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學過程職業人文素養內容融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職業人文教育素養是現代人才衡量的重要標準,是對人們技能水平要求和提升的新發展。針對醫學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在實驗實訓課程中職業人文素養課程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當前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職業人文教育的實際滿意度現狀,對更好地指導實踐教學工作,為學生進行職業人文素養的教育教學,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更高標準的人才,促進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醫學高職高專院校;實踐教學;人文素養;探討
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強調職業在人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幫助學生在完成學校人到職業人,職業人再到職場人的轉變過程中,掌握基本職業能力之外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為實驗實訓教學課程提供有力支撐,奠定堅實基礎,使學生擁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和持久的職業熱情[1]。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實訓課程中動手操作、角色轉換的優勢,提高職業教育學生“零距離”就業能力,真正實現高職人文教育的培養目標。使學生了解到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于技能水平上的人文素養要求也有所提升,在掌握實驗實訓操作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需要學生加以對人文素養的認知、融合,從而提高醫學高職高專院校對職業人文素養教育融入的關注度,利于實踐教學課程水平的提高[2]。
2職業人文素養內容的融入對實驗實訓教學過程中的評價
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在實驗實訓教學過程中融入的滿意度是將學校作為提供教育服務的主體,將學生作為接受教育服務的受眾,是學生對學校提供的課程服務的期望和現實感知的對比感受。當現實感知較期望值高的時候,學生滿意度水平較高;當現實感知較期望值低的時候,學生滿意度水平較低,即學生對課程教育服務不滿意。美國學者保羅•庫爾英(1998)認為,學生若僅局限于學習專業知識,很難產生相應的歷史責任感和人文追求。麻省理工學院的相關的研究表明,職業人文素養教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一些現代的文化科學知識,同時繼承傳統文化知識,并且了解這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較大的提升學生與人交流和表達自我的能力。在美國,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他的特點是具有實踐性、多樣性和開放性。一般來說他們開設了較多的種類的課程,囊括了各類專業課以及標準課程。在課程安排上,采用了多種現代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讓每個學校可以共享教學資源[3]。職業人文素質是一種綜合素質,是諸多素養中的深層次的基礎結構,是培養人性的全面教育,重視職業人文素質教育,不斷完善人格,提升職業人文素養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4]。職業人文素養教育最重要的是情感教育,核心是社會責任和人生價值的教育。職業人文素養包含了眾多因素,包括意志、認知、感情、觀點和能力等等,最終呈現為個人的修養、氣質以及個性。
3問卷情況調查
3.1研究對象
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一所醫學類院校300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基于性別、年級(大一/大二/大三)進行調研。本次分別從教學環境、教學內容、人際關系、教師素養以及教學效果五個維度進行調查研究。問卷共有五個選項,采用里克特五分計分法進行分數的統計,其中:“非常滿意”計5分,“滿意”計4分,“不確定”計3分,“不滿意”計2分,“非常不滿意”計1分。分數統計方法為:分數統計結果高于3分,則表明當前學生對職業人文素養課程滿意度水平較高,反之,分數越低則表明當前學生對職業人文素養課程滿意度水平越低。
3.2研究工具
本次調查研究收集的數據將采用Excel軟件和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了解掌握當前學生對職業人文素養課程總體滿意度情況,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進行分類,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方法進行差異檢驗,掌握影響學生對職業人文素養課程滿意度水平的相關因素。
3.3差異性分析
實驗實訓課程過程中,職業人文素養內容的融入,在學生滿意度情況和年級上的差異分析。在教學環境維度上,大一學生在實驗實訓課程中對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學生滿意度現狀水平最高,其次是大二學生,大三學生在實驗實訓課程中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學生滿意度現狀水平最低,即隨著學生年級的提升,學生職業人文素養課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的學生滿意度現狀水平在教學環境維度上有所下降(F=3.402,P=0.001),職業人文素養內容的融入在實踐教學環境學生滿意度情況在學生年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且大一學生的職業人文素養課程學生滿意度情況顯著高于大二學生和大三學生。在教學內容維度上,大一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學生滿意度現狀水平最高,其次是大二學生,大三學生的滿意度現狀水平最低,即隨著學生年級的提升,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現狀水平在教學內容維度上有所下降(F=2.715,P=0.006),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滿意度情況在學生年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且大一學生的滿意度情況高于大三學生。在人際關系維度上,大一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現狀水平最高,其次是大二學生,大三學生滿意度現狀水平最低,即隨著學生年級的提升,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現狀水平在人際關系上有所下降(F=2.838,P=0.004),大一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學生滿意度情況顯著高于大三學生。在教師素養維度上,大一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現狀水平最高,其次是大二學生,大三學生的滿意度現狀水平最低,即隨著學生年級的提升,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學生滿意度現狀水平在教師素養維度上有所下降(F=3.013,P=0.003),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情況在學生年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且大一學生滿意度情況顯著高于大三學生。在教學效果維度上,大一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現狀水平最高,其次是大二學生,大三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學生滿意度現狀水平最低,即隨著學生年級的提升,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現狀水平在教學效果維度上有所下降(F=2.763,P=0.006),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情況在學生年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且大一學生的職業人文素養課程學生滿意度情況顯著高于大二學生和大三學生。
4實驗實訓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課程的結果分析
綜上所述,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學生滿意度情況在學生年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隨著學生年級的提升,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學生滿意度現狀水平有所下降[5]。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低年級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現狀水平較高,隨著年級的提升,學生對實踐教學過程中融入職業人文素養內容滿意度現狀水平有所下降。對于即將面臨畢業的學生而言,他們對于職業人文素養內容的融入要求相對較高,他們希望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學到更多的實用技能,能夠真正的為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有力的幫助[6]。因此,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專業實踐教學過程與職業人文素養內容的開設進行探討和教研,滿足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需求。
參考文獻
[1]陳默.當前中國醫學人文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3):454-456.
[2]盧柳衡.鄧硯.醫學人文教育中醫學生學習的改進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65-67.
[3]徐縉.醫學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發展探究[J].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學報,2016(3):67-70.
作者:許英 單位: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