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符號學理論室內設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建筑符號的創作與識讀
建筑符號是建筑設計傳遞信息的主要媒介。建筑符用學是探討人與建筑之間、人與人之間(如設計師與欣賞者)的互動關系,就是設計過程中由設計構思——組織——表達——解讀符號(欣賞者的理解及再創造)的過程,因此詮釋與識讀是符用學所研究的關鍵。莫里斯的老師——皮爾斯的符號學理論將人對符號的詮釋分為三種方式,即“直覺式、實證式、解析式”。運用在建筑設計中,直覺式詮釋是建筑師在設計時直接借鑒傳統、優秀或熟悉的建筑符號,設計出直抒胸臆的作品;實證式詮釋是在設計過程中采用科學分析方法,如模型、效果圖等輔助設計,形成對設計效果的真實模擬;解析式詮釋是設計中通過對地域差異、社會背景、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設計出具有廣度和深度內涵的作品。因此,從符號學角度看,建筑設計與創作存在兩個層次:
①從建筑本體出發探討建筑形式的符號特征,它偏重形式的可能性和手法的研究,歸于符構學、符義學范疇。
②將建筑與人、環境(社會和人文環境)相結合,用經濟、實用、美觀等設計原則來研究,歸于符用學范疇。
1.2建筑符號對室內設計符號的識讀與創作的啟示
眾所周知,建筑設計是室內設計的環境依據,制約了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建筑設計的繼續和延伸,是對空間和環境的再創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建筑空間。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既要分工明確又要相互參與,即建筑設計階段有室內設計師參與,室內設計階段有建筑設計的指導,共同創造建筑空間。長期以來由于受經濟、技術水平所限,我國室內設計發展起步晚,進展緩慢。但隨著21世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室內設計行業也開始突飛猛進,同時也面臨著“抄襲風”、“文化缺失”、“意義危機”、“形式大于內容”等問題和發展方向偏差。因此,及時找到對策,修正發展方向,重提設計符號的內涵和文化意義是非常必要的。
1.3室內設計符號在室內設計項目實踐中的運用
(1)室內設計主題的演繹——“繼往開來”a室內設計主題的文脈: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地處南方海濱城市——廣東省茂名市。茂名東毗鄰陽江,西臨湛江,北連云浮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南臨南海,是中國南方最大的石化生產、出口基地和廣東省的能源基地。同志曾兩次來茂名視察并題詞:“把茂名建成美麗的現代化的海濱城市。”在這塊充滿希望的大地上,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正茁壯成長。茂名是我國油頁巖最著名的產地之一。作為大自然的饋贈,現探明其資源儲量列我國第二位。油頁巖礦石通常為灰黑色、深灰色和豆黑色,呈葉片狀或者致密塊狀,經過干餾加工,煉出頁巖油,其性質與天然石油相近。在資源匱乏的50年代,茂名正因油頁巖的儲藏量大、工礦多設立茂名工礦區,1959年經國務院批準,正式設立茂名市。經過近50余年的發展,茂名已經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為龍頭的產業結構。石油又稱原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它的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于化石燃料。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追溯校史,無論是廣東石油化工學校(曾用名),還是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都與石油化工存在密切的關系。展望未來,學院經過多代人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奮斗,穩步提升教學和科研水平,并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石油化工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本科高校,正在朝建設成國內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b設計理念:本案是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科實驗樓室內設計方案,以“繼往開來”為設計主題。