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運輸業成本內控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影響公路運輸成本的因素分析
1、貨物運量與運輸成本的關系
在影響運輸成本諸多因素中,運輸量是最重要的因素,單車一次貨物運量越大,折合的運輸成本就會越低。運輸成本費用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固定成本是指運輸車輛本身及附屬設備的折舊、司機及其他管理人員的薪酬等。固定成本是相對固定的,不受運輸活動變化和貨物運量大小的影響,但其費用水平與物流量的大小成反比例關系,也就是說,隨著物流量的逐步增加,單位固定成本會隨之相對下降。因此,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要注重運輸生產的規模經濟效益,盡量使運輸車輛在額定的載重量下滿載運輸,以達到降低運輸成本的目的。
2、運輸距離與運輸成本的關系
運輸距離是影響運輸成本另一主要因素。其一,長距離運輸的總成本比短距離要高,這是由于運輸距離的增加直接導致運輸過程中燃油費、車輛維修費用和隨車人員補助費用的增長。其二,單位運輸距離運輸成本與運距成反比例關系,隨著運輸距離的延長,被分攤到每單位距離的運輸成本會相應降低,也就是說,短距離運輸比長距離運輸所需成本要高,這就是運輸的距離經濟效益。因此,公路運輸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盡可能的多組織長距離的干線運輸,減少短途終端運輸,以此增加企業的經營效益。
3、貨物密度與運輸成本的關系
貨物密度同樣也是影響運輸成本的主要因素。所謂貨物運輸密度,是指貨物重量與體積之比。貨物密度越大,分攤到單位重量的貨物運輸成本就越低。相反,貨物密度越小,每單位重量運輸成本就會越高。因而,運輸企業在經營中,應充分考慮運輸貨物密度,根據貨物的密度的大小,將多種貨物進行搭配、混裝,通過增加運輸產品的密度來降低運輸成本。
4、市場因素與運輸成本的關系
市場因素對運輸成本的影響來源于運輸市場的變動,例如,來回程貨物運量是否相當、燃油價格上漲、裝卸人工費增加等因素。首先,運輸車輛來回程運載貨物是否平衡,必然會引起運輸成本的變化。如果車輛返程中運載貨物量減少或出現返程空載現象,就會導致浪費運力,貨物運輸成本的增加。因而公路運輸企業應和其他運輸企業,尤其是異地同行聯合起來開展聯合運輸,盡量保持來回程運輸貨物的平衡,降低市場因素對運輸成本的影響。
5、轉運與運輸成本
貨物轉運對運輸成本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起點和終點的貨物裝卸費要歸入運輸成本。在直達運輸過程中,裝貨和卸貨在運輸的起點和終點各有一次,相應的裝卸費也僅計入成本一次。而在有轉運的情況下,貨物中途需要多次裝卸,裝卸費用會隨轉運的次數增加而增加,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因此說,企業在從事運輸生產應盡量減少貨物轉運的次數,最好采用直達運輸,以減少轉運對運輸成本的影響。
二、有效降低運輸成本的途徑
1、優化運輸手段
一是采用拼裝整車運輸。即運輸企業在組織貨物運輸的過程中,將同一發貨人發往同一站地、同一收貨人的不同種類的零擔托運貨物裝配在一個車內,在規定的期限內,以整車運輸的方式托運到目的地;或將來自同一方向但不同站點的零擔貨物,組配在一輛運輸車內運輸到某一合適的站點,然后再組織轉運到貨物運輸目的地。二是采用集裝箱運輸。集裝箱運輸是一種方便而且靈活的運輸方式。集裝箱運輸具有許多優點,一是便于機械化裝卸,降低了運輸裝卸費用;二是減少物品的破損與賠償;三是節約包裝材料,降低貨運費用。總之,集裝箱運輸可以加快運輸速度,降低運輸費用。其主要用于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
2、簡化運輸中間環節
運輸企業在組織運輸生產過程中,應盡量簡化各種運輸中間環節。因為運輸生產過程包括裝卸、包裝等多項工作,增加的每一道中間環節,都會導致花費更多運輸成本。因而,在運輸生產調度過程中,應盡量多組織直達、直撥運輸,降低運輸物資進入中轉倉庫的幾率,減少二次運輸。
3、實行配載運輸
配載運輸充分考慮了運輸貨物密度對運輸成本的影響,通過對運輸貨物實行配載,可以提高車輛的實載率,實現同一空間裝載貨物重量最大,降低單位重量的貨物運輸成本。
4、組織集中運輸
集中運輸包括兩種形式。一是自發集運,即將運輸目的地是位于同一市場區域中不同客戶的小批量貨物自發結合起來進行集中運送,此種運輸是集運最基本的形式。二是實行共同輸送或配送,即由多個配送企業聯合在一起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配送。采用這種方式,有利于提高運輸企業的物流效率。
5、合理選擇運輸路線,降低運輸事故損失
合理選擇運輸路線可以減少不合理運輸(如重復運輸、迂回運輸)造成的運力浪費,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運輸成本。其中,選擇合理運輸路線可以參考如下幾種方法:線性規劃法;圖表分析作業法;表上作業法;節約里程法。此外,在運輸生產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發生貨物丟失、貨物變質及運輸事故,上述情況都會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預防及處理運輸事故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加強日常防范;二是購買運輸保險;三是發生事故后,積極做好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