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銀行經營活動稅務風險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針對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以及實際應用發展迅速,然而,從中國銀行業來看,大多數銀行管理者還沒有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在商業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中,也缺乏有關稅務風險的全面、深入研究。事實上,稅務風險管理是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涵蓋了商業銀行經營的各個層面。本文嘗試通過分析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稅務風險產生的根源,據此提出商業銀行應對主要稅務風險管理的關鍵措施。
關鍵詞: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稅務風險
商業銀行所涉及到的稅種非常多,在稅務管理環節稍有不當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稅務風險,尤其是在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稅務風險管理環節。伴隨著金融業競爭越發激烈,稅制改革也不斷深化,銀行金融產品也越來越多,因此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稅務風險管理越發困難。基于此,本文從銀行自身、內部溝通、外部環境三個角度分析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稅務風險形成機理,從四個方面對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稅務風險及關鍵控制活動進行探討。
一、商業銀行稅務風險形成機理
(一)經營特點容易滋生稅務風險
首先,從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模式來看,許多商業銀行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開始跨地區擴張,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甚至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擴張,因此擁有數量眾多的分支機構。由于稅收政策的規定,這些商業銀行無法以企業法人作為一個納稅主體進行納稅,而是必須以分支機構作為納稅主體進行納稅,進而擁有數量眾多的納稅主體。這就產生了納稅機構與法人機構的不匹配,導致商業銀行難以在每個分支機構都配備足夠優秀的稅務管理專家,并且也導致在法人層面進行稅收籌劃難度增加,稅務風險增大。
(二)業務復雜容易滋生稅務風險
商業銀行擁有龐大的金融業務產品線,除了傳統的存、貸、匯等傳統業務,還擁有資管產品、債券、外匯、黃金、金融衍生產品等眾多結構復雜的金融產品,有些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還涉及到其他金融機構的參與,并且多個金融產品之間還會進行多層嵌套和包裝。復雜的金融工具的金融活動,導致稅務管理工作難以涵蓋其中的各個環節,因此很可能會出現紕漏,最終造成稅務風險。
(三)業務與稅務活動溝通不暢容易滋生稅務風險
一般情況下,一項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不僅需要業務層面的設計與構思,還需要稅務管理人員對其涉稅情況進行詳細分析,以確保納稅義務發生時,稅務部門能夠依法進行納稅。當前我國銀行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商業銀行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加大了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的創新速度。然而,商業銀行在對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進行創新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情況下僅局限于業務層面創新,忽視了讓稅務管理人員參與產品的開發與決策,最終導致產品的研發忽視稅收成本分析和缺乏詳盡的納稅操作規程,可能導致產品經濟利益降低,稅務風險提高。
(四)稅收政策缺乏統一解釋容易滋生稅務風險
受到我國稅務管理體制的影響,地方稅務機關對于一些稅收政策的解讀存在著巨大偏差。例如,2016年5月1日金融業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各省市國稅局對貼現業務應稅收入的認定存在巨大差異,有的省市將貼現息差全額作為應稅收入,有的省市則以商業銀行按權責發生制確認的貼現收入作為應稅收入,這一差異直到國稅總局出臺財稅〔2017〕58號文對貼現業務應稅收入作出明確規定才得以解決。
綜上所述,受到經營特點、業務復雜、溝通機制和稅收政策影響,商業銀行的稅務管理難度日益增加,稅務風險不可忽視。
二、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稅務風險管理
(一)分支機構的設立、遷址、撤并等情況
