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絡數據通信交換技術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計算機網絡取得了理想的發展成績,而網絡技術也在多個領域中應用。其中,通信子網、網絡系統操作以及資源子網是組成計算機網絡的重要部分,并且需要諸多獨立計算機連接。然而,對于數據系統而言,計算機和互聯網主要是利用通信系統數據實現連接,并不具備直通專線。在這種情況下,在任意拓撲系統線路的傳輸當中,通信系統都應當利用節點完成數據之間的交互,同時在任意一端系統至指定系統中都可以完成數據的交換。隨著網絡信息傳遞速度的加快,數據交換技術隨之形成并應用,有效地連接了系統網絡節點。基于此,文章針對互聯網絡當中的數據通信交換技術展開了相應的研究與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絡;數據通信交換技術;探究
新時期背景下,人類生活水平隨之提高,而計算機也被廣泛應用在實踐當中。在信息利用率提高方面,數據交換技術的發展,能夠有效地滿足社會對于信息提出的多種需求。與此同時,數據交換技術的運用同樣推動了互聯網技術的可持續發展,使得網絡數據信息容納量以及傳遞速度得以全面提升。對于普通互聯網而言,利用物理設置可以有效地交換數據信息,完成信息單元的傳輸,便于數據信息的檢驗。
1有關數據通信交換技術原理的研究
1.1轉換數據信息幀地址分析
一般情況下,數據通信交換需要基于物理層開展,而物理硬件交換設備則會將信息轉發向系統與設備轉發。根據實踐表明,會形成諸多不同狀況[1]。首先,在互聯網當中,所有設備會在相同時間內接收數據信息所發送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就表示網絡數據信息幀在向設備傳發相應的數據內容。其次,在互聯網當中某設備接收數據信息發送目標以后,在這一地址中不具有交換設備,那么就要求網絡數據信息幀向設備傳發相應的數據信息。再次,要想保證互聯網當中某設備可以接收數據信息所發送的目標,并且地址存在于交換設備當中。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就是網絡數據信息幀向設備傳發數據信息。最后,設定互聯網當中某設備接收數據信息所發送的目標,則無法使用網絡數據信息幀向設備傳發相應的數據信息。
1.2制定轉換程序
在數據通信交換中應當具備定義表,而在表格當中,基本單元都是信息編碼與交換接口編號。而通信交換具備了記憶功能,可以在定義表當中將交換地址自動化地記載出來[2]。對于定義表當中的信息,也都可以將交換的時間存儲起來。而在統計這一信息使用次數的情況下,僅僅需要對信息交換時間變化進行觀察就可以。如果信息交換時間長時間未改變,信息就會在定義表當中被刪除掉。
2互聯網絡中的數據通信交換技術闡釋
2.1電路交換技術
所謂的電路交換技術具體指的就是可以為任何入網用戶提供臨時物理信道,同時,需要利用通路各節點內部,在空間和時間的情況下構建信道并實現信道的連續性。而在電路交換方面,還包括連接建立、線路占用以及連接拆除這三個基本性的時期。在進行通信交換之前,應當連接線路,與此同時,還應當構建以數據為起點和目標點的通信通道。在傳輸數據信息的過程中,應當在發出目標點請求之后,對閑置線路展開優先地分配。其中,假設某節點對另一節點進行呼叫,則應當向其發送相關節點請求,并且不斷地反復,以保證數據在各節點與各端口之間更好地實現交換[3]。而在繼續傳輸數據的過程中,會占用線路,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對已經構建的線路進行合理地運用并完成數據信息的交換,其中,電路再次實現連接也就是起點源和目標站點的時間連接。但需要注意的是,應當及時拆除物理線路,以保證線路資源可以回歸至響應當中。這種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的明顯優勢就是可以保證專線享用,具有理想的實用性且實踐操作相對簡單,但是,同樣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就是通信的時間較長且信道利用率偏低,而終端也難以實現彼此之間的通信交換目標。
2.2報文交換技術
所謂的報文交換指的就是具有特殊性質的物理信道,在這種方式之下,用戶與用戶不需要直接展開信息的接收與發送的操作,利用交換機對信息進行接收。通過對報文方式的應用對信息進行有效地控制,實現信息的轉發與存儲。而在輸出電路閑暇的狀態下,信息就可以通過報文向交換機傳送[4]。其中,報文交換中的各節點都屬于電子亦或是機電結合交換設備,也就是說屬于通用型的計算機。而這種計算機能夠有效地完成儲存進入報文的目標。這種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的明顯優勢就是信道的利用率相對較高,究其原因,大部分報文都可以利用分時方式,實現一節點到另一節點通道的共享。另外,報文可以向各目的地進行發送,并且具備極大的信息量,實現速度和代碼的有效轉換。但是,這一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的缺陷就是難以實現通信交換實時性要求,一旦節點的數據量較大,則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存儲工作。
