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稅務風險防范下的納稅籌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稅法屬于強制性的法律法規,需要符合稅法規定要求的企業、自然人等,都需要無條件的繳納稅款。而企業屬于關鍵的納稅主體,是政府稅收的核心來源。企業依法繳納稅款,不僅遵循法律法規,也為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了相應的保障。然而,在繳納稅款的階段,也容易產生稅務風險。基于此,本文從企業稅務風險產生原因展開較為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建立專業的納稅管理部門、健全風險防范機制、提升管理人員對稅務籌劃重視程度、優化納稅管理制度、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等幾個方面的策略,具體如下。
關鍵詞:稅務風險;風險防范;納稅籌劃;優惠政策
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改革與深化,各行各業都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推動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但是,許多企業也面臨發展的難題。受到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的影響,納稅籌劃工作的開展與企業的實際經濟效益有直接的關系。為了將企業良好的市場競爭優勢體現出來,企業需要開展全局性的稅務籌劃風險分析工作,并及時提出防控策略。納稅籌劃的基本概念就是結合自身的涉稅業務,編制合理的納稅方案,以此減少企業的稅負支出,實現合理節稅的發展目標。
一、企業稅務風險產生原因
(一)缺乏良好的納稅籌劃管理理念許多企業在發展初期,都更加關注擴大市場經營規模,開展多樣化的業務活動。在此階段,企業最關心的就是產品的宣傳,并不斷地拓寬營銷的渠道。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企業市場份額占比不斷擴大,整體收入提升,需要繳納的稅款也顯著提高。而引發風險問題的關鍵因素就是,企業沒有樹立良好的納稅籌劃管理理念[1]。企業相關人員對納稅籌劃的重要含義了解不充分,認為財務人員進行納稅籌劃是分內的工作。另外,從企業領導者角度來看,雖然大部分領導人員都關注開展納稅籌劃的工作,以合理的措施降低稅收支出。然而,企業的核心發展目標不僅僅是降低成本消耗,而是需要做好成本控制的工作,創造更高的效益。企業大都更加關注拓寬銷售渠道,忽視稅務風險防范的工作,沒有建立單獨的納稅管理部門,進而制約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納稅籌劃缺乏科學性,引發稅務風險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階段,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更加注重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沒有將稅務籌劃作為編制經濟計劃的基礎指標。所以,許多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工作,沒有從全局性的角度進行分析,導致納稅籌劃缺乏整體性,對于納稅籌劃創造的效益、實際的成本支出不重視。而稅務籌劃方案不科學、不及時,就可能會引發稅務風險[2]。例如,許多企業在開展稅務籌劃工作的階段,沒有對相關稅法進行仔細的研究,在納稅的階段,就可能導致稅務成本損失,不利于開展長遠規劃的納稅籌劃工作,影響后續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無法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挖掘納稅籌劃空間我國政府出臺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但就大多數企業的情況來看,其沒有從全局性的角度分析自身發展需求目標,編制完善的納稅籌劃方案,存在經營決策不合理的現象。例如,在企業進行項目研發費用核算的過程中,存在不清晰、不全面的問題,沒有對資金使用與分配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導致納稅籌劃工作無法順利地進行,也無法將稅收優惠政策的效用發揮出來。企業在管理層面上存在許多問題,也沒有搭建科學化的稅務長效管理體系,事前籌劃不到位,導致業務費用超支等風險問題發生。
二、企業基于稅務風險防范的納稅籌劃思路
(一)建立專業的納稅管理部門企業建立專門的納稅管理部門,屬于強化納稅管理,做好稅務風險防控工作的核心。在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進程中,逐漸呈現出了集團化、多元化的發展形勢,開展了許多復雜的經濟活動,使得納稅管理的難度也不斷提高。從稅務核算層面進行分析,各項經濟活動都可能涉及許多稅務處理,在簽訂經濟合同的時候,也會涉及增值稅、印花稅、消費稅等,如果有進出口的業務還會涉及關稅等內容。各項經濟業務活動都與內部的營銷活動、生產活動有直接的關系,而不同的稅種也會關系到不同的稅務監管部門[3]。所以,建立專門的納稅管理部門,屬于企業管理組織中的關鍵支點。對于復雜的稅種進行核算與管理,內外部業務部門、稅務監管機構等需要實現協調與溝通,加強各個流程的監督與控制力度,以此確保納稅管理工作順利推進。
(二)搭建健全的風險防范機制,完善預警系統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需要逐步完善稅務風險防范體系。管理人員需要了解納稅籌劃工作的實際意義,還需要研究引發稅務風險的核心因素。創設完善的信息化平臺,做好納稅籌劃的全局性把控工作,健全預警機制,實行動態化的監督與把控,規避稅務風險發生。對于企業建設風險防范體系來說,需要實現信息處理系統、收集系統的結合,以此獲得準確的財務數據、財務信息等,對影響稅務籌劃方案編制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如果相關人員發現了財務風險因素,就需要借助預警機制,做好及時的預警提示工作,使得崗位人員及時進行稅務籌劃方案的調整。
