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思想政治是現代高校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應該圍繞立德樹人開展,將思政教育貫穿于整個高校教育體系,從而為國家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因此,高校思政教師應該對現代高校教育形勢進行深入剖析,將社會發展新要求作為主要的教育指導原則,根據當代高校的教育情況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將創新發展理念與高校思政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1.創新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1.1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判斷力
價值判斷力主要指的是主體從價值的角度對客體所作的判斷,以及從家孩子矛盾中做出合理的評價與選擇的能力。當前,很多高校學生都表現出思想迷茫的狀態,并且其思想理念也受到社會中形形色色事物的影響,對很多事情的判斷較為模糊。因此,將創新發展理念融入思政教育當中能促進社會現實意識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從而更好地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以及增強思政教育的價值判斷力。
1.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體現出較強的抽象性和理論性,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感性意識。將創新發展理念融入思政教育后,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內容與活動形式更加豐富,并融入了更多的創新元素。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學效率。另外,在創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從而產生對創新活動的探索熱情。
1.3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當前,很多高校思政教師往往會以統一的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使得學生個性逐漸被掩蓋,轉變成為“服從型”的人格。這樣的教育方式很難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現代化人才。因此,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創新發展理念后,教育的重心轉移到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以及獨特個性上,這樣的人格能成為學生更好地參與創新創業的堅實動力,使學生接受到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
1.4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創新
創新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主要指導原則,高校的思政教育方法也應該體現一定的創新性。在創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高校不僅要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一系列的創新,更要突出思政教育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融合,通過這樣的融合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路徑
2.1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高校負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應及時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密切關注新形勢背景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從而根據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的變化情況,將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充分利用起來,獲取更多更具有多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來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不足,讓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結合黨和國家發展的實際需要,才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貼近當代大學生實際生活,以及更具感染力。所以高校政工教師應積極學習各項講話精神,把握的思想精髓,并將這些思想精髓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來。另一方面,高校政工教師應當將互聯網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通過瀏覽各個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網站、論壇,不斷查找收集各種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并將當前社會上發生的熱點問題也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讓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變得更具時代性,更貼近當代大學生實際生活,從而將大學生們學習思想政治相關知識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
2.2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高校政工教師應身臨其境地融入當代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自覺轉換自身角色,切實站在大學生視角來審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打破套路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貼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成功尋找到雙方思想上的共鳴,用大學生的語言,用大學生身邊的事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當代大學生將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使當代大學生增加更多的認知認同和情感認同。比如在2015年國家主席新年賀詞中,就通過“點贊”、“也是蠻拼的”等接地氣的網絡熱詞瞬間拉近了與人民群眾的距離。此外,各個高校還可以結合自身優勢平臺的不同,聯合開發和應用“慕課”,并借助大數據的分析手段,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等展開分析,從而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打造讓大學生能夠終身受益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
2.3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身心發展與成長能夠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高校在開展思想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環境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響。可以說,營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注重隱性教育,也是有效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比如在規劃建設校園綠化的過程中,高校就可以組織和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綠色校園建設過程中來,借助這樣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和諧”理念浸入大學生腦海中。又如通過旗幟、條幅、雕塑等蘊含豐富校園文化內涵的裝飾,體現核心價值觀的追求,發揮裝飾品的隱形功能,吸引大學生,讓核心價值理念深入大學生內心。還可以從大學生豐富的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靈感,高水平策劃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表演、演講大賽或者微電影、漫畫等活動,推送立意深遠的當代中國話語,把話說進大學生心里、裝進大學生頭腦里。
參考文獻:
[1]王茂勝.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2]項久雨.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評價的特點及其功能[J].理論前沿,2017(3).
作者:張柳春 單位:長春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