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本文試圖從“人文素養及其與語文教學的關系”、“中職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三個方面解讀中職語文的人文素養教育。倡導以隨“文”潛入夜,潤“心”細無聲的方式把人文素養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讓語文教學回歸到人文教育的本真上來。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提升 學生 人文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人文素養教育在學科教育中的重要性體現得格外突出。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應該肩負起時代賦予職業教育的歷史使命,努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為祖國培養符合時代精神的高素質的產業人才。下面,本文試圖從“人文素養及其與語文教學的關系”、“中職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三個方面進行解讀。
1人文素養及其與語文教學的關系
所謂“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F實中,我們大致把“人文精神”與“人文素養”等同使用。在語文教學中,應該自始至終滲透著人文性。因為語文不僅是人際交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語文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個民族的語文是這個民族世代創造的結晶,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乃至這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所以,語文教學理應承擔起人文素養教育的重任。
2中職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
2.1文化課基礎差,對學習缺乏興趣
中職學校的部分學生成績很不理想,有的甚至是“分流生”。到了中職學校,有些學生就是抱著混文憑的態度“混日子”,得過且過。
2.2是非標準模糊
缺乏對他人的最基本的尊重。遇事不能冷靜應對,面對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都要以爭吵甚至打架去解決。
2.3自控能力差
癡迷于電子產品,不能自拔。上課玩手機,老師制止還不服氣。患上了“手機依賴癥”,每隔2-3分鐘就要看一下手機。
2.4缺乏責任感
對于自身現階段的任務缺乏正確認識,對個人、集體缺乏責任心。
2.5閱讀能力呈現出低齡化
他們喜歡的是時尚閱讀和流行閱讀,尤其喜歡驚悚鬼故事,滿嘴是“我靠”“帥呆了”“酷斃了”等口頭禪。至于對古今中外的名著知之甚少,對必要的科普讀物更是無暇顧及了??傊新殞W生人文素養的現狀堪憂,用“每況愈下”這四個字來形容也一點也不為過。
3中職語文教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途徑
唐代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中有兩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筆者認為可采用春風化雨般方式:隨“文”潛入夜,潤“心”細無聲,即以積極向上的文本去浸染、滋潤學生的心田,讓他們的心靈受到和煦的人文情懷的熏陶與滋養,進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3.1走進教材,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精神
語文教材的一個本質特點就是“范例性”,即把語文教材看作是引導學生語言文學的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建構的一種范例。教師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教材,同時重視示范誦讀、學生自由誦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課文的美。這樣做,既能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語言藝術,更能直接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使學生在作品中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例如:教學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一文,如果我們語文教師仍死扣小說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貧富差距”這一點去分析課文,自然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倘若在教學中聯系中職生已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且喜歡評價人的特點,在課堂上開展“蘇比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話題的辯論賽,或聯系學生的生活用現在的眼光討論美國社會窮人生活的現狀,或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現象去評價美國的司法制度。這樣,就拓展了文本的內涵,用文本去滋養了學生的心靈: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同時又豐富了學生情感,健全了人格。當然,不僅要在課本閱讀中聯系學生生活去處理教材,而且我們還要善于在平時多留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學生的周記、隨筆是語文教師了解學生心扉的一扇小窗,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記錄下來的學校的班級生活、青春期的朦朧情感、喜歡的音樂、感興趣的影視動漫作品等等,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3.2走出教材,讓學生開拓視野,學會關注社會,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美國教育家華特•科勒涅斯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眲壬捕啻螐娬{,“語文一旦與生活聯系起來,馬上就生動活潑起來。”由此看來,學習語文的渠道要拓寬,不能僅囿于有限的教科書。因此,我們在上好語文課的同時,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體察社會、感悟生活,豐富人文情懷,促進自身發展。
