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防治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田間小氣候的建立,蔬菜病蟲害的發展發生了新變化,嚴重影響設施蔬菜的健康發展。本文對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探討,分析了蔬菜病蟲害的防治策略。
關鍵詞:設施農業;蔬菜;病蟲害;防治
設施農業中病蟲害問題是蔬菜健康生長,提質保量的最大障礙。設施中的病蟲害問題不斷在環境中累積、增殖和傳播,在環境中通過病原、感病植物相互作用造成蔓延流行。另外,相對封閉的設施環境造成水分、空氣、溫度、濕度、土壤狀況皆發生了變化,從而引發了病害、蟲害的變化,這些變化嚴重威脅著設施農業的健康持續運行,它比露地上的病害、蟲害抗性更大,更難防治。
1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
設施農業指的是現代農業和設施工程相結合的現代化農業,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良好的設施條件,使傳統農業的框架限制被突破,不再受溫度、季節、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推動了現代農業的快速崛起。實現了反季節栽培和高價值植物的跨區栽培,滿足了人們對多種蔬菜的周年需求。現階段我國的設施農業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很多的生產者為了提高短期效益,會采取較為極端的生產方式,如盲目過多的使用化學肥料,造成投入高品質卻得不到保障,化學農藥的過度使用,造成蔬菜病蟲害抗性不斷增加,這不但增加了防治難度,而且容易造成農藥殘留,影響商品質量。這種掠奪式的生產方式,使設施農業發展不能夠可持續進行。目前的設施農業正在積極地加強對工程設施技術和先進農業技術的有效運用,針對生產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積極的研究,最大限度的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和降低藥物對產品質量造成的影響。
2 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
2.1 科學管理,創造有利于蔬菜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
設施農業中,其環境條件與外界基本隔離的,人為創造了適應植物生長的環境條件,其溫度、濕度、水分、氣體最大限度的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這種環境條件同時也能導致植物病原、蟲害的快速發展和繁殖。由于病原、感病植物和環境條件是植物病害發生的3個基本因素,因此,病蟲害的防治就是打破它們之間的聯系。病原和感病植物的相互作用是在環境條件的影響下進行的,如侵染性病害,植物本身和病原都是在環境中生長和繁殖的,病害的發生發展也離不開環境條件,如霜霉病、灰霉病在高濕環境條件下就容易發生發展,而離開高濕環境條件就少發生或不發生。對于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為環境條件的變化超出了植物的適應能力而引起病理變化,發生病害。如日灼,是由于高溫烈日暴曬造成的,一些死苗漚根爛根是由于水分過多、地溫過低或過高引起的。由于在同一地塊連年不間斷的種植,病原、蟲害不斷累積,加上環境條件適宜,因此不論病害、蟲害都不斷增加,循環往復,導致設施農業環境條件下病蟲害比露地蔬菜病蟲害更多更活躍。由于種植不同蔬菜的生長特點不同,不同的病蟲害發生條件亦不同,因此應根據不同蔬菜品種生長特點,因地制宜,科學管理,處理好空氣、水分、溫度、濕度的關系,創造有利于蔬菜健康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從栽培措施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進而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如及時的透風換氣,調節溫度濕度,調節光照時間,在不影響蔬菜正常生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改變適宜病蟲害發生發展的水分、溫度、濕度等因素,達到抑制病蟲害發生的目的。
2.2 選擇抗病蟲品種
設施農業中蔬菜品種的選擇,應注重選擇抗逆性強、抗病抗蟲好的品種。但是要注意品種對病蟲害的抗性也是有選擇性的,不可能對所有病蟲害都有抗性。因此,要選擇對當地主要病蟲害有抗性的品種,栽培管理中在防治主要病害的同時,防止次要病害因管理方式的轉變而變成主要病害。選擇抗病蟲的品種,不僅能減少病蟲害發生率,同時減少了農藥使用量,減輕環境污染,提高產品品質。
2.3 科學施用農藥、肥料,合理用水
設施農業中對蔬菜病蟲害的防治,農藥的使用量應嚴格按照標簽規定的使用量使用,防止過度使用造成病蟲害抗性增加且造成藥物殘留超標影響品質。盡量選擇避開引發病蟲害發生條件的因素。如防治霜霉病或灰霉病盡量采用噴粉法或煙熏法,避免噴霧造成濕度更大,更利于病害的發生。對肥料的使用,堅持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配合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因化肥連年的過度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酸化、次生鹽堿化。氮磷鉀中微量元素的不平衡,易造成植物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如缺鈣易引起生長點壞死、大白菜干燒心、裂果等,進而引發各種病蟲害的發生。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是化肥的有益補充,不僅能改良土壤結構提高肥力、增加植物營養,而且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能有效的抑制有害菌的產生,達到抑制病蟲害發生的目的。根據作物蔬菜的不同特點,選擇適當的用水方式,如滴灌、微噴、膜下澆水,既保證作物蔬菜對水分的需求,又要防止水分的使用使空氣濕度、土壤水分過大或設施溫度、土壤溫度過低,引發病害蟲害。還要特別注重澆水時間,應根據作物蔬菜需水特點,根據其生長發育需水關鍵期來澆水,以滿足作物蔬菜對水分的需求,同時還應考慮到天氣溫度的變化,因澆水容易造成溫度濕度的劇烈變化,作物蔬菜適應不了,引發生長障礙,造成漚根、裂果等各種生理性、病理性病變。
2.4預防為主,治早治小
為預防設施農業病蟲害的發生,提高防治效果,應選好防治的最佳時機。在防治時機上,堅持預防為主的植保理念,不同的病害蟲害根據其發生發展規律,在其對藥物敏感的發生初期,適時用藥切斷其發展途徑,達到控制病蟲害的目的。在使用農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使用量使用,達到既能防治病蟲害,又不會造成污染,影響蔬菜的產量和品質。綜上所述,設施農業實現了設施技術和農業技術的有機結合,構建起了全新的工程設施農業種植模式,使傳統農業的局限性被打破,推動了農業建設的現代化進程。針對設施農業中的病蟲害問題,應加強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落實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提高栽培管理技術水平,統籌好水分、肥料、空氣、溫度、濕度、光照等影響因素,將病蟲害的防治措施落實到實際的設施農業生產活動中,保證設施農業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的可持續進行。
作者:王明喜 單位:山東省莒南縣團林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