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內控制度優化的稅務風險管理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營改增”政策的深入推行,國家的稅法制度會進一步完善,相關細則也會進行調整改進,部分企業的稅負壓力不減反增,這就需要企業及時做出調整,加強稅務內控力度,進而有效防范稅務風險,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但在此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或多或少會遇到一系列的問題。本文主要從內部控制制度以及稅務風險管理有關概念切入,簡單探討了當前實行“營改增”的企業基于內部控制制度的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遭遇的困境,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希望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內部控制;營改增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策略
一、內部控制制度和稅務風險管理相關概念
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使各業務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內部規范和措施。通過實施內控制度可以不斷改進內部管理、提升工作效率,達到增強其核心競爭力的目的,能夠促進企業合法合規的發展前行。稅務風險管理屬于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關于稅務方面的管控。其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第一,納稅行為與稅法規定相沖突,沒有及時繳納或者少繳稅款,使其面臨罰款、刑罰處罰、名譽損壞、補稅等風險;第二,企業沒有對相關稅法進行全面、深入的解讀,日常運營不能準確適用于稅法,使其難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增加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
二、營改增背景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面臨的困境
1.稅務風險呈現出多樣性
“營改增”的實施,使得部分企業的稅務部門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面臨的環境也有所改變,稅務風險呈現出多樣化趨勢。首先,實際工作中,由于稅務部門及人員沒有準確把握相關法律法規,無法理解征收流程,導致稅務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陷入混亂,相應的風險隨之發生。其次,企業的會計科目發生改變,增值稅納稅工作貫穿于生產運營的全過程,如果企業在處理上存在失誤,那么將會面臨較大的稅務風險。再有,由于一些稅務工作人員的影響,沒有及時對增值稅發票進行認證,使得企業無法享受抵扣優惠政策。沒有在規定時期內申請稅收優惠,致使企業稅負壓力增加。這些情況會導致多種稅務風險的出現,使企業陷入稅務風險之中。
2.內控環境建設需加強
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是“營改增”企業開展內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主要包括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等。但是,實際的辦公氛圍并不是很理想。首先,營改增企業的稅務工作相對較為復雜,具體有身份認定、納稅申報、發票管理等工作,一些企業并沒有設置專門的機構開展該方面的工作,使其無法順利開展。其次,相對營業稅而言,增值稅的征收管控更為嚴苛,相關的風險管控對于企業的組織結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企業現有的組織結構較為繁雜,管理鏈條比較長,流轉環節過多,使得潛在的風險增大,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再有,部分企業對有關內控工作開展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及時展開相關的宣傳工作,也沒有將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使得內控工作效率低下,效果不明顯,難以發揮出對企業的促進作用。
3.監管力度存在不足
“營改增”企業切實開展內部控制工作,需要配備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的監管力度較弱,不能對相關工作開展進行有效的約束。由于企業在日常工作中對于稅務風險認知存在缺陷,一些企業沒有設置獨立的審計部門,內控執行存在無人監管的現象,其效率低下,對于加強稅務風險的防范作用不大。一些部門雖然設立了審計部門,卻不能及時組織稅務審查工作以及開展稅務審查,相關部門形同虛設,實際意義并不大。再有,在“營改增”環境下,相關企業并沒有按照監督流程將時間、把控點、范圍等方面進行重新規范調整[1],控制點落實困難,責任難以具體到人,使得稅務風險概率無法有效降低。同時,企業沒有時刻關注內控工作開展情況,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發現,為企業帶來潛在的稅務風險,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持續發展。
1.注重風險評估,避免稅務風險
科學的風險評估工作,能夠有效避免稅務風險,特別是“營改增”企業的稅務風險評估工作。對其發展至關重要。首先,企業應該定期對生產、銷售、管理等各環節、各部門的工作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查,對其中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風險,從而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例如,X公司在進行風險評估工作時,對自身的整體稅務風險、增值稅稅務風險、所得稅稅務風險、出口退稅稅務風險、進項稅額抵扣、資金管理等涉及稅務風險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盤查,并成功找出其現存的稅務風險點,幫助企業有針對性地開展稅務風險防范工作,確保其得以落實。同時,企業應該對會計科目設置進行合理規劃,并科學進行處理,避免由于處理失誤引發的稅務風險。再有,企業的稅務工作人員應該及時進行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認證和優惠政策申請工作,從而有效減少企業繳納的稅款,真正享受到“營改增”政策的好處,促使其經濟效益進一步增長。另外,企業還應該選擇科學的風險評估方法,一般稅務風險評估方法包括SWOT分析法、風險度評價法、風險坐標圖法[2]等,通過選擇合適的方法,對企業的稅務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保證有效識別潛在風險,推動企業進步。
2.構建良好稅務內控環境,確保其順利實施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相關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企業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加速構建起完善的內控環境。首先,應該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和人員,開展相關的認定、稅務申報等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證“營改增”企業內控工作的有序進行。再有,企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自身的組織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合理壓縮管理層,簡化管理鏈條[3],采用扁平式管理模式,減少稅務風險發生的概率,并且將各部門及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劃分,使其各司其職,共同促進內部控制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同時,企業可以積極開展內部控制相關內容的宣傳教育,將其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并與日常工作相結合,為內控工作開展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確保其高效開展。
3.加強監管力度,保證工作效率
有效的監督管理工作是“營改增”企業順利開展內部控制的重要保障,所以企業必須加強監管力度,保證其有效落實。在具體工作中,企業應該制定一套科學的具有針對性的內部監督制度,將各環節中關鍵控制點、開展時間以及范圍進行合理規劃,并設置專門的審計部門,派遣專業審計人員進行有關工作,并給予省級部門和人員相應的權限,確保其獨立性和權威性,促使相關的監督檢查有效開展。并且,應時刻關注各部門、各環節的具體工作,分析其工作效果,找出工作中存在的缺陷,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保證內控工作切實執行
4.培養專業人才,組建專業團隊
企業的內控工作開展最終要落實到人,人員素質與工作質量息息相關,所以“營改增”企業必須注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首先,企業可以定期開展內部控制和稅務風險相關內容的教育培訓,豐富相關人員的知識架構,提升其工作能力及效率。其次,在人才招聘方面,企業應該充分考慮應聘人員的學習能力、道德水平、相關經驗、專業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質,以企業需求為前提進行招聘,也可以與有關高校積極開展合作,吸納校內優秀人才,并及時開展入職培訓,確保其有效參與內控工作,從而推動“營改增”企業的發展進步。
四、結束語
“營改增”企業基于內部控制制度的稅務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需要企業全體人員的積極參與。在實際工作中,企業應該注重風險評估,避免稅務風險;構建良好稅務內控環境,確保其順利實施;加強監管力度,保證工作效率;培養專業人才,組建專業團隊,從而有效提高工作質量,推動企業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培雙.營改增企業基于內部控制制度的稅務風險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1):69-70.
[2]王慶娟,王哲,劉晨曦.“營改增”企業基于內部控制制度的稅務風險管理[J].商業會計,2017,(6):106-107.
[3]鄒新林.基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稅務風險管理[J].中國經貿,2015,(13):242.
作者:黃迎 單位:廣州南沙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