3.2.1加強課外閱讀的引導,陶冶學生情操人文素養的培養具有滲透性,它重視熏陶漸染式教育。人文素養的培養不能靠訓練,不能靠灌輸,不能靠說教,而應當通過教育自覺而又自然地進行。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尤其是文學作品,最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巴金說過:“文學的目的就是使人變得更加美好?!蔽膶W教學尤其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漸染、潛移默化,頗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味道。在我國中學語文教壇頗有影響的“情感派教學”正是有力的見證。所以,我們必須加強閱讀教學,借助閱讀教學,讓學生從文本中獲得收獲。引導學生多讀名篇名著。我們現在要讀的不僅限于課本,還需涉獵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作家留下的經典。讀經典就是讀人生。多讀一些名篇名著,有助于陶冶學生的人文精神。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和幫助,適當推薦一些適合中職學生閱讀的書籍。如學習了我國曹雪芹的《林黛玉進賈府》就推薦讀《紅樓夢》;教了《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等古文,就讓學生慢慢涉足《論語》《孟子》。此外還應向學生介紹我國以及外國一些優秀的名篇,如:《三國演義》《簡•愛》等。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積極開展“名篇名著”閱讀欣賞活動。
3.2.2引導學生多關注社會生活,滿足學生對現實生活廣泛了解的需要例如:“神州九號”飛船上天,到2014年南京青奧會,再到自然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可以關注也應該關注的事情,通過對這些事情的了解、參與、體驗,學生才是我們教育要培養的“人”,而不僅僅是“才”。又如:2003年在我國肆虐的“非典”,結合2015年韓國遭遇的MERS病魔,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自身力量的局限性,重視健康與生命。這樣,許多學生就開始學會以一種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情懷去看待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為激烈的社會競爭而感慨,為弱勢群體而憂傷,為病魔的肆虐而嘆息……這種生命的體驗遠比書本上的知識來得真實,使學生獲得了精神的陶冶和心靈的凈化,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的目的。3.2.3通過學生社團培養學生“活學活用”語文、感悟語文的能力通過文學社、話劇社、小記者團等學生社團培養學生“活學活用”語文、感悟語文的能力,在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3.3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大膽裁剪教材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中職語文教材就應該突出“基礎”和“應用”原則。要做到“心中有學生”,選擇經典的教材范例,“范例”要適應學生的基本經驗和生活實際,適應學生的智力的“最近發展區”。中職學生多數都是初中學習的弱勢生,來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本來是期望提高的??墒?,職業學校學習專業、文化知識,不但和以前沒什么兩樣,反而更深更難了,他們自然會望而卻步。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雖然大多數中職學生有厭學情緒,但其實,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是有著向善、向上的美好愿望的。語文教學的任務應該是去發掘和開啟他們的這種愿望,并讓他們有屬于自己的成功體驗。在教學中,筆者大膽裁剪教材。首先,根據學生水平,選教材內容。一方面精選學生終生學習必備的知識,使課文成為學習的范例而非要掌握的內容;另一方面適當降低知識的難度,以“必需”與“夠用”為原則,摒棄那些與中職生實際需要關系不大的語文知識,保留對中職生語文能力提高確實有用的內容。例如:漢字方面:識字大于寫字;詞匯方面:強化用詞練習,淡化背詞義解釋;閱讀方面:增加閱讀量,注意培養語感,減少文章分析;寫作方面:提倡實用性寫作,不過高要求創作性寫作;口語交際方面:加強具有專業特色的聽說練習;文言文學習方面:減少古漢語知識的灌輸,選用優秀、精悍、生動、可讀性強,易于背誦的作品。其次,適當增加時文。江蘇省的中職語文教材基本是按照文體組元的,為了讓教學更貼近學生,筆者在征求學生意見后,適當舍棄了那些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卻又時代久遠,與中職學生的生活實際距離太大的經典作品。適當拓展教材范圍,從《讀者》《散文》《小說月報》等期刊中選擇富有時代氣息并為學生所喜愛的優秀作品。最后,根據單元要求對裁剪后的課文和時文進行整合??傊?,中職語文教學應肩負著人文素養教育的神圣使命,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整合和利用。以隨“文”潛入夜,潤“心”細無聲的方式把人文素養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中去,讓語文教學回歸到人文教育的本真上來,重視學生自身素質的完善,從而弘揚人文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熊慧娟.中職語文教學如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J].讀與寫,(下旬)2011(08).
[2]嚴偉.淺論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養[J].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2008(02).
[3]張彩蓮.淺談語文教育與人文精神的培養[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0).
作者:華敏 單位:江蘇省無錫江南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