本案理念生成于油頁巖,市校均依“油”而建,因油而生,蘊藉天籟,灼得物華。立足過去,一片片油頁巖,是對城市地理、人文、文脈關系充分研究的結果,是我們對城市文化的考究,也是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校歷史文化的追尋——是為“繼往”。同時,本案理念發展于石油化學工業。社會南方最大石化基地——茂名石化基地大自然的饋贈——油頁巖圖3油頁巖的冶煉——回憶資源匱乏的年代對能源的迫切及教育科技發展是推動石化工業發展的主要力量。而作為著力于石油特色的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石化為重點的特色發展局面。著眼未來,學院以較高教學和科研水平為依托,突出石化教學和科研(也是實驗樓建設的初衷),努力形成以石化為龍頭、多學科綜合發展的學科體系,朝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前進——是為“開來”。
(2)設計符號的衍生室內設計符號的結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表層結構,即設計符號的外在表現形式,可傳達給觀眾與體驗者直觀的信息;二是深層結構,即某種形式秩序的規定,它受到文化、歷史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從設計文脈和理念衍生出三個設計符號:
①表皮結構衍生的設計符號——條形鋁通,本案采用“鋁通”為主要材料也是尊重建筑符號的表層結構的必然結果,是對建筑工法與結構的誠意尊重,是建筑外觀的設計符號的室內化和延伸。因此與建筑本體符號形成有機統一,既是對實驗樓公共空間的最大化尊重,又由外及內形成視覺上的共通與互融。
②深層結構衍生的設計符號之一——油頁巖,由于其涵著許多技術性信息(如開采、加工手段)、歷史地理信息(如產地、流行年代和背景)、經濟價值信息(如稀缺性、物質和非物質文化性)和審美信息(如材質機理、色彩感)等,這些也可轉化為傳遞城市歷史和學院文化的符號。因此,油頁巖攜帶著城市歷史、學院歷史的片斷性信息,提醒人們回顧過去、繼承往史。
③深層結構衍生的設計符號之二——石油化學工業中的分子模型及芳香烴結構,是學科實驗樓室內設計符號的深層結構。人們對石油的理解認識,受城市地理知識、周邊環境及人文環境等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受專業文化知識、學院教研環境、科研水平等軟環境的影響。因此,不斷提升軟環境水平,提高辦學質量、推進科研和專業水平,向一流大學邁進的目標激勵著廣石化人勇往直前、開拓未來。
(3)設計符號的運用建筑立面的線性表層結構,與大堂主要材料線條型的鋁方通相得益彰,實現了室內大堂符號和建筑本體符號融合。同時,通過材質的變化而產生的視覺變化,弱化了人為的裝飾感。深層結構設計符號之一——豆黑色油頁巖片石形成起伏假山,既是幫助人們回憶技術、經濟、歷史地理、審美等信息的載體,又對是城市文化和校史特色的追溯和現代表達。同時,設計符號的深層結構之二——石化中的常見分子模型及芳香烴結構經過解構手法運用,形成特色造型天花,寓意教學科研水平不斷突破,開創新天地,這不僅是提升軟環境水平的目標和動力,也是學校突出龍頭專業,強調學院特色,注重教學和科研成果的辦學目標等深層次內涵的設計表達。在功能處理上,公共大堂以開放的手法,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強調空間界面的模糊性,從而方便公共空間的靈活性以及可持續性,避免使用過程中的無意義消耗。強調人性化設計,在大堂中設置簡單的類似“苯環”符號的人造石座椅體現人文關懷。同時,學科實驗樓是科研的主要基地和對外交流的窗口,所以電子顯示屏的設計可以作為展現學院形象的重要媒介,帶領師生回憶過去,展望未來。在公共通道設計中,通過分子模型及芳香烴結構的解構手法,借助設計符號的漸變減法,實現由大堂向通道的自然過渡,把石化科研中的憧憬感及彷徨感展現出來,是對學科實驗樓及石化科研未來的充分解讀,表達了“摸著石頭過河”、“在艱苦試驗中實現突破”的科研訴求。綜上,在實驗樓的公共空間設計中,設計師把石油的過去和未來融匯成表層符號——油頁巖、深層符號——分子模型及芳香烴結構,并借助其攜帶或承載的歷史、審美等蘊涵的信息、意義和文化內涵,通過借鑒和解構的設計展示應用手法,點明了“繼往開來”的設計主題。
2結語
文章通過對建筑符號學理論的研究,分析了其對室內設計符號的創作與識讀的啟示。通過室內設計符號的方法和設計實踐,借助設計符號的提取、演繹、創作與識讀的媒介歷程將設計聚“形”、延“意”、傳“神”,能有效地使空間設計繼承文化、延伸意義和內涵,讓空間充滿生命力。同時,引入建筑符號學理論進室內設計實踐中,是解決建筑、室內設計“文化缺失”、“意義危機”等問題的重要途徑,對設計實踐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