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文化融入學生的實訓教學設想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去分析企業文化和學生實訓的結合,并對高職教育的特點進行、研究。通過研究高職教育的目的探索有效途徑讓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的擇業就業、融入企業、立足企業,在理論上分析高職教育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提供可操作模式的設想,致力于以就業為導向推動高職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教育;企業文化;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教育培養的學生要面向是生產、服務一線。這一點決定著高職的學生要面向企業、懂得企業。以企業文化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成長的必然需求。目前的高職院校仍就是著力于技能訓練作為教學的重點,不斷深化、提升學生的技能培養方面。但近幾年的學生的就業出現了一些問題,許多高職畢業生是就業困難的,已經就業的學生又頻繁跳槽,短期就業就選擇離職的學生又要面臨再就業的壓力,企業也同樣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很難招聘到實踐能力強同時也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學生。企業也不愿意去培養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因為很大一部分學生對于工作沒有定性。由此可見在學生的在校教育中應試圖找到方法規避上述情況發生。我國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要“與企業緊密聯系,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這樣的模式下企業文化素質培養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要求。隨著社會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呈現出了新趨勢,不僅要高技能更要高素質,職業道德成為一個新的重要標準。對于學校來說就應該及時適應社會的變化,合理地調整培養計劃。怎樣才能夠培養出既在技術上熟練又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的學生己經成為學校迫在眉睫的難題。學校應在滿足技能培養的前提下,加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認知企業文化、更早了解企業生活,實現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教學嘗試,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培養主要以下幾方面:
一、在校園實訓中加入企業文化
目前學生的實訓主要:校內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兩種模式。兩種實訓同有一個共同點——模擬企業生產第一線,強化實踐訓練,掌握實操技能。高職學生在校期間的校企合作和頂崗實習是接觸企業生產的重要方式,也是目前高職教育的重要教學手段。改善實訓條件,有條件的高職院校可以依靠自身力量進行建設,條件不足的高職院校需要通過與其他高職院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區域性實訓基地,引進通用性強真實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和生產標準,對于專用性很強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和生產標準通過與專業性強的企業合作的方式,將他們引入到實訓活動中來,開展仿真產品或真實產品的制作。
二、實習相結合開展企業文化教育
(一)學習企業文化。在教學中以本專業某一家典型企業為例,了解企業。這主要包括企業主要工作、企業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了解公司的核心理念,企業強大的整體實力、完善的管理機制、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讓學生了解企業的同時產生認同感。從而在企業中成長,實現自身價值的不斷增長。(二)轉換角色。按照企業勞動紀律和企業人力資源評價標準管理學生學生進入企業,參與企業的真實生產過程,此時學生的身份便是準員工。和企業員工融為一體。按照企業勞動紀律和企業人力資源評價標準來管理學生,能使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里對勞動紀律和人力資源評價標準得到深刻的體會。學生在企業接受的管理不再是學校“愛護式”的管理模式,而必須服從企業的“約束式”的管理,這對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實習這個渠道,每一個學生都能深入到企業及其生產實踐中,親身感受,使專業學習和企業文化學習合二為一,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即鍛煉了實際操作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敬業愛崗、吃苦耐勞和團隊精神[1]。真實工作環境中才能遇到真實的問題,通過工作過程中真正的經歷、體驗和感受去認識工作,避免思維僅停留在理論上,解決工作中復雜的綜合性問題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解決專業性問題的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從而正確看待自己的職業發展。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工作過程。(三)考評改革。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不以一張試卷分數定優秀。考評結果綜合考慮理論教學、實訓教學、企業實習,理論教學、實訓教學由授課教師和實訓教師根據實訓表現評分,企業實習由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評定,綜合以上成績及學生出勤、作業、考試成績給出最終考核成績。教師的評分標準主要考慮校園文化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企業的評分標準完全依照企業的管理制度、正式員工的考評機制。
三、教師的企業文化素質培養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的發展,對教師也同樣有著新的要求,不僅教學、科研及教學能力要過硬,更要對所教學科的專業實踐技能做到掌握及熟練,具有一定的組織生產經驗以及指導學生創業的能力和素質。這樣的教師隊伍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執業就業。因此學校應大力培養“雙師型”教師,即掌握高職教育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又了解現代企業的真正需求,將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更好的融合、總結、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結語建筑類課程的教學特點是理論知識多,內容復雜不易于理解,需要與實際工程相結合,直觀感受易于理解,課程在專業中又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企業文化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讓學生在校期間有個身份的轉變,既能直觀感受實際生產促進繁雜理論吸收,又能感受企業文化、企業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等,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具備專業技術能力同時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高職畢業生是就業困難的,已經就業的學生又頻繁跳槽,企業也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除了上述內容,高職教師還需繼續努力,不斷探索改革方法適應當前教育形式。
參考文獻:
[1]凌成樹.高職院校學生企業文化素質教育路徑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
作者:劉琳 姜新 單位: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