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審計風險產生原因及控制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企業的審計工作是保證一個企業得以存續的必要工作,也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審計工作在給一個企業帶來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審計風險對企業也是致命的。我國的經濟環境競爭壓力使得不少企業如履薄冰,因此,企業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必須嚴格控制好企業審計風險,強化企業競爭力。文章主要探究企業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及控制策略。
[關鍵詞]審計工作;風險;控制戰略
0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整個市場經濟大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更有活力。我國法律、政策對企業的要求不斷放開,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態度使得近十年來涌現了大量的企業。企業數量的增加也加劇了市場的競爭,如何存續下去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變成了難題。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要求企業不僅要提高自身產品質量、品牌效應等,更要進行有效管理、良好運營。審計工作正是使公司能夠進行良好運營的重要一環,因此,要做好公司的審計工作,控制公司的審計風險,避免公司運營出現混亂現象。
1企業審計工作概要以及重要性
1.1企業審計工作概要
近些年來為了促進經濟高速發展和增強市場活力,我國逐步降低了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無論是從企業資本的要求或者是企業登記程序的要求,都體現了我國對企業寬松管制的態度。但是企業畢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嚴重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市場經濟的穩定,因此,我國要求在對企業進行外部監督的同時,企業必須要進行自我監督,企業審計便是起此作用。審計和會計屬于同一門類,兩者的作用都是對企業的工作、財務進行核算管理,從而便于企業管理者更加清楚地明白企業的現狀,對企業進行管理;在便于管理者更好地管理公司的同時,還起到了對公司的監督作用[1]。其中審計工作則更加偏向于監督,通過對企業的各項重大經營項目、財務活動等進行監督,從而使企業的財務收支等更加透明化。審計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其中狹義的審計僅指財務上的審計,指審計工作人員僅對財務報表進行檢查監督,保證財務報告的準確和合法。廣義上的審計工作則不僅僅指財務上的審計,工作人員不僅僅要對公司的財務報告進行監督檢查,更要對企業中的其他工作、其他部門進行監督管理,是一種全方位的監督[2]。如今的企業審計更偏向于廣義上的審計,審計工作包括管理公司財務的審計,還包括提高公司效益的審計。
1.2企業審計工作的重要性
企業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從不同的角度則有不同的意義。首先,從企業運營的角度看,企業審計工作促進了企業的健康運營,審計工作能夠對企業中的工作進行監督,并及時將公司的工作狀況、完成度以及項目收益都及時準確地反饋給企業的管理者,企業審計工作蘊含的信息使管理者能夠更好地判斷公司所處的位置,并根據這些信息及時更新企業的戰略方案,從而使企業的管理體系、自身運營都能夠更加地完善和健全。其次,從企業經濟的角度看,會計對公司的各項財務活動進行核算,然而基于種種原因,財務報表可能不是完全準確的,可能會給決策者帶來一種錯誤的信息,形成一種假象。而審計則通過對會計工作的監督,可以及時糾正財務報表等公司報告中的錯誤,使公司決策者更精確地認識到公司的各個項目的成本、利潤以及效益分析,從而決定對每個項目的投入,使公司的經濟效益能夠最大化[3]。最后,從企業管理的角度看,一個企業也是一個龐大的組織,一個企業有許多工作部門和許多工作人員,而工作人員的管理也是一個難題。工作人員的數量使得相關管理人員可能無法準確地關注到每個工作人員,有些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況以及工作質量無法及時準確地被管理人員了解,而企業的審計工作也使公司的管理更加有序化,通過對工作人員工作狀況的監督,建立獎懲制度,增加了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便于企業管理。企業審計工作不僅僅對企業有著重大的意義,對于整個市場環境也有很大的影響。企業審計工作保證了企業各項工作的合法性、準確性,起到了從企業內部對企業進行監督的作用,作為市場和政府對企業進行外部監督的輔助。因此,企業審計工作又叫企業內部審計,企業審計工作對企業內部的監督使得市場環境更加的健康,避免由于企業的趨利性而不擇手段進行牟利,使得中國經濟能夠保持高速而又健康的發展。
2企業審計風險的原因
2.1審計環境發生了變化
近些年來,整個中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經濟的變化從宏觀上體現為市場的變化,微觀上則體現為企業的變化。首先,企業的經營業務更加多樣化,逐漸朝著綠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企業經營業務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業務的種類上,也體現在業務的數量上。與以往企業只經營一兩項業務不同,如今的企業經營的業務充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至生活物品,大至衣食住行。因此,企業審計工作也更加的繁重和復雜,與復雜同時而來的便是風險。其次,由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企業的各項工作活動或者是財務活動等有許多是通過互聯網來完成的,企業的整體大環境都更加的網絡化、信息化,這與之前單一的企業環境不同。網絡化的企業環境對企業審計工作的要求也顯著提升,不僅要求企業審計工作逐漸網絡化,而且要求企業審計工作掌握企業碎片網絡信息,并做到及時更新。