稅務風險分析:根據稅收政策,在相關事項發生前后的一定期限內,稅務工作人員應依法進行稅務登記、變更和注銷。如果沒有及時完成上述工作,將由相關部門進行監督審查,按照要求進行整改,并視具體情況進行一定處罰。因此要求商業銀行必須根據稅務的登記、變更和注銷政策限定工作范圍、業務辦理時限和申報要求,進行商業銀行稅務管理。
關鍵控制活動:①銀行的稅務機構在處理設立、變更及注銷的有關稅務工作時,應及時與行業監管、本地稅務等部門溝通,優化工作流程。②商業銀行應要求各個業務部門及時整理相關書面資料,以便相關工作順利開展。③商業銀行應形成稅務登記管理的完整體系。在處理稅務登記工作時,應及時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在主動獲得相關材料后的一個月內完成工作。在辦理變更稅務登記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無需工商登記的,必須經過相關權力機構允許之日起30日內),攜帶相關憑證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請。④稅務管理部門應通過多個渠道,對各地區的稅收優惠、財政鼓勵政策進行廣泛了解,以便最大力度獲得財政和稅收政策支持。
(二)業務創新及金融產品的研發
稅務風險分析:金融業務創新是指商業銀行利用新技術、新思維或者新的組織形式,構造新的投融資模式,從而取得經營成果的活動。稅收政策對金融業務創新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具有較大影響,因此稅務及風險分析應該融入到金融產品研發和創新過程中,防止業務創新活動出現偏差。
關鍵控制活動:①商業銀行與稅務部門應積極融入企業研發活動,對相關創新活動出具稅務風險識別報告,商業銀行管理層應根據報告做出調整和規范。②業務部門在進行創新活動時,應該及時、準確向稅務部門提供全面、詳盡的業務資料,以有利于稅務管理工作的實施。③稅務部門應該認真聽取各部門的建議,對困難事件應及時提供幫助并快速解決。④應加強對稅務部門人員的培訓,尤其是培訓既懂稅務知識又懂商業銀行業務知識的符合型人才,確保其能夠勝任銀行稅務風險管理需要。
(三)發票管理
稅務風險分析:取得合法有效的發票對于納稅申報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甚至影響到納稅工作的合法合規性。所以,發票的合法性、有效性檢查也是有效控制稅務風險的重要環節。商業銀行提供的服務業務種類多樣,采購工作的數量和金額也十分巨大,因此商業銀行應當依法合規地向客戶提供發票,同時應當確保依法合規取得外部發票。
關鍵控制活動:①發票領購審批管理:營改增后,商業銀行必須根據實際經營狀況,設定各個納稅主體單張增值稅發票的開票限額以及增值稅發票領用數量,尤其是管理好風險較高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限額和領購數量。②發票的開具:商業銀行應確保開出的每張增值稅發票都是依據真實發生的經濟活動,確保稅收分類編碼和稅率適用正確,堅決杜絕虛開增值稅發票。由于2016年營改增之后商業銀行才接觸到增值稅的管理,在這方面的稅務風險防控上,商業銀行還有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相關內控管理制度。③發票的取得:商業銀行必須嚴格規范發票查驗工作的流程并確保查驗流程切實執行,以確保將偽造發票、虛假發票拒之門外;確保及時對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認證,避免因沒有及時認證導致進項稅額不能抵扣,造成稅收負擔提高;對于電子增值稅發票,由于其可以重復打印,商業銀行應設計合理的報銷流程,避免相關發票重復報銷。
(四)重大合同簽訂或條款變更
稅務風險分析:單個合同條款的改變可能會影響合同整體,進而改變企業的稅負成本。例如:固定資產采購合同中,采購付款條款的變更,將導致該項采購由一般性固定資產采購變更為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采購,進而影響商業銀行的稅負成本。商業銀行應根據企業整體的稅收籌劃目標,設定合理的合同條款。關鍵控制活動:業務部門在合同的簽署或者對合同進行內容改動時,必須要有稅務部門參加并且經過稅務部門審核確認。
三、結束語
商業銀行自成立之日起就伴隨著稅務風險,由于商業銀行業務種類的日益增多,金融工具的日益復雜,也導致商業銀行面臨的稅務風險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金融行業是經濟發展的血脈,我國銀行業又是金融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些商業銀行參與到了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稅務風險更加嚴峻,而相關稅務風險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通過本文的闡述,希望可以幫助商業銀行減輕風險所帶來的損害。
參考文獻:
[1]管易文.事業單位稅務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8(27).
[2]陳燊.淺探事業單位稅務風險管理與防控[J].現代經濟信息.2018(10).
[3]任贊斌.“營改增”對銀行業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中國市場.2017(02).
[4]王村.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04).
作者:李乾雷 單位:福建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