(三)提升稅務籌劃重視度,加強資金管控企業開展稅務籌劃工作,要以提升管理層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為基礎,提出相應的措施編制稅務籌劃方案。通過強化領導的思想意識,直觀了解稅務風險防控工作的含義[4]。在創新稅務管理理念的同時,為稅務籌劃投入更多的資金,確保稅務風險防控工作落實到實處。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合理的分配內部資金。在進行項目開發的階段,對產品的收入進行預估。若企業需要進行開發費用加計處理工作,就需要保證立項管理工作到位。在規范和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同時,合理化地利用專項資金,確保核算的準確性,有助于稅務籌劃方案的落實。
(四)優化納稅管理制度,建立長效規避納稅風險機制企業應當定期開展納稅檢查工作,逐步優化稅務管理制度。通過定期的納稅檢查工作,能及時洞察各項經濟事項中蘊藏的納稅風險。企業相關部門需要更加關注納稅管理制度的建設,并組織企業進行納稅自查,優化稅務籌劃工作開展的流程,及時發現各項涉稅業務中蘊藏的風險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整改策略,消除隱藏于經濟活動中的稅務風險,確保稅務風險的防范工作到位。企業可以從外部聘請有專業資質的稅務中介機構,做好納稅檢查層面的工作,并且逐步建設規避納稅風險長效機制。采用制定納稅分析制度的同時,從納稅分析報告中,直觀的了解企業的納稅變化情況,及時發現納稅活動存在的異常風險,及時做出應對措施,不斷提升納稅管理質量。利用縱向分析的方式,直觀的了解企業的歷史納稅變化情況,發現影響稅負變化的核心因素,不斷改善與優化企業的納稅管理工作。利用橫向對比分析的方式,定位企業在整個行業中的納稅管理水平。借助合理的稅務管理手段,以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為核心目標,做好稅務政策宣傳的工作,并且落實基本責任制度[5]。企業的稅務風險防控工作不單單是財務人員的分內職責,而是與各個部門的職工都有直接的聯系。如,雖然企業可以對員工個人所得稅進行代扣代繳,但是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并不是企業,而是企業的員工。所以,在稅務管理的階段,增強全員的納稅意識十分重要。企業的納稅管理人員、業務管理人員需要進行嚴格的把控,因為納稅管理部門是多元化的稅收政策宣傳載體,需要進一步強化稅收法規的宣傳力度,對相關政策變化有一定的敏感性,以此真正強化稅務風險控制力度。
(五)引入合法稅務籌劃方式,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我國為了鼓勵各行各業的企業開展技術研發活動,并推動研發產品創新,頒布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使得企業能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企業采用科學化的稅務籌劃方案,將稅收優惠政策的效用直觀體現出來,才能實現降本增效的發展目標。企業需要秉承我國相關稅收政策提出的相關規定,在申報減免稅的過程中,符合我國基本稅收政策的要求,促進稅務籌劃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前編制稅務風險防范方案[6]。若企業充分的了解銷售額,并明確研發費用占用的資金,對產品的收入結構來源進行全面的分析,就能直觀的了解稅收優惠主體身份。企業在各項運營活動開展的階段,都會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還要支付特權使用費。對于各個項目開發情況進行分析,利用的材料、設備等,可以免征免征進口關稅。企業享受我國相關部門頒布的優惠政策,可以有效減少增值稅納稅額,避免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企業需要秉承依法納稅的理念,才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獲得更高的收益,正確地進行成本攤銷工作。企業相關負責人應當注重與稅務機關人員的溝通,正確能了解基本稅收政策的變化情況,還可以獲得稅務部門的支持,以此制定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案。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誠信納稅、依法納稅屬于在納稅管理過程中需要遵循的準則。而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防控體系,屬于誠信納稅、依法納稅的基本保障。各個企業都需要結合自身的管理標準與實際需求,建立內部稅務管理運行體系,使得企業可以處于良好的運營環境中發展。企業在開展投資活動、理財活動之前,需要編制合理的稅務籌劃策略,并利用科學化的生產經營體系、資金分配方式,建設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在做好稅務風險防范工作的同時,減少企業的整體稅負支出,為企業的長效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健華.淺談企業稅務風險的管控[J].中國市場,2020(9).
[2]陳鵬.企業稅務風險分析與防范探究[J].財會學習,2020(3).
[3]鄭崇樂.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探究[J].納稅,2020(3).
[4]原慶豐.企業稅務風險及其防范對策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23).
作者:郝東 單位:深圳市全民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