務人員綜合能力不強,對機構的保險業務不熟悉,服務能力及服務態度滿足不了一線需求;二是在處理時效上,一些共享中心運營效率不高,導致一線人員滿意度較低。
(五)作業流程設置尚未完善
財務共享中心最為關鍵的因素是流程再造,保險公司的運營流程復雜,未集中之前各分支公司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要求均不同,對集中后的流程再造提出了很多挑戰。目前在審批流程、復核流程的設計上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一些保險業務退費、退保及常規理賠的付費,仍然需要中支班子簽字,拉長了審批流程;一些特殊地區的特殊業務,強制按照標準流程執行,與實際脫離嚴重;一些公司常規化的費用,如社保、水電等費用也按照標準化流程設計,導致管理成本上升。
三、完善保險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以清晰職能定位積極拓展服務價值
保險公司要綜合考慮所處的發展階段,根據實際情況設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職能定位。除了傳統的單據處理職能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還需要充分拓展附加功能,挖掘其在價值創造層面的貢獻。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應利用自身的數據優勢,提供各公司損益情況、投入產出情況、分險種的損益報表等財務分析數據,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依據。在公司制度監督層面,應發揮業財融合的優勢,在預算預警、制度偏離提醒等控制環節中提供相應的服務,從而充分發揮價值貢獻作用。
(二)進行信息系統整合及新技術應用
保險公司本身作為金融機構,客戶保有量大、員工數量眾多、業務復雜、產品豐富,因此各保險公司使用中的信息系統較多。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平臺上,應盡量做到財務業務的一體化共享,盡量將和財務有關的系統進行集成并充分對接,通過加強IT投入,有效整合現有的系統,從而達到提升效率及降本增效的效果。在系統集成的基礎之上,還應充分借助互聯網手段及技術,提升移動端現代化水平。特別應注重對手機端財務共享提單、審批、查詢等功能開發,縮短單據流轉時間,以提升服務體驗,拓展財務共享服務價值。
(三)通過制度化的團隊建設強化人員管理
保險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人員流動性較高的原因主要還是個人能力無法在崗位上得到提升,員工個人求知欲及晉升空間得不到滿足。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團隊建設上,應建立專業化、規范化的人才培養機制。應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崗位輪換、績效考核,建立并完善專業職級晉升通道,通過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考評機制和晉升制度,提升財務共享員工的滿意度和認同度;要充分考慮保險行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人員年輕化特點,給予員工人文關懷;要盡可能的豐富員工的工作內容,除了接觸基礎的核算,還要有機會接觸到承保、核保、營銷成本管理、稅務管理等其他業務,滿足員工自我提升的需求。
(四)明確服務標準及考核制度
保險企業要明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人員的服務標準,明確儀容儀表、行為舉止、語言態度、投訴處理流程等具體服務制度,通過制式的服務標準及流程逐步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共享服務文化。在提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服務效率上,要采用科學的分析方法,量化分析每個作業環節所耗用的時間以及單據作業難度,通過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保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的高效運行,從而提升總體服務滿意度。
(五)完善作業流程
流程與系統優化是一個不斷更新的工作,沒有一勞永逸。保險行業屬于特殊金融行業,在稅務處理上也存在一些特殊政策。比如在保險業視同銷售處理業務上,全國均未統一政策,在核算此類業務時,如果未能針對性地進行流程改造,勢必造成公司稅務成本上升,影響效益。因此需要保險公司的財務共享中心成立系統支持以及運營小組,針對出現的新業務、新制度進行流程及系統改造。要充分考慮效率及風險,做好權限設置,優化作業流程。在特殊業務方面,要盡量做到流程設計的“可塑性”,對一些地區的特殊政策要從流程設計上考慮差異性,通過完善差異化處理流程,進一步匹配業務和財務的融合。
四、結語
保險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對保險業的財務轉型、成本降低及提升服務效率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仍然需要關注流程建設、人員管理、服務提升、系統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培養高素質的財務人員、構建現代化的IT支持系統、完善流程、強化考核等手段逐步建立具有戰略服務價值的共享服務平臺。
參考文獻
[1]王德宇.財務共享服務與企業管理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5(5).
[2]荊茂林.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保險公司的應用[J].中國農業會計,2017(5).
[3]劉永杰張妮.D公司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與運用[J].財務與會計,2018(12)
作者:許於峰 單位: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