2.3分組交換技術
分組交換通常也被稱作包交換,與報文交換的形式類似[5]。所謂的分組交換,具體指的就是在各數據包之前添加分組頭,并且當作向何處發送的地址標志,隨后,分組交換機則會按照各地址標志將其轉發至具體的位置。而分組終端則會把用戶所發出的數據劃分成為多個數據,并向其他交換點進行發送,其中還會附帶用戶的數據、控制信息以及原有地址等數據,會根據具體的順序完成數據的還原目的。而分組交換和報文之間的不同之處則是在分組交換網絡當中會限制傳輸數據的單位長度,但是報文交換系統則可以對較長報文數據進行傳送。對于分組交換而言,最大程度會被限定在特定的范圍之內,如果某地方超過特定長度,那么報文就會進行分割,隨后實現依次發送的目的。而以上則是報文交換與分組交換之間的不同。這種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的優點就是速度相對較快,具有較高的傳輸質量。與此同時,數據交換真實且可靠,可以保證各種類型終端實現通信轉換。也就是說,分組交換技術集中了報文交換與線路交換的所有優點。但是,其不足之處就是對技術的要求較高,目標的實現難度較大。
2.4幀中繼協交換技術
這種數據通信交換技術可以在單一物理傳輸線路當中有效地提供若干條虛線路,而所有的虛線路都能夠使用DLCI完成標識[6]。而虛電路所面對的就是連接,能夠將用戶的數據幀根據相應的順序發送至目的地。幀中繼交換的傳輸效率極高,且具有明顯的經濟性特征,其網絡存儲的空間也相對較大,但是,對于線路以及終端提出的要求卻很高。
2.5ATM異步傳輸模式交換技術
這種數據通信交換技術需要以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作為重要基礎,是一種面對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這種模式主要是對寬帶業務數字網絡進行利用,進而完成數據傳輸、交換以及復用的目標。另外,ATM異步傳輸模式交換技術的應用能夠使信息得以簡化,具有較高的效率,但是這一技術的成熟度不夠,所投入的成本也相對較高。
3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互聯網而言,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而且常見的數據通信交換技術本身都具有優缺點,在實際選擇使用的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具體狀況進行選擇。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仍然需要加大對于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的研究深度,不斷強化技術水平,以保證進一步落實數據共享目標。對用戶所獲取信息數據的準確性進行實時監控,進而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文章針對數據通信交換技術的基本原理展開了相關性的闡述,并且探討了電路交換技術、報文交換技術、分組交換技術、幀中繼協交換技術與ATM異步傳輸模式交換技術五種數據通信交換技術,以期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趙陽.互聯網絡中的數據通信交換技術[J].中外企業家,2013(36):190-191.
[2]周丹.數據通信交換技術在計算機網絡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8):1654.
[3]徐嘉.淺析計算機網絡數據通信交換技術[J].通訊世界,2015(13):4-5.
[4]李鈺.淺談計算機網絡與數據通信交換技術[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4(1):37-37.
[5]李文生.現代數據通信中的交換技術分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5(7):36.
[6]姚洪波.計算機網絡中數據通訊及交換技術研究[J].通訊世界,2016(22):77.
作者:郭祥琨 單位: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江蘇有限公司無錫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