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文化藝術傳承與群眾文化藝術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民間文化藝術主要來源于古代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實踐過程,是其生活經驗的總結和提升。民間文化藝術資源是最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也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需要在當代我國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發展中得以傳承和發展。因為民間文化藝術是人民群眾文化藝術取之不盡的源泉,必須開發利用。民間文化藝術也是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發展創新的基礎。因為人民群眾文化資源要發展,不僅有效地利用和傳承民間文化藝術,而且要基于民間文化藝術的基礎勇于創新,為實現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的大發展大繁榮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關鍵詞:民間文化藝術傳承群眾文化藝術發展
一、開發利用民間文學藝術促進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
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并呈現出群眾文化大發展的態勢。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代表著國家文明發展的程度,文化藝術也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不斷提煉和不斷完善之中,在民族和國家發展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強調發展群眾文化藝術無疑將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借助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僅可以有效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而且能有效地促進人民群眾投身于學習、工作和生活質量的提升。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是我們國家為之奮斗的目標,也是我國尋求發展的動力。客觀地分析我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主要體現在以文化藝術生活為主的精神享受領域,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多種形式和不同類型的文化藝術生活服務。但是,要真正開展好人民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需要有關于文化的藝術資源,否則一切都將成為空話,而我國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學藝術資源十分豐富,可以說擁有取之不盡的民間文化資源。民間文學藝術能夠流傳至今,就能說明其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和“”以來,我國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在搶救、開發和收集民間文化藝術資源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讓越來越多的民間文學藝術煥發了新春,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國外情況有所區別的是我國民間文化藝術特色鮮明,蘊涵著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血脈,是發展我國先進文化、促進民間文化藝術傳承、發展和發揚光大的重要源泉。我國民間文學藝術帶著鮮明的民族性、共同性、穩定性和區域性特點,同時也具有強大的凝聚力、穩定性和吸引力等優勢。因此,民間文學藝術必然成為當今我國人民群眾文學藝術的創作源泉,也是民間文學傳承、發展和創新的重要機遇,要盡最大努力,將民間文學藝術的精華融入到人民群眾文化藝術創造之中,也要將民間文學藝術滲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當中,讓民間文化藝術得以蓬勃發展,并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創造新的奇跡。
二、民間文化藝術是群眾文化藝術發展的基礎
發展人民群眾文化藝術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徑,而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的基礎是建立在開展群眾娛樂活動之上的,能夠讓人們精神煥發,放松自我,滿足其正常精神的需求。民間文化藝術是我國歷史發展長河中,產生、凝練和傳承下來的文化精品,經歷社會生活長時間洗禮,已經被人們完全認可的民族文化珍品,是富聚著民族精華的民間文化寶貴財富。民間文化藝術傳承和發展符合新時期民族文化藝術發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藝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種類和不同形式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間存在差異,要區別對待,最重要也是最為迫切的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將其保護起來。在我國主要將民間文化藝術列為各種不同層級的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來,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地保護形式。為了將民間文化藝術更有效地保護起來,通過立法,采取法律手段強化其保護地位顯得尤其重要。我國文化管理部門在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取得顯著成效,成功地避免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損毀、破壞和丟失,為更好地發展人民群眾藝術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三、發掘民間文化是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發展的源泉
分析和探索我國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發展軌跡,不難發現其中所含的民間文化藝術內涵,是民間文化藝術在新時期的創新發展的產物。因此,要繼續發展民間文化藝術,必須將人民群眾文化藝術作為突破口,將其納為人民群眾文化藝術重要資源,在不斷優化和精煉中成為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的源泉
人民群眾文化藝術主要來源于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庫,也是民間文化藝術傳承和發展的重要方式。探索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發展的歷程,到處都會帶著民間文化藝術的痕跡,無處不表現出其是民間文化藝術的沿襲和傳承。但是,我國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發展并不理想,主要局限于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局限于人們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情趣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局限于各民族地區的認同感不一致。受制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雖然近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飛速發展,但是還不得不看到離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社會制度具有明顯的優越性,民間優秀文化藝術不斷地被發揚光大,同時必須注意,民間文化藝術必須保持其原真性,不能因利益需求進行改變,或將其割裂,必須尊重歷史的本來面目。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深入發展,民間文化藝術受到強烈沖擊,對年輕一代的影響或沖擊尤其巨大,是影響傳統民間文化藝術順利得到傳承的最大阻礙。因此,民間文化藝術要在當今世界留有一席之地,從上到下都必須將民間文化藝術融入到人民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之中,只有這樣,民間文化藝術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才能在現代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仍能真正做到保存著一席之地。值得注意的是,民間文化藝術本身仍然存在不健康的、不利于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發展的內容,因此,當人們面對民間文化藝術資源時,必須做到每項民間文化藝術資源都經過科學鑒定,留其精華部分,清除糟粕內容。
(二)人民群眾文化藝術必須不斷創新
歷史的經驗告訴人們,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資源的發展和豐富,離不開民間文化藝術資源,大多都是建立在民間文化藝術的基礎上的結果,使得人民群眾藝術獲得強有力的生命力,并借助民間文化藝術資源發展壯大。在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我國民間文化藝術不僅是世界上獨有的一種文化現象,而且是自成一體的民族文化藝術精華大集成,所有這些都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人民群眾文化藝術創新和發展。雖然我國人民群眾文化藝術形式多樣,總的說來基本內容并沒有多大的變化,處于基本穩定的狀態,但是,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的創新和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符合當代社會總體發展情形,要將這種相對穩定的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維持下去,必須在繼承民間文化藝術的基礎上積極創新,也就是不能脫離民間文化藝術資源這條線去尋求任何形式的發展或創新。
四、結語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速,我國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發展和傳承進入新時代,民間文化藝術仍需要進一步傳承和發展。要將民間文化藝術在人民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發揮特殊的作用,必須摸清民間文化藝術傳承的內在規律,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完善相應的軟硬件條件,為更好地傳承民間文化藝術創造更可靠的保證,為人民群眾真正創造出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符合人民群眾需要的文化藝術活動,強力推中華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娜.傳承民間文化藝術與發展群眾文化的思考[J].藝術評鑒,2018,(11).170
作者:平懿 單位: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