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土保持與生態農業發展問題和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由于亂砍亂伐、陡坡開荒、開礦取土等眾多原因,使得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逐步增加,如何通過工程措施和生態措施進行綜合治理,達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是目前面臨重大難題,本文為此展開探討。
農業是立國之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要實現農村經濟的和諧發展,做好農業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是必然選擇。做好水土保持既能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還能調整農村土地利用結構,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所以,本文通過對目前水土保持與生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1水土保持與生態農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1.1對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意識淡薄
農村地區由于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意識缺失,使得亂砍亂伐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在丘陵地區,一方面,由于在生產生活中對于木材需求量很大,使得大量樹木被砍伐;另一方面,大量村民又將砍伐的樹木作為生活中的主要經濟來源。總的來說,是由于人們對農業生態環節建設可持續發展意識淡薄以及沒有認識到水土保持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所造成的。
1.2缺乏市場經濟體制
由于農村受到資金、技術、管理方面的限制以及缺少市場經濟體制管理手段等原因,使得在水土流失治理的過程出現治理標準低、治理范圍分散,存在撒“胡椒面兒”情況、治理模式單一等問題。
1.3相關部門缺乏管理
雖然我國進行了以水土保持為主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各級政府對農業生態發展中的水土保持問題也十分重視,但進行水土保持治理的效果卻不明顯。主要是因為生態環境建設的相關部門管理混亂,管理策略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且生態環境建設部門對于相關責任存在互相推諉的現象,上級部門對其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使得各部門在治理、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2水土保持與生態農業發展應對的策略
2.1樹立全社會水土保持的意識
社會性是水土保持工作的突出特點,因此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要樹立全社會的水土保持意識。不單單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還需要社會企業的投資和幫助,利用各種渠道開展資金的募集工作,例如增加相關受益企業的稅收并把其作為水土保持防治的費用,或從耕地占用費、防洪保安基金等費用中抽取一定資金用于水土保持工作。同時,在社會中要加強對水土保持的教育工作,讓群眾認識到水土保持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而樹立全民水土保持意識。
2.2以市場經濟作為基礎
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深入,市場經濟也在逐步完善與發展,它是以商品經濟為基礎對社會資源進行配置的一種經濟形式。要使水土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就需要在市場經濟之上,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使水土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科學配置。水土保持是我國需要長期堅持的根本性、國家性決策,發展小流域經濟、發揮市場經濟在水土保持中的主推力,是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舉措。
2.3加強相關部門的管理監督
要積極落實農業生態環境治理中相關管理部門的責任,在建立工程任務責任制的同時,完善治理防護的管理體系,強化對治理水土保持監督工作的力度,才能較好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同時,要強化生態環境重點工程的建設,例如防風固沙、水土保持等;要加強資金審查,使得工程質量得到較好的保障;要加強執法力度,使行政執法和監督管理得到科學有效的結合,從而提升執法效率,促使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中的水土保持工工作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3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堅決落實好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的建設,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廣,才能提升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速度,使農村生態、經濟、社會環境得到良性的循環,從而改善農村地區的生態條件,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
作者:楊軍弟 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水資源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