2.2審計人員的專業性和獨立性不夠
第一,就專業性而言,審計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企業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并通過國家和企業的考核。只有企業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過硬,才能使企業審計工作更加準確的完成。但是,現狀是企業的審計工作往往不是專門從事審計工作并獲得審計資格證的人員來完成,而是由企業的其他部門工作人員抽調組成審計部門來完成。企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強,提升了審計工作的風險,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和專業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證。第二,就獨立性而言,企業審計對企業起到一個內部監督的作用,因此,企業審計人員必須要獨立于企業的人員管理體系,這樣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公正和透明。然而大量的企業審計人員仍然受相關部門的管理人員領導,審計工作人員在企業管理人員的領導之下進行審計工作,難免會使企業的審計工作的公正中立立場有所偏頗,無法使審計工作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4]。
2.3審計方法的滯后
由于審計環境的變化,為了提高審計工作的準確度和效率,必須使審計方法與時俱進,大大減少審計工作的重復和無效量。審計工作人員往往要及時準確收集到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信息,尤其是財務部門。然而,審計工作人員要獲得精細的信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反而使審計工作人員無法集中精力和時間去完成更有價值和效益的工作。因此,審計方法更新之后,給審計工作增加了許多難度和不便,提升了審計工作的風險。
3審計風險的控制策略
3.1提升審計人員的工作素質和獨立性
企業可以從兩種渠道來提升審計人員的工作素質,首先,在企業招聘時,提升審計人員在整個招聘人員中的占比,并在面試中提高業務考核的占比,業務考核主要就是測試面試人員的專業素質,并且在招聘時要將獲得相關資格證書作為一個硬性條件。其次,企業可以鼓勵公司財務人員進行審計專業知識學習,并且在已有的審計部門內部定期進行專業素質測評,并設置獎懲制度,以此來激勵審計人員自覺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最后,企業要建立針對審計人員的獨立管理機制,允許審計人員為了保證公司監督的公正中立而不服從相關管理人員的領導,從而使審計工作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
3.2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企業審計工作是一項煩瑣的工作,需要許多工作人員密切配合以及高效的管理機制。首先,要明確各個審計人員的工作任務,監督范圍要遍及企業的每個工作項目。同時,在分配工作任務時,要注意不能將大量的工作任務集中于一個審計人員身上,每一個人員的工作任務要注重與該部門的工作性質以及工作量相適應。其次,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由于每個部門的工作任務和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各個部門之間很容易出現信息差,從而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因此,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各個部門的信息共享,從而提高企業審計工作效率。最后,任務要與責任相適應,根據每個審計人員的任務完成度進行考評,實行個人負責制,以此來激發工作人員對企業審計工作的責任感。
3.3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
審計人員所屬的管理系統應區別于企業其他工作人員的管理系統,因此,針對審計人員,應建立專門的、完善的管理體系。統一的管理體系使得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工作時的效率得到提高,營造一種良好的審計氛圍。此外,審計人員在對企業進行內部監督的同時,審計人員也要被監督。因此,在審計部門應當設置監督崗位,專門從事對審計人員的監督工作,以此來盡可能保證審計工作的公允。
4結語
本文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介紹企業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及控制策略,分別是企業審計工作概要以及重要性、企業審計風險的原因以及審計風險的控制策略。企業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審計風險的原因包括審計環境發生了變化、審計人員的專業性和獨立性不夠以及審計方法的滯后。為了企業良好的運營必須盡量使審計風險最小化,其中審計風險的控制策略包括提升審計人員的工作素質和獨立性、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和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職盈利.企業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及控制策略[J].商場現代化,2020(3):111-112.
[2]李剛.企業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及控制策略[J].智富時代,2019(3):73-73.
[3]宋印龍.審計風險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3):118-119.
[4]侯瑞.淺析企業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與控制策略[J].科學與信息化,2019(19):162-163.
作者:韓紀梅 梁潔 單位:濟南市